第二节 自我认识
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廊柱上镌刻着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一般认为出自苏格拉底,也有人认为出自比苏格拉底早一百多年的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据记载,有人问泰勒斯:“世上何事最难?”泰勒斯回答说:“认识你自己。”进而又问:“世上何事最容易?”泰勒斯答道:“给别人提建议。”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也把自我认识与钢铁、钻石相提并论,并称为最难被攻破的三样坚固东西。如果没引用上述先哲的观点,也许有很多人认为自我认识似乎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认识的研究中有许多让人着迷的东西。
詹姆斯认为客我是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与精神自我构成的,自我认识的对象涵盖了这三种自我。但相对而言,物质自我与社会自我的自我认识会比较浅显、容易一些,故学者们对自我认识的研究主要是放在精神自我上面,即自我认识主要是针对人们的心理内容而言的。
一、自我认识的动机
人们在进行自我认识时,背后有不同的动机驱使人们朝特定的方向进行,而且这些不同的动机有时还会混杂在一起,情况就更为复杂了。
(一)自我提高动机(self-enhancement motive)
自我提高动机涉及人们被激励去体验积极情绪和避免体验消极情绪的原因。人们喜欢自我感觉良好,并最大限度地体会到自尊。客观上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基于自我提高动机的影响,人们往往在提及自己的优点时眉飞色舞,但对自己的缺点却讳莫如深。
(二)准确动机(appraisal motive)
人们会努力寻找关于自己的真实的信息,而不管这个信息是令人开心的还是失望的(Trope,1986)。人们想要减少不确定性,在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时,他们可以体验到一种纯粹的喜悦,因此人们总是会寻求与自我相关的准确信息。
在很多时候,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实现目标。例如,我今年毕业打算找工作,如果知道自己擅长人际交流,那么我可能去应聘的岗位是销售类的,这样我能够成功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要知道社会情境能对人们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轻易随波逐流,对个体就会有所损失。例如现在演艺界大火,文娱明星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吸引力,许多青少年想要朝这个方向发展,比如想要成为一名歌星。抛开其他方面的考虑不说,如果客观上自己五音不全,还要满怀信心地逐梦歌星,结果可想而知。
维护正面的自我形象的动机,以及正确了解世界的动机,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动机。有时,自我提高动机和准确动机把人们引向同一结果。比如,你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排在前三,你为此骄傲。但有时这两种动机会是矛盾的,并让我们左右为难——如果要准确地认识自己,就要求我们直面自身的缺点,这会让我们感到很没面子。那么,是为了让自己有好的自我感觉而扭曲世界,还是真实地反映世界呢?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行为最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源于我们希望维护一个稳定、正面的自我形象的需求;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高于平均水平的,自己比大多数人更有道德和能力,更擅长判断人的性格,更有吸引力。例如,欧拉·斯文森(Ola Svenson,1981)在一项研究中问道:与路上你所碰到的司机相比较,你的驾驶技术是超出一般水平、属于一般水平还是低于一般水平呢?82%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认为他们的驾驶水平是超出平均水平的。可见,人们通常会从超出实际的积极面来看待自己。因此,如果让人们在扭曲真实世界以满足维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要和真实地反映世界之间作选择,人们通常会选择前者。
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人们良好的自我感觉呢?试想一下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好的乒乓球手——事实上,你在你们学院可以打败其他同学。后来,你转专业到了一个新的学院,并发现你最喜欢的新同学打乒乓球像个国家队选手。你有什么感受?你可能对此感到很不舒服,因为你的同学在你长期得意的地方超过了你。
现在假设你最喜欢的新同学是个非常棒的歌手,而不是乒乓球明星。在这种情况下,你会觉得不舒服吗?当然不会。事实上,你可能会沉浸在这位同学歌唱艺术上的成功当中。你可能会向你的亲朋好友夸耀说:“我交了一个新朋友,他在著名的《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获得了导师的转椅青睐!”
这就是亚伯拉罕·特泽(Abraham Tesser)提出的自我评价维护理论(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theory):即个人的自我概念可能会因为别人的行为而受到威胁,威胁的程度则取决于对方与我们的亲密程度,以及该行为与我们的相关程度。如果亲密的朋友超过我们的领域并不是我们重视的,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事实上,有这样出色的朋友,我们对自己的感觉也会更好。问题会发生在亲密的朋友在对自我定义很重要的领域胜过我们,这样的话会使我们的自我感觉变得糟糕。
(三)一致性动机
人们除了上述两种动机之外,还有保持自我一致性的动机。这种动机促使人们寻求和信奉与他们自己所认为的自我相一致的信息,回避与他们所想的不一致的信息。例如,认知不协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Festinger,1957,详见第六章态度方面的内容)认为两种不一致的想法会引起让人感到不舒服的状态,使人们努力想避免这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喜欢通过自我验证(self-verification)的过程去寻找那些与现有自我概念相一致的信息来证实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信息(Swann,1987)。例如,讨论会刚刚结束,一个同学走到面前对你说:“喂,你在课堂上说话不太多啊,是吗?”有可能就是这一天,你在课堂上没怎么发言,但是你认为自己平常不是这样的。这样,在下一次课上,你会发现自己的发言比平常要多,以便使你的同学相信你平常的发言本来就是比较多的,你关于课堂参与的自我概念是正确的。
斯旺和瑞德(Swann and Read,1981)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后提出,这种保持自我一贯性的需要是非常普遍的。在一个研究中,他们设立了两种实验条件,分别让大学生们相信其他同学对他们的评估与他们的自我形象是一致的,或是不一致的。结果表明在阅读这些评估时,大学生们在一致的反馈上花费的时间比不一致的反馈更多。甚至他人评估的特征与知觉到的负性自我特征一致时也会出现这一现象(Swann and Schroeder,1995)。
在与他人交往时,人们会使用能够加强自我概念的行为策略。也就是说,人们故意以强化已经存在的自我形象的方式来行动(McNulty and Swann,1994),特别是当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很确定时,这种表现就显得更为突出了(Pelham and Swann,1994)。当人们相信他人对他们有着不正确的信念时,这种倾向会特别强烈。在上文中提到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课堂上更加主动以消除同学对自己产生的不良印象。
二、自我认识的途径
如果有人问你,你是怎么认识自己的?你可能会认为:“这是多大的事啊!很简单,我只要想想自己就知道啦,大惊小怪的!”你这样做所用的是内省的方法,你向自己的内心深处探索,搜集出与自己的想法、感受及动机有关的内在信息。
人们可以通过内省的方法来认识自己。但是:(1)人们并不是经常依赖这些信息来源——事实上,人是很少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的;(2)即便人们进行内省,他们的感受或行为的原因也可能会隐藏得让意识察觉不到;(3)人们通过内省获知的是何种信息?是准确性信息、积极性信息还是一致性信息呢?简言之,自我无法仅靠自我省察来了解。
(一)反射性评价
一个极具影响力的理论认为人们是从他人那里来了解自己的。人们每天都要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通过这些互动可以得知别人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比如“你的乒乓球打得可好了!”“你好聪明啊!”“你好漂亮啊!”诸如此类的他人评价可以帮助人们获知关于自己的信息。
两位20世纪的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1902)和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1934)从符号互动的视角提出了自我概念的社会起源,其核心观念是人们是通过自己生活里重要他人对自己的观察与评价来奠定认识、评价自己的基础的。库利提出了“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认为人们的自我概念主要是通过将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当作镜子来看到自己的“镜映过程”获得的。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想象你是怎样出现在他人面前的;第二,想象他人是如何评判你的;第三,想象他人如何评判你的结果后,你就产生了情绪反应(比如骄傲或羞愧)。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别人举着一面镜子,你通过这面镜子认识了自己。我们所感知到其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叫作反射性评价(reflected appraisals)。
关于反射性评价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鲍德温等(Baldwin et al.,1990)招募了一些学生(部分信仰天主教)来参加研究。在研究中,他们首先给被试呈现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皱着眉的人。这个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一是照片上的人是教皇,二是照片上是一个普通人。随后,实验者让参加实验的学生对自己的人格特征作出评价。结果发现,信奉天主教的人在看过皱着眉的教皇照片后对自己的评价要远远比其看到不知名人士的照片后的自我评价苛刻,也比看过同样照片的非天主教教徒作出的评价更为苛刻。可见,教皇皱眉的形象足以影响信仰天主教的学生的自我形象。
米德则在库利“镜像自我”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化了,他认为特定的个体固然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自我概念,但与我们互动的他人数不胜数,“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被许多不同的人来看待自己之后,我们的自我认识将何去何从?米德提出了“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的概念,这是一种将他人平均起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表征。他人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像什么。
(二)内省
内省(introspection)也是自我认识的一种途径。内省是指一个人检视自己心理与精神状态内容的过程。很多人认为自己简单地就能够拥有关于他们是谁、像什么的直接答案,无须依赖他人来告诉自己这些知识,他们只要朝自己的内心瞧一瞧,就知道答案了。因为他们是这样想的:我经历过的心理、行为等内容会储存在自己的长时记忆系统中,而且也只有自己才拥有访问这个系统的特权,我可以直接提取这些信息。如果我不告诉你,你只能通过观察我后进行推断才能间接地获知我的这些信息。你的这些二手资料哪能比得过我的一手资料呢?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人们确实可以直接获知自己的思想与感受。内省是自我认识的一条途径,但它却有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发展性的问题。要想成功有效地进行内省,需要人们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需要经过一定的阶段,在他们幼小的时候其认知能力很有限,在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他们的内省就经常不能与他们父母对他们的看法相匹配。
在一项实验中,儿童们被问道:“关于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最懂你?”“访问特权”有道理的话,所有的儿童应该这样回答:“我最懂我自己。”但研究表明,在儿童11岁之前,他们更有可能回答说是自己的父母最懂自己(Rosenberg,1979)。如果儿童与其父母在其儿童时期具备什么样特质的问题上观点不一致的话,儿童往往会认为父母的意见更正确一些。这一点让人印象深刻:儿童相信父母能比自己更好地认识儿童自身。
1977年,尼斯比特和威尔森(Richard Nisbett and Timothy Wilson,1977)写了一篇系统性地对内省进行抨击的意义深远的文章。他们指出,因为人们并没有多少对自己内心进行访问的特权,所以当人们检视自己的内心时,他们要么会出错,要么就是靠猜,或者是给出一些似是而非或是社会赞许性强的答案。
尼斯比特和威尔森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人们经常不知道他们的内心是如何工作的。例如,有个实验让参与者选购袜子,实验时研究者对每个参与者呈现到其面前的袜子顺序都是不规则的,于是研究者知道大多数参与者购买的是最后呈现的那双袜子。但是参与者对此却没有意识到,当研究者问他们为什么要购买这双袜子时,参与者并没有说:“我就是要选最后这双袜子。”而回答“因为这双袜子颜色漂亮”或“因为这双袜子很柔软”等。
还有一项能够证明内省失效的研究(Smith and Engel,1968)。在这项研究中,要年轻男性观看一些汽车广告,每一则广告都宣传了汽车的某项特性,比如一则广告说这部汽车很省油,另一则广告说这部汽车很安全等。其中一则广告还会配有一名性感的广告模特。在不同的广告中,这位性感广告模特会搭配出现在不同的汽车里。参与者看了广告后,研究者问他们会选购哪部汽车?
研究显示参与者选购的是有性感广告模特出现的那部汽车。但当问到他们为什么要选购这部汽车时,参与者根本没有提及那位广告模特,而是回答说他们看中的是汽车的某项性能,比如“良好的安全记录对我来说真的太重要了”等。
总之,内省可以使人们得知自己的思想与感受。但他们也许并不清楚为什么对某些事是那样思考和感受的。
(三)社会比较
第三种想要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怎么样的途径就是拿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利昂·费斯汀格(Leon Festinger,1954)在他的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中首先描述了这个过程。他指出,人们经常不知道衡量自身某种特征的客观方法。比如说,你在某场考试中得了80分,或者是你花了40分钟游了2 000米的距离,这些成绩是好是坏?光靠这些数据本身并不能给你提供答案。想要知道答案,就得与别人的成绩进行比较才行。
那么,要与谁比呢?费斯汀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与他人进行比较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相似性比较(similarity comparison),即与那些在某个方面与自己类似的人进行比较。相似性比较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自己。你考了80分意味着什么,那要看与你同场竞技的其他同学考得怎么样。如果他们的平均成绩只有70分,那你的80分就是一个好成绩,你的这场考试就是成功的。如果他们的平均成绩达到了90分,那你的80分就是一个糟糕的成绩,你的这场考试就是失败的。同样,你花了40分钟游了2 000米的距离意味着什么,也要与他人进行比较才知道。如果你与手握23枚奥运金牌的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相比,那没有任何含义。
第二种是下行比较(downward comparison),即与那些在某个方面要比自己更差的人来进行比较。下行比较的目的是要让自己体验到自尊,当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自己差的人,会让我们感觉好受一些。
第三种比较是上行比较(upward comparison),即与那些在某个方面要比自己更好的人来进行比较。上行比较的目的则是让自己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这样就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以向这些优秀人物看齐。
(四)自我知觉
关于自我认识途径的另外一个理论认为,人们认识自我与认识他人的逻辑是一样的,即观察行为表现,再从行为推断出相应的心理。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依然是与内省相对的,因为这也并非是通过“特许访问”而达成的。
这就是贝姆(Daryl Bem,1965,1972)提出的自我知觉理论(self-perception theory),其要义就是我们想要知道自己是谁的方法与我们对他人形成印象的方法是一样的。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首先观察他的行为,当我们认为他的行为不是由情境因素造成的话,我们就会认为是由他的某种内在特质引起的。同样地,我们在对自己形成印象时,也是先要观察自己做了什么,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归因。如果自己的行为可以被情境因素所解释,我们就进行外归因。否则的话,自己的行为不能被明显的情境因素所解释,那我们就会作内归因,认为此种行为是由我们的态度或特质导致的。
当我们身处一种新的或不寻常的情境时,我们极有可能通过自我知觉的过程来认识自己的。想象一下一位朋友邀请你和他一起去洞穴探险,此前你从未进行过洞穴探险,而你想尝试一下新鲜事物,所以你就答应了。你深入到了地下20米处,进入到了一个紧密的廊道,这时你发现自己心跳加速,掌心出汗,想要撤退。而你的朋友则平静如常,你又回想起自己早上并没有喝咖啡,只喝了一杯不是很浓的茶。那么,你将如何解释你的行为呢?你会在你的生活中第一次意识到你有幽闭恐惧症。
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运用自我知觉理论。比如说问你一个问题:“你叛逆吗?”你可能猛地一下不知该如何回答。稍过一会儿,你可能就有了答案。不管这答案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答案的呢?估计还是运用了自我知觉理论。推断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回忆了一下你与叛逆相关的行为,如果你在儿童时期总是顶撞父母,求学时经常要与老师讨论些问题,工作时向老板提了不少建议,那么,你就会认为自己是比较叛逆的。如果你在家里是个乖孩子,求学期间从不主动向老师发问,工作了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你就会认为自己是不叛逆的。
我们不仅利用自我知觉过程来推断自己的人格与能力,我们还会利用它们来推断自己当前的情绪。我们对所观察到的东西作出反应(如一只具有威胁性的狗,一位有吸引力的伙伴),并通过对我们的思维和生理反应进行思考来确认情绪。但是很多情绪反应在生理变化上都是类似的。尽管我们能够对唤醒水平的高低进行区分,但却无法确定具体的情绪是什么。
沙赫特(Schachter,1964)认为我们对自己的情绪的知觉依赖于:(1)我们的生理唤醒水平;(2)我们所赋予的认知标签,如生气或高兴。为了能够赋予认知标签,需要对我们的行为和情景进行回顾。例如,如果感觉到自己的生理唤醒,同时发现我们正对着电视上的喜剧哈哈大笑,那么就会推断出自己很高兴。正像贝姆所提出的自我知觉理论一样,这种观点强调内部状态的模棱两可,认为人的自我知觉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归结为明显的行为及外部环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