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去往太空
如果有人在我上天之前问我:“在月亮上看地球,你会不会激动万分?”我肯定会说:“才不会呢!”事实上,站在月球上第一次回望地球时,我泪流满面。
——艾伦·谢泼德(Alan Shepard)(1)
在太空中生活会是什么样呢?这个问题令许多人心驰神往,当然,宇航员可以为我们答疑解惑。这个问题没有边界、充满希望,正如宇宙探索这一活动本身。
提出“太空生活什么样”这个问题,意味着我们对人类是否可以在宇宙中走得更远、是否可以在太空中大有可为,充满了渴望与信心。
试图从科学角度回答这个问题的第一人,是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2)。早在17世纪初,在人类首次登月的3个世纪之前,开普勒便写出了《梦》一书。这部虚构作品以科学为基础,讲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故事,细节非常丰富,比如人类是如何在太空中运用科学的、从月球上观测地球是什么样子,等等。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在开普勒写作《梦》的361年之后,但开普勒无疑是宣称登月在科学上可行并展望了人类前往月球之图景的第一人。
“太空生活什么样”的科学畅想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可是没有人知道确切答案。20世纪60年代早期,在人类登上载人航天飞机之前,医生们面对着无数的疑团,比如,人能否在太空中进食,人的眼睛会不会飘到脑袋里。“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的宇航员们接受了周密的训练,以保证他们能够处理当时所能想象的所有状况。只有不断地向前推进人类探索宇宙边界的进程,我们才能够真正回答“太空生活什么样”这个问题。
在这本书中,我将探索宇宙这件事写得简单易懂。对我而言,写作此书也是一个迷人的契机,它使我有机会了解更多与载人航天有关的知识。载人航天是宇宙探索的一个方面,在它起步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只有经过严格的精挑细选的寥寥几人有幸亲身体验。然而,仅仅是与宇航员们聊天,就已经让我觉得非常有趣了,他们慷慨地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热情。书中的故事内容丰富,它们有的滑稽好笑,有的古怪新奇,有的令人肃然起敬。在寻找和访问这些宇航员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具备同一种特质:当面对挑战未知的任务时,他们平和而坚定。
时至今日,人类的太空飞行已有数十年历史,但对于“太空生活什么样”这一问题的任何回答都只是临时性的。因为,随着人类宇宙探索活动的不断深入,这些答案的范围以及获得答案的难易程度都将发生变化。
我喜欢一边阅读这些小故事,一边想象着400年后的人将做出怎样的回答。我的期待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或几百年里,宇宙探索能够稳步、坚定地向前推进。或许有朝一日,这本书也将变成老古董,就像那些描述“坐飞机感觉如何”的老书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