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MEMS传感器的系统级封装实例
近年来,为了满足小尺寸、高性能的发展需求,系统级封装技术在MEMS传感器领域应用广泛,在惯性传感器、微麦克风、协处理器、传感器模组等MEMS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惯性传感器
惯性传感器主要有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Gyroscope,又称角速度传感器)、磁力计(AHRS包括磁传感器的姿态参考系统)等: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测量载体加速度信息的传感器,通过积分,提供速度和位移信息;陀螺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旋转速度或旋转角的传感器;磁力计可以测量磁场强度和方向,确定方位。惯性传感器是实现导航定位、测姿、定向和运动载体控制的重要部件。近年来,惯性传感器已成为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中的基础器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扩大,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AHRS)及复合传感器等惯性传感器的需求不断扩大,在整个MEMS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系统级封装在惯性传感器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主要有单一惯性传感器芯片(单轴、多轴)与ASIC集成、多惯性传感器芯片(单轴、多轴)与ASIC集成、多惯性传感器芯片与ASIC及其他传感器集成等形式。
多惯性传感器芯片集成已得到广泛应用,在一个封装体中集成多个不同种类的惯性传感器,包含多个自由度,从单一的MEMS芯片封装向多种惯性传感器和多个ASIC集成实现系统级封装的方向发展。
图2-24所示为ST公司的一款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产品的封装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结构中包含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力计:加速度计专用IC叠放在加速度计之上;三轴磁力计则与其专用集成电路并列布置,将这些芯片放置在PWB上,通过引线键合连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系统级封装体。
图2-24 ST公司的一款惯性测量单元产品的封装结构
2. 微麦克风
麦克风是一种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的换能器。MEMS麦克风的出现促进麦克风元器件的小型化。同时,MEMS促使麦克风的性能越来越好,如大信噪比、低功耗、高灵敏度等。因此,MEMS麦克风在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耳机、数码相机、汽车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微硅晶片上集成的MEMS麦克风与CMOS工艺相容,MEMS麦克风的主流封装方法是双芯片解决方案,即将声学传感器与两个接口专用IC水平组合起来进行封装集成。目前大部分封装都采用水平的基板类封装结构。随着扇出型晶圆级封装技术(FOWLP)的优势日益凸显,改进该工艺流程的麦克风MEMS封装也在不断发展。该封装首先将麦克风MEMS和处理芯片放置在载板上,经模塑后,在背面进行再布线工艺流程,最后实现系统级封装。
3. 协处理器
MEMS传感器本身存在巨大的集成动力,系统级封装可以实现多种MEMS处理器的功能集成,如智能手机中的协处理器(System Control Coprocessor,也称Sensor Hub)。协处理器是一种辅助运算芯片,用于减轻系统微处理器的负担,执行特定处理任务,尽可能多地将手机上各种希望长时间工作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GPS等)信号汇聚在协处理器上,解放CPU,实现手机低功耗下的传感器常开。
4. 传感器模组
影像模块的封装主要有CSP和板上芯片(Chip on Board,COB)封装两种形式:CSP采用玻璃保护芯片感光面;COB封装则采用裸芯片,即芯片感光面没有保护措施。因此,采用COB封装模组的高度比采用CSP模组的高度低。由于没有玻璃的保护,因此COB对防尘的要求更高。此外,CSP还有光线穿透率不佳、价格较贵、背光穿透虚影等不足。
COB可进一步将镜片、感光芯片、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及柔性基板整合到一起,封测完成后可直接交付组装厂生产。COB生产过程中将晶粒直接固定到柔性基板上后,将支架和镜片固定上去,组成模块。COB的生产方式具有流程较少、成本较低等优势。
随着对手机轻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像头模组的封装形式也从CSP转变为COB封装、埋入式封装、叠层封装等更加轻薄的封装类型,分别如图2-25~图2-28所示。
图2-25 玻璃包封CIS+ISP单芯片CSP的模组方案示意图
图2-26 COB CIS+ISP单芯片模组方案示意图
图2-27 埋入式封装的双芯片模组方案示意图
图2-28 叠层封装的双芯片模组方案示意图
指纹识别常用于人员身份的确认。指纹识别的传感方式主要包括光学传感识别和电容传感识别。移动终端主要采用电容传感识别。苹果公司于2013年9月首次在iPhone 5s手机上搭载指纹识别功能,之后其他安卓(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跟进。指纹识别早期使用方式包括划擦式和按压式。划擦式指纹识别的传感器面积小,使用时需要用手指从传感器的表面划过后,通过拼接形成完整的指纹图像。划擦式指纹识别成本低,使用不便,现已被按压式指纹识别取代。指纹识别功能置于智能手机屏幕所在一面并与Home键结合,符合用户已有使用习惯。也有将指纹识别功能置于智能手机背面或侧面的。指纹识别模块是单独的模板。目前市场多数安卓手机采用的都是虚拟的Home键,可以将指纹识别功能置于手机屏幕一面与Home键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虚拟的Home键要求指纹识别模块藏在触控面板下面。该技术又被称为隐藏式的指纹识别(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IFS)技术。随着屏占比越来越大,实体Home键也会取消,逐渐被IFS技术替代。IFS技术面临如下难点。
(1)由于手机玻璃盖板比柔性印制电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等指纹厂商涂层(coating)方案中使用的陶瓷薄膜厚得多,因此检测信号更弱,驱动信号也更弱。这就要求增大驱动IC的信噪比,而且对软件算法要求更高。
(2)由于面板厚度增加,图像距离变远,如何把模糊的图像变得更清晰,涉及图像前处理和匹配的问题。
(3)IFS技术还存在组装难点,需要与触控面板厂商TPK共同解决贴合在一起的良率等问题。
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手机厂家推出屏下指纹识别机型。
就封装技术来看,按压式指纹识别模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基于蓝宝石覆盖的封装结构;基于Molding+涂层覆盖的封装结构;隐藏于触控面板之下的指纹识别封装结构。下面给出三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封装结构示意图,分别如图2-29~图2-31所示。
图2-29 基于蓝宝石覆盖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30 基于Molding+涂层覆盖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图2-31 隐藏于触控面板之下的指纹识别封装结构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