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重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支持,完善标准规范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是深入推进文化强市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为统筹推进重庆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部委相关规划,2016年11月28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重庆市文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深入推进与城乡统筹的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文化强市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文化产业、创作生产、现代传播、文化传承和文化保障“六个体系”,构建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整体格局和良好生态,显著提升文化软实力,使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走在西部前列。《规划》确定,“十三五”期间,重庆市文化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尤其是文化理念、内容、制度、业态协同创新。强调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丰富公共文化有效供给。重庆文化发展的重心要放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全体人民在文化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重庆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根据《规划》,强化顶层设计,在“十三五”期间设计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制定并完善了相关规章制度,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保障标准和实施路径。

(一)制定发展规划,强化战略管理

战略规划是图书馆适应新环境、拓展服务能力的重要工具,是图书馆业务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图书馆提升竞争力的有效保证。

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密切结合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公共文化环境,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指标,详细列出了8大任务、19个项目。其中,8大任务分别是:①完善公共图书馆设施服务网络;②加强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建设;③提高服务效能,推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④加强新技术应用,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⑤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⑥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化发展;⑧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以《“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任务指标为参考,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和《重庆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2016年7月,重庆图书馆发挥在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引领和带动作用,率先出台《重庆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确定了“十三五”期间重庆图书馆的发展愿景:“以一流的馆舍、一流的设施、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读者”,造就“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省级中心图书馆。《纲要》突出了对图书馆服务效能和业务标准化的重视,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放在首位;强调了图书馆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努力实现读者需求与服务供给的精准对接与匹配,满足读者需求。《纲要》一方面符合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要义和重庆市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密切关注自身的定位、愿景、业务活动,综合考虑本馆人力、物力、财力等实际资源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重点任务和具体任务,以此作为“十三五”期间图书馆及其所有员工的行动纲领。

除了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外,重庆市还制定了专项发展规划。如2017年发布的《重庆市“十三五”时期全民阅读规划纲要》,明确了5年间重庆市全民阅读工作的目标体系,为全市全民阅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政策引导和科学指向。

通过系统规划,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强化了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效能也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大幅提升。

(二)加快地方法规制定,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21世纪之前,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以政策管理为主。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获得表决通过,并于2017年3月开始实施。这一法案的实施弥补了我国文化领域立法的空白。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此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进入法制化管理新时期。一方面图书馆的资源建设、读者服务等各项业务工作和行政管理有了法律依据,同时也为与法律相配套的各种规章制度的出台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为基准,大力推进地方立法,形成全国立法和地方立法相统一的完整体系。

重庆市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结合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现状,在2017年出台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加强重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土实际,《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0年8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对重庆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丰富了公共文化资源供给。《办法》明确规定,每年四月为重庆市全民阅读月。

法人治理是图书馆事业管理的必由之路。2017年9月,中宣部、文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对各地公共图书馆建立理事会制度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这一具有顶层设计性质的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实施蓝图和行动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迈出新步伐。

重庆市积极推动公共图书馆的体制机制改革,在“十三五”期间稳步开展了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重庆图书馆作为全国首批10家试点单位之一,对标《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理事会工作机制,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和业务发展,最终以全国第三的成绩通过了文化和旅游部验收(见图1-1)。“十三五”期间,重庆市37家区县公共图书馆陆续开展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激发了图书馆事业发展活力,提高了运行效率。

图1-1 重庆图书馆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

(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进服务管理标准化

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条件和各级政府的保障责任。《意见》确立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要求各地要根据国家指导标准,制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实施标准,逐步形成既有基本共性又有特色个性、上下衔接的标准指标体系。与《意见》一同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2015—2020年)》,对各级政府应向人民群众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和硬件设施条件、人员配备等作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重庆市根据地方实际,出台了《重庆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全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服务标准和保障要求,为构建重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7年1月25日,文化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制定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及评估打分细则,并于当年开展了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2019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并实施了文化行业标准《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1部分:省级图书馆》(WH/T 87.1-2019)、《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WH/T 87.2-2019)、《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3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WH/T 87.3-2019),该标准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业务工作的基本规范,也是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标准的制定,对公共图书馆开展业务工作的内容和质量要求进行了规范。

在国家标准和本地规范的基础上,以公共图书馆评估为契机,作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行业,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行业标准化工作在“十三五”期间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17年9月4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就重庆市公共图书馆的规划与建设、文献信息资源管理、运行与服务、人员管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对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7年11月1日,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试行)》(2019年7月16日出台《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修订版)》),从服务设施与环境、服务对象与开放时间、服务内容与方式、服务管理与监督等方面进行部署。除此之外,重庆市还先后出台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实施方案,以读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免费开放的规范性、覆盖面和满意度。同时,重庆市委、市政府还将公共图书馆的免费开放纳入对区县公共文化服务效率考核中,设置考核标准,以此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2014年9月15日,重庆市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标准》,对通借通还读者证类型、办证条件、使用范围、滞纳金、违规情况等进行了解释说明,为各分馆的通借通还编目、文献流通、系统集成等业务提供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化的处理流程。2014年11月3日,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印发《重庆市主城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管理办法》,以进一步加强主城区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工作,提高图书借阅服务水平,统一各分馆通借通还服务口径。2019年7月16日,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结合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事业的新发展,对这一《管理办法》进行了重新修订。在此期间,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一体化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力求从政策上进行引导,最大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一个以省级馆为中心,各区、县图书馆为分中心,镇(街道)、村(社区)图书馆为节点的文献资源服务保障系统。

在古籍保护方面,2016年1月19日,重庆市文化委员会第1次主任办公会审议通过《重庆市古籍保护专项经费使用管理办法》。2019年7月16日,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进行了重新修订。

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重庆市公共图书馆行业管理向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方向加速调整,公共图书馆体系化、规范化建设愈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