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案例简析
一、绍兴市生态建设规划
(一)功能分区
生态功能区划方案共将绍兴市域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其中自然生态维护区共占总面积的46.79%,平原盆地农作区占总面积的41.62%,城市生活生产区占总面积的11.59%。
(二)市域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
区域自然生态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组分的识别、维护和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乡空间系统,并恢复城乡一体化过程中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1)建设四大自然生态保护区,形成一级结构控制区。
(2)建设“绿心”及七个自然风景区,形成二级结构控制区。
(3)通过三级生态廊道体系建立区域生态网络框架。
(4)建设十大关键生态节点,保障和完善区域生态空间体系。
2012年前市域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计划完成投资150.75亿元,重点完成以下6项建设:流域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村镇绿化及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工程、绿色长廊工程、珍稀物种保护工程、水源涵养及自然景观保护。
(三)市区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
1.中心城市空间生态战略
(1)外围:基于区域自然生态体系建设,形成南依会稽山、北枕杭州湾(钱塘江)、西联浙西丘陵、东望绍虞平原的总体生态空间。通过在中心城市周围发展生态农业、河湖水系养殖、封山育林、水土保持、水质综合治理等手段,营造一个人文与自然相互交融、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发展空间。
(2)内部:心连心是指基于“绿色空间”的自然生态中心,基于越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人文生态中心、基于袍江、江滨和柯桥组团三大产业经济极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网联网是指“四纵(金柯桥大道、中兴大道、越东路、绿心与越城区连线)、三横(329国道、104国道、群贤路)”的路网与四环、三纵、三横的水网相互联系。
2.“绿心”主要生态景观建设方案
(1)绿心外围分别主要道路和公路建设5~30m宽的绿色林带,沿绿心环河建设50~100m宽生态绿化林带。
(2)绿心内部功能分区:以镜湖为核心建立绿心自然生态保护核心区,并在镜湖沿岸营造宽度300~800m不等的环湖森林;核心区东、西两侧缓冲区建设以“亲近自然、爱护自然、享受自然”为主题的生态康乐园,绿心四周以景观房产和防护林建设为主。
(3)绿心道路交通建设:绿心段的道路借助两侧水景和景观林建设,形成富有景观层次的景观道路,成为领略绿心风貌的主要观景走廊。
3.四大组团生态景观建设方案
四大组团建设总体战略为:各组团间分别建设生态绿带,使各组团能够成为相互之间既独立又有联系的生态体系;组团内部通过河流、公路廊道建设将各独立的自然斑块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以组团内的自然山体园林公园为主体进行集生态环境、文化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主题公园建设。
2012年前市区绿色文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计划完成投资31亿元,重点完成以下5项建设:绿心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绿心组团河流绿廊建设工程、组团间交通绿廊建设工程、四大组团绿廊体系建设工程、公共绿地系统建设工程。
注:绍兴生态市建设规划在北京通过国家级论证。
二、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
总体思路:按照城乡统筹要求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重视和加强农村、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按照“两屏、一网、多点”的森林生态基本格局,建设功能较为完善的城乡一体的绿地系统。
(一)山区生态保障体系建设
在基本实现宜林荒山造林绿化后,重点优化森林结构。重点建设和改造不同类型的水源涵养林;西部太行山以恢复和提高植被覆盖为基本目标,重点建设乔、灌、草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林系统。同时结合长城等旅游景区开发建设风景林,并在山前地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基本形成深远山以森林为主体,浅山前以风景林、生态经济林为重点组成,具备缓冲和纵深防御功能的防护林体系。
(二)平原生态屏障体系建设
1.平原生态防护带建设
以潮白河沿线的东部防护带、永定河沿线的西部防护带为主线,以公路、河流绿色通道和农田林带、片林为脉络,以规划新城、重点镇为重点,建设平原生态防护屏障,形成城乡一体的绿化体系。
2.绿色通道建设
市级以上的公路、河流两侧建设30~50m永久性绿化带,区县级公路、河流两侧建设20~30m永久性绿化带,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多树种、多层次、多结构、纵横交错的绿色通道。加快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两环、九楔、五片”的环城林带建设,防止城市及农村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展和蔓延,保证城市中心区基本的生态环境和合理的生态空间补给,打通城乡生态走廊。
3.沙化土地治理
加强沙化或潜在沙化土地治理,重点在风沙危害区。
4.郊野公园建设
结合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和楔形绿地建设,因地制宜建设4个功能明确、规模适度、生态作用明显的郊野公园。
(三)城市及城乡结合地区生态圈建设
1.中心城绿地系统建设
紧密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危旧房改造、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路网建设、“城中村”整治等工作重点,继续在中心城建设生态效应突出的万米以上集中大绿地,努力提高城市绿地总量和建设质量。积极推进公共绿地建设,逐步实现市民出行500m见公园绿地的目标。同时因地制宜建设500m2以上小型公共绿地。围绕城市环路建设环状绿化生态圈层,完善沟通环状圈层的快速路、铁路和河道绿化带的建设,形成经络分明的城市生态绿网,加强第一道绿化隔离地区的管护和建设。
2.郊区新城和重点镇绿地系统建设
加快完成11个规划新城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制定分年度实施计划,切实保证新城生态建设的高起点、高水平,加强对重点镇和中心村的绿化建设的指导,使每一个重点镇的绿化建设都能自成完整生态系统,同时与全市城市绿化和周围农村生态环境成为有机整体。
绿地生态防护体系建设重点项目总投资约84.1亿元。其中“十五”期间投资额约74.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