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
一
下功夫去学习
提升自己认知的最快途径就是用心去学习。当我们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能发现世界真实的逻辑。
然而,现在很多人表面上是在学习,但功夫都用在了寻找捷径上。
他们总是企图能找到一把万能钥匙,让自己不用思考,简单明了地就能把所有问题都解决掉,哪怕多花钱也想去寻来这把钥匙。
这不叫学习,这叫偷懒。
这就是很多老板虽然花了很多钱参加了那么多培训,却依然没什么改变的原因。
他们忙着到处去上课,只是表面看上去很努力而已。
提升认知靠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你可以花钱去买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却无法花钱让自己少走弯路。
二
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要想提高认知,只有知识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
如今,一些人正在抛弃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算法可以根据他们的行为算出其喜好,直接把他们最喜欢的事物推送过来。
因此,这些人便不需要再去思考和寻找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看似个人信息的获得变得便捷了,实则是人变得越来越懒惰了,甚至都已经懒得去辨别和选择了。
未来,人们的大部分行为都将被情绪引导,而不是被价值引导,更不是被思想引导,因为人们已经越来越不需要价值和思想,只看我喜不喜欢、想要不想要。
人们正在抛弃深刻的东西,包括文学、哲学、思想等,因为这些东西太沉重,需要思考的问题太多。
现在生活本来已经快,人们不想一直苦大仇深地生活下去了。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就不断地寻找可以让自己放松的东西,以直播、短视频、游戏等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产业将会越来越发达。因为这些东西可以带给人快乐,哪怕只是短暂的快乐。再加上这些内容在不停地更新,于是大家都沉溺其中而乐此不疲了。
三
建立认知坐标
比勤奋和努力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比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建立认知坐标。
什么是认知坐标?每看到一条信息,你是否有以下四个思考维度:
(1)这件事情本身是“表象”还是“真相”——看过去。
(2)这件事情的出现是“偶然”还是“必然”——看现在。
(3)它是否隐藏了某个真实的逻辑——看本质。
(4)它的出现预示了什么样的倾向——看未来。
所谓认知坐标就是由这四个象限(维度)组成的坐标体系。
在这个信息快速传播的社会里,如果不能建立自己认知世界的坐标体系,自己的生活就会越来越没有目标。
如今这个社会,信息传播速度极其迅速,每个人都像一个信号塔,能随时随地地接收和传播各种信息,这让我们深陷信息的洪流中。
如今很多信息是可以被制造出来的,既然信息可以被制造,就一定会有人利用信息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比如商业上营销的本质就是运用信息不对称的状况等来圈定客户。
美国知名学者迈克尔·所罗门在《消费者行为学》一书中这样说:“我们身边时刻都有成千上万的公司,花费数以亿计美元,在广告、包装、促销、环境,甚至电视、电影里做手脚,从而影响你、你的朋友和家人的消费,从中获取利润。”
既然信息能被自由制造,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如企业家),必定会利用话语权的优势,在你周围制造出一个“信息包围圈”,让你身陷他们给你创造的世界里,按照他们给你设定的逻辑去思考问题,如各种节日大促、各种广告语等。
除此之外,各种自媒体故意用危言耸听的内容吸引你的关注;直播网站上的主播变着花样刺激你的味蕾。这都是一种变相的挑逗,让你沉浸其中不可自拔。与此同时,这会让你对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视而不见,因为它们太不起眼、太朴实了。
比如,你正走在大街上,这边有个哲学家在做演讲,那边有两个人在打架,你愿意去看哪个?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打架的人所吸引,尽管他们扯衣撒泼、粗俗不堪,照样会被人围观。而哲学家的演讲无论多么昂扬、多么有水平,一般都鲜有人问津。
这是人性使然。
信息不对称的时代,往往是先知先觉者抢占先机;而在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往往是趋利者在做幕后操控。
人为什么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虑,就是因为我们每天接收了太多杂乱无章的信息,开始被自己的各种杂念和欲望控制,人人都觉得自己只差一个机会,人人都相信自己可以一夜暴富……
所谓“嗜欲深者天机浅”。人的杂念和欲望越深重,越看不到真实的世界。
在这个朗朗乾坤、昭昭日月的时代,我们都成了睁着眼睛的“盲人”。
将来,我们一定要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建立自己的认知坐标,让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和独立。
梅花创投创始合伙人吴世春在《心力:创业如何在事与难中精进》一书中说:要想提升自己的认知力,除了知识、经验和技能的积累,还要从思维上有所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