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新型墙体材料选用手册:以浙江为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3 浙江农村建筑现状调查

1.3.1 浙江农村建筑现状调查及分析

课题组在2009—2010年间走访了浙江省9个地区的农村,并对其中24个行政村(120多个自然村)的建筑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本次调查,根据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城乡关系、经济发展情况等,将不同地区的建筑划分为四种类型的自然村落(丘陵山地型、平原水乡型、海滨型、城郊型)及农村社区型村落(表1-5)。采用面对面交流询问的方式,共收集调查问卷3000余份。

表1-5 按照地理特点分类

(1)建筑形式。浙江农村建筑由于地理环境、建造时间不同,形式丰富多样。对于新建的社区,地理环境则因素相对弱化。从层数上来说,有低层住宅、多层住宅、小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低层农房是指1~3层的农房,主要包括一家一户独立式农房、两户联立式农房和多户联排式农房。低层农房最具自然亲和性,通常有庭院,户间干扰少,居住氛围宜人,是一种深受农户喜欢的建筑形式。但是,土地利用率低、资源集约化较差。多层住宅是4~6层(或顶层跃1层)的农房,由于空房率较高,除生活以外,同时兼有租赁、经营、生产功能。这种农房形式多见于义乌、温州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小高层农房一般是指9~11层的集合式公寓,安装有电梯,舒适性较好,有单元式、外廊式和点式等类型。这种类型的农房是浙江新农村旧房拆迁改造中,能有效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的一种方式。村民的土地通常已经被征用,经济收入依靠房屋租赁或从事其他非农业活动,生活方式已经逐渐城市化。高层住宅是指12层以上的农房,土地利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这种农房形式已经是完全城市化的一种建筑模式,对于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自然型村落的建筑形式与建造年代和所处地理位置有关。2000年之前的建筑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并且地域差异不是很明显。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建造的建筑,多为1~2层,每层层高约为2.6~3m;二层相对较矮,层高约1.8m(屋檐)。20世纪80—90年代的建筑多为外廊式建筑,层数2~3层,每层层高3~3.2m(屋檐);二层层高2.7~2.9m(屋檐)。2000年之后的建筑,外廊式逐渐向内廊式转变,形式也更加丰富。随着农村传统农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村建筑形式与新的生活生产方式密切相关。金华地区的农房底层层高较大,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是由于农村手工业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2)建筑使用功能。从建筑的使用功能来看,目前农村建筑依然以居住为主。城郊型农村受城镇经济影响,从事生产和商业经营性质的比例相对较高。近年来,随着乡村观光旅游的兴起,在一些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特色村落,休闲旅游、农家乐、渔家乐相对较多。村民将自己的农房改造为饭店、旅馆等。

(3)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在丘陵山地型和海滨型自然村落中,以石材为主要传统建筑材料;在平原水乡型自然村落中,夯土则更为常见。从调研情况看,浙江大部分农村建筑依然以烧结普通砖为主,为减少砖的使用量,空斗墙比例较高。浙江农村使用较多的新型墙体材料是烧结多孔砖(包括烧结黏土多孔砖和非黏土多孔砖),其次是混凝土砖(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复合板材、石膏板材等装修材料使用较少。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舟山群岛、湖州等地区新型墙体材料(烧结多孔砖)使用较多,村民的认知度也相对较高。从调查中来看,城郊距离和经济发展情况对是否选择新型墙体材料没有必然联系。根据浙江省自身资源存量、政府相关政策及科研机构的研究,烧结页岩砖、混凝土制品、煤渣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粉煤灰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将取代烧结黏土实心砖。从外墙装饰来看,面砖在农村的使用比例较高。在金华、丽水等地,有相当比例的农房外墙没有做任何装饰。

(4)墙体构造形式及热工性能。浙江农村建筑材料种类和建造方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夯土墙和石墙是浙江农村20世纪90年代之前常见的墙体类型,也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墙体形式。夯土墙常见于浙江盆地和丘陵地区,条石或毛石墙体则常见于浙江山区和海岛。这两种墙体热惰性指标较高,特别是夯土墙体,在夏季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和热稳定性。夯土墙和石墙采用当地材料,以人力为主进行建造,在当前已经较少使用。实心黏土砖在浙江农村依然是最为常见的墙体材料。在农村建筑的不同使用部位,有不同砌筑方式。浙江农村常见砖墙形式有用于实心砖墙(一丁三顺为常见砌筑方式)、半砖墙(全顺方式砌筑)、空斗墙(全空斗、一眠一斗、一眠三斗、一眠五斗等)。实心砖墙用于承重部位,半砖墙和空斗墙用于非承部位。空斗墙以一眠三斗最为常见,常见于浙江金华、杭嘉湖平原。如表1-6所示的全空斗墙是温州地区砖墙的传统砌筑方式。不同砌筑方式的砖墙热工性能差异较大,特别是空斗墙的热惰性指标很小,热稳定性较差。2000年以后,混凝土制品开始在农村出现,主要为单排两孔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和混凝土普通砖。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尺寸规格较大,砌筑速度快,主要用于非承重部位。混凝土普通砖尺寸规格同实心黏土砖,同样具有类似的砌筑方式。由于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和混凝土普通砖砌筑的墙体容易干缩开裂,且运输搬运过程中破损率高,在农村住宅中使用比例较低。烧结多孔砖能够减少资源耗费,相对于实心黏土砖墙砌筑简单,墙体热工性能优异。但是,由于价格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烧结多孔砖在杭嘉湖、舟山等地的农村推广较好,其他地区使用较少。

(5)热桥比例。历史村落尚存在数量较多木结构、砖(石、土)木结构建筑,普通农村传统结构的建筑比例已经很少。农村已经建成的建筑中,砖混结构比例最多。近年来,框架结构的农村建筑比例增大。农村建筑热桥比例差异较大,热桥比例与建筑层数、建筑结构形式、建造年代和建造方式有关。建造于20世纪80—90年代的砖(石、土)混结构的农房(层数为1~3层)热桥比例相对较低,约为10%~15%左右。2000年以后建造的建筑热桥比例差异较大。

(6)建筑物理环境。随着村民视野不断开阔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建建筑的内部功能不断完善。但是,室内舒适性情况并没有很大的改善,甚至比传统建筑更差。从空调的使用情况来看,山区农村建筑中空调使用率较低;平原水乡型农村和近郊型农村安装空调的比例较高。另外,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农村空调安装比例也较高。在杭嘉湖平原、金华地区的村民认为夏季比较炎热的比例较大;在山区、海滨认为夏季比较炎热的相对较少。冬季则大部分村民表示并不是十分寒冷。大部分村民反映建筑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泛潮,其中杭嘉湖平原比例较高。在声环境方面,村民对建筑隔声性能满意度较低。

(7)村民对国家政策和墙体材料使用的认知度。舟山、湖州、绍兴地区的农村对国家墙体材料政策的认知度较高,其他地区则相对较低。对政策略有听说的村民所占比例较大,表示对政策较为了解的,主要是从事建筑行业的村民。在新型墙体材料中,村民对烧结多孔砖认知度较高;其次是混凝土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对石膏板、复合板等装修材料了解度相对较低。在调查中发现,对材料的认知度和是否选用没有必然联系。宁波、舟山地区的村民明确表示愿意使用新型材料的比例较高,绝大部分村民表示对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持有怀疑态度。对新型材料并非仅最注重价格,村民表示兼顾性能和价格的比例较高。绝大多数村民表示愿意对建筑节能进行投资。

1.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村民意识方面。浙江的“禁黏”“禁实”政策主要在城市推行,很多新型建筑材料在城市也已有广泛的应用。但在浙江广大农村,除浙北部分农村外,农村建房仍然以实心黏土砖为主。在村民的观念意识方面的调查中发现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村民观念陈旧,对新材料持怀疑、慎用态度。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村民都知道烧结多孔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仅仅局限于看到过或听说过这种材料,但对具体性能和使用不了解),但真正愿意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村民仅为30%左右,有些地方更低。大部分村民认为实心黏土砖坚固耐用、价格低廉,砌筑的墙体更加牢固。②建房追求高、大、气派,不注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改革开放以后,浙江农村经济快速提高,村民收入也逐渐提升。房屋成为村民展示经济实力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村民投入大量资金建造房屋,有些甚至倾其一生积蓄。村民用半砖墙、空斗墙的形式来减少砖的用量、节约成本,却不遗余力地建造更高的楼层和更多空余的房间。最终导致室内环境的恶劣和极高的空房率。③环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甚至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当问及是否担心使用实心黏土砖会破坏大量耕地、耗费能源、污染环境时,村民认为:这与他个人没有关系,别人在用,自己也可以用;既然有人生产,就会有人使用。

(2)价格因素。墙体材料是村民建房最主要的大宗商品之一,价格是制约村民选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调查来看,以砖为例,当砖的价格为0.3~0.5元/块时,村民普遍能够接受;当砖的价格为1元/块时,该比例大大降低;当砖的价格超过1.5元/块时,几乎没有村民表示愿意接受。目前市场上实心黏土砖的价格为0.3~0.4元/块,烧结多孔砖的价格为0.5元/块左右。以砌筑1平方米的墙体为例,采用一眠三斗方式砌筑的空斗墙需要88块砖,砖的总价为26.4元(每块砖按0.3元/块计算);采用烧结多孔砖砌筑的墙体需要80块砖(每块砖按0.4元/块计算),砖的总价为40元。

(3)新型墙体材料使用方面的问题。新型墙体材料在农村建房中出现水土不服,除了观念、价格等方面的因素以外,还存在使用方面的问题:①价格虽低,但质量差。一些新型材料,如混凝土多孔砖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经在浙江农村进行推广(混凝土普通砖、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则更早),虽然价格低,但实际上使用并不多。以混凝土普通砖为例,混凝土普通砖的价格0.28元/块,略低于实心黏土砖的价格。但混凝土普通砖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破损率大,更重要的原因是混凝土砖吸水吸湿性能差,容易干燥收缩,墙体对房间调温调湿性能差,容易返潮(俗语“吐水”)。②一些新型墙体材料不适用于农村建筑的特殊部位。例如,农村在墙上钉挂农具的习惯,而空心率较大的墙体材料不适宜钻孔、定钉,也不利于空调机的安装。又如,耐火砖价格高;混凝土砖(砌块)、灰砂砖、粉煤灰砖不耐高温,不能用于砌筑灶台;烧结多孔砖或烧结砌块尺寸较大,不方便砌筑灶台。

(4)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方面。目前,农村建房以自行设计、乡村施工队组织施工为主。包工头往往即是设计师,又是建造者。包工头虽然较普通村民对新材料和新技术更为内行,但通常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技术水平和对新材料的认识有限,主要依赖于言传身教及经验积累,不敢轻易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及建造技术,从而限制了新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广大施工人员多是农村“放下锄头,拿起砖头”的村民,施工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材料破损或施工质量差。

(5)农村建筑的特殊性。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农村建筑按照使用功能,可以分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农用建筑。公共建筑如乡村学校、各类农村办公用房、开展农家乐、观光园所需要的各类公共设施等。农村居住建筑往往以家庭为单位,集居住生活和部分生产活动于一体的实用性住宅,它不同于仅作为居住生活的城市住宅。农用建筑是为了满足现代工厂化农业养殖、种植、储藏、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而建造,如各类禽畜建筑、温室建筑、农业仓储建筑、农业副食品加工建筑等。

农村建筑90%以上为居住使用,农房不同于城市住宅,村民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于城市居民,建筑空间组织、平面布局、墙体材料及技术不能完全套用城镇模式。另一方面,城市建筑中的一些工程技术手册,对于农村建筑而言,技术过于先进,投入较大,不适用于农村建筑的营建。

(6)农村建筑物理环境差,热舒适性差。相对于城市建筑,农村建筑普遍物理环境较差,室内热舒适性差。浙江地区农村建筑一般没有隔热降温措施,夏季室内温度普遍在30℃以上。采用空斗墙、半砖墙的隔声性能较差,室内声环境也不理想。

(7)缺少对农村建筑节能方面的研究和推广。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建筑中使用空调的比例逐步提高,空调使用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旅舍等农村建筑的建筑能耗不断提高,农村建筑节能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工程建设协会在2012年发布了《农村单体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ECS 332∶2012)。2013年国家又颁布了《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T 50824—2013),并于2013年5月1日起实施。但浙江省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手册或规范。

浙江农村常见墙体材料、建造方式和热工性能如表1-6所示。

表1-6 浙江农村常见墙体材料、建造方式和热工性能

续表

浙江农村的不同时期农村建筑概况如表1-7所示。

表1-7 不同时期农村建筑概况

不同建筑的热桥比例如表1-8所示。

表1-8 不同建筑的热桥比例

1.3.3 解决措施及建议

(1)加强新型墙体材料和建筑节能宣传,转变村民落后陈旧的观念。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样板房示范等形式,由点到面宣传、推广“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型绿色生态农居及新型建筑材料,开阔村民视野,改变以往建房就要建高楼大厦的旧观念,提倡多形式的农村住房建设建造方案。按照村镇规划需要重新拆迁的,统一进行设计建造;不适宜拆迁的,根据房屋及家庭的具体情况对既有建筑进行更新改造。

(2)浙江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要因地制宜地推行墙体改革。浙江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严禁黏土砖生产,鼓励采用新型材料;在偏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鼓励使用当地材料或传统材料进行建造。另外,积极的政府财政补贴也是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应用的重要举措。

(3)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建筑的墙体材料。墙体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应针对农村建筑的特殊性、村民的生活生产习惯等,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的新型墙体材料。

(4)完善具体新材料的技术应用手册和图集。国家已陆续出台了一些农村住宅建设规范和新材料、新技术应用手册图集等。通过构建专业化、标准化的农村住宅建筑标准体系,指导农居设计和施工,并逐渐建立农村住宅设计建造审批制度。

(5)引入专业建筑师和工程师指导农村住宅设计。从外而言,农房是农村风貌的重要载体;从村民使用上来说,农房质量和性能关系到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应该鼓励由粗制滥造型向更加精细化合理化方向发展。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尊重当地风俗,改变村民不良的居住习惯,借鉴农村住宅的成功经验,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应用新型建筑材料,设计功能合理、舒适健康、低成本的绿色生态农居。

(6)对农村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农村施工队是农村住宅建设的主力军,培养专业的农村施工人员,定期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的技能培训,对推广新型墙体材料、提高农村住房质量起到重要作用。2011年,浙江省平阳县墙体革节能办以开展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讲座的形式给全县300多名能带领5名以上劳动的个体工匠做了关于混凝土多孔砖的应用技术培训。

浙江新农村新型墙体材料在推广应用中所遇到的阻力是受众多复杂因素制约的结果。需要村民、设计和建造者、材料生产企业、市场、政府等多方面循序渐进、通力合作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