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欧洲航天技术孵化管控法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航天技术孵化管控从法律与政策的提出,到航天技术孵化器的建立,再到航天技术孵化网络的搭建,航天技术孵化管控制度在不断完善。具体来说,欧洲航天技术孵化管控制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空间技术也被称作航天技术。航天技术孵化阶段指的是技术开发阶段。航天技术研发所需的成本很高,但也能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因此航天技术往往受到比一般技术更严格的审查和管控。如欧空局企业孵化器(ESA BIC)中的初创企业,对航天技术孵化会审核和监察技术研发,同时也会对企业管理、技术研究成果等进行更严格的审查和管理。总之,欧洲航天技术孵化管控是源于对航天技术的保护以及对技术的转移管控。
技术转移不同于技术转让,技术转让是技术的供应方把自己所拥有的有关制造某种产品、应用某种工艺或者提供某项服务的系统知识转让给技术接受方的行为。而技术转移是指某种技术(包括成熟技术和处于发明状态的技术)由其起源地点或实践领域转而应用于其他地点或领域的过程。航天技术孵化管控就是对已经成熟的航天技术或处于发明状态的航天技术发生转移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欧空局技术转让计划办公室(TTPO)的使命是激励和促进空间技术、系统向非空间技术转移和过渡。截至2019年7月,该办公室已经通过技术经纪人网络成功地将340多种空间技术转移到非空间部门,进行各种应用,如将探地雷达用于检测矿井隧道中的裂缝。并且专门为太空项目开发的先进技术也被民用化,现在三分之二的ESA BIC公司开始使用卫星信号和数据,将它们与智能手机和无人机等其他领域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使得导航系统技术、地球观测应用产生了更高的效益。[2]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技术开发与应用的管控也发生着动态的变化。
(一)欧洲各国先后确立航天技术孵化管控的制度和政策
法国政府鼓励国防系统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坚持相互间“战略对话”。为了鼓励军民结合,政策规定国家研究与技术基金拨款要向具有合作关系的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倾斜。法国武器装备总署(French Armament Procurement Agency)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军备项目,采购武器装备,联系科学技术专家,管理武器装备的试验和评估等,它是法国国防技术研究和工业政策的主要执行者,也是执行两用技术策略的主体。法国武器装备总署重视促进法国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通过制定有关政策和大型开发计划来推动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军民两用技术的研究与规划工作。法国武器装备总署是连接航天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机构,同时也是法国航天技术孵化管控的主体。
英国国防部下设国防评估与研究局(Defens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Agency),一方面负责促进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其中部分技术转移是通过与私营单位合作完成的;另一方面采取商业运作模式,通过发展民用技术和参加商业活动,保障其经济利益和国际竞争力。其下设立的国防科技多元化推广(Defense Diversification Agency)对军民两用技术既有促进和协调也有管控的权力。
(二)欧洲制定了一系列的航天技术孵化管控措施
20世纪90年代,欧洲在航天工业政策方面出现了目标上的偏差及不平衡,主要航天国家的经济和预算管理导致政府冻结和削减了对民用及防务航天项目的财政分配。[3]欧洲航天部门研发难以维持欧洲当时航天实力水平。国家的投入萎缩以及对新科技投入的匮乏,造成欧洲航天竞争力的下降。在1999年12月的布鲁塞尔会议上,欧盟各国达成共识:协同一致,采取共同的空间政策。欧盟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运行程序,确保协调国家、政府和各投资方的资源,加速航天领域的全面发展。
欧盟委员会于2003年11月11日发布指导航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航天:扩充中的欧盟新疆域 欧洲航天政策行动计划》。该文件认为:“欧洲需要一个以需求牵引的长期的航天政策,能够开发航天技术的特殊利益,来支持欧盟的政策及目标。”欧洲航天局、欧盟(EU)、各国航天局、国防部、产业界及经营者在航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开始进一步协调其整个航天战略以避免重复,更有效地利用各成员国的资金发展航天事业。
2007年欧空局技术转移计划办公室(TTPO)通过国家技术转让网络倡议(NTTI)来支持各国技术转让举措。该倡议鼓励各国通过空间部门提供的技术与非空间部门对技术的要求相互匹配[4],促进航天技术的民用化。此外,进一步推进技术孵化,ESA制定了“通用技术支持计划”(GSTP),该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支持产品研发、支持先进技术运用、提高工程和工具水平,以及支持项目的及时突破等,并通过上述措施降低产品成本和缩短产品到市场的时间。[5]与此同时,ESA还通过“技术研发计划”(TRP)和“通用研究计划”(GSP)等形成了完善的支持技术研发的机制,并通过支持通用性研究和技术研发,形成了无缝的创新链。
(三)欧洲空间孵化网络推进航天技术孵化的政策
2000年,欧空局设立了企业孵化中心(ESA BIC),旨在为企业家和初创企业提供机会,将它们的想法和发明转变为成功的空间技术。同时这些中心与其国家合作伙伴和欧空局一起,为目前正在孵化的300多家初创企业提供必要的技术专业知识和业务发展支持。[6]
2002年7月,欧洲空间孵化器(ESINET)由ESA和EC合作成立,由四名成员组成:EBN,Wallonia Space Logistics,意大利公司D'Appolonia和ESA的企业孵化器。2007年初,ESA邀请欧洲商业和创新中心网络(EBN[7])将ESINET整合到EBN网络中,以进一步专业化和部署其业务。ESINET的主要使命是在非空间部门创造性地使用空间技术/或系统的新服务或应用领域激励和支持企业发展。欧洲空间孵化器(ESINET)包括20个创业机构,其目标是促使军民技术转移,推动新企业的形成,促进航天产业和非航天产业的交流。
欧空局的技术协调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技术孵化的一种间接控制,一些高端的技术在技术协调的过程中就已经被控制在政府手中,而通过协调后,一些风险性和危害性不大,符合国家安全政策和“公约”规定的技术,直接被公布在官网上。但由于技术的特殊性,一些技术只能以书面的形式公布,一些创业公司想要申请提案就只能到政府部门去了解情况。因此技术协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战略”空白,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同时也巩固了欧洲战略能力,使欧洲空间技术政策和规划协调一致,有助于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政策之间的连续性和一致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