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
在逃港者的身后,祖国大地回春。1978年5月11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打破坚冰的第一锤。文章发表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转载,一度激起了极大的反弹和争议。直到邓小平旗帜鲜明表达对这篇文章的支持,实践的真理观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讨论,最终获得了欢呼和拥护。
“真理标准”大讨论结束了教条主义崇拜,实事求是重新成为指导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1978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为国策,“宁要贫穷的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时代宣告终结。邓小平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1]
时代主题亦因之轮转,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中国改革的大幕自上而下徐徐开启,“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报纸上连篇累牍,虽然不可能迅即转化为直抵长安人生活的公共政策和行动方案,却让人们感受到了春风迎面。一些先进分子发现,很多事情“卡得没那么严了”,于是便试探性地伸出触角,如果没有被明令禁止,就大胆地再进一步。
当中央发起思想解放运动的时候,农民正惦记着分田。在1978年底的逃港潮里,2600多人的霄边大队一下子跑走了五六百人,而且都是村里最精壮的劳力。及至农忙时节,秧苗插不上,熟了的稻子烂在地里无人收拾。“分田到户”的想法在蔡柱球的心里日益茁壮。
每一段历史都是严肃的。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分散在不同社会角落的先锋分子,因为对所处时代的心智和需求有敏锐的共感和发现,便从四维朝着同一个方向奔来。他们起初的轨迹是任意和偶然的,经历冒进和反复,轮廓和脉络才逐渐清朗起来。就像尘沙中的铁屑,当时代生成激荡的磁场,那些先锋的理想和欲望便在混杂、纷乱中齐刷刷地站立和绽放。他们会有各自的创造,相聚后更有共襄的盛举和奇迹。虚弱、虚伪和虚无自然也伴随着,与那些光彩的痕迹一并成为历史,等待后来者描画、重述和想象。
蔡柱球想分田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远在安徽的小岗村,一批农民已经斗胆把地分了,推行联产承包。1980年2月20日,在反复的争论、动员中,蔡柱球带领霄边大队把6000亩集体土地按人头分了下去。当年8月,霄边的早稻获得了大丰收,实践告诉了人们何为真理。第二年,时任长安公社党委书记的孙耀全决定,霄边的经验要在全社推广。第三年,中央下发一号文件,正式明确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法性。
注释
[1]《邓小平文选》,第3卷,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杨继绳:《邓小平时代》,141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