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叙事与区域史建构:辽宁民间叙事的文化透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点可归为以下几点:

首先,研究对象新。本书以辽宁满族民间叙事为研究对象,突出辽宁满族与吉林、黑龙江地区满族的不同之处。打破固有的满族生态、生计、文化统一体的思维,突出辽宁满族的区域特色,研究辽宁满族民间叙事与东北其他地区满族民间叙事的不同及其文化价值。

其次,研究视角新。本书强调区域化的民间口承叙事研究,突出民间叙事记忆历史的功能与价值,将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的民众重新请回历史的舞台,以民众口传的民间叙事作为探讨区域史建构的立足点和突破点,让民众发出自己声音的同时完成对区域文化史的多元阐释与整合重构。

最后,使用资料新。本书所使用文本不仅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的各种满族故事资料本,更有刚出版的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在重新普查采录基础上完成的故事集。这本故事集所搜录的民间叙事既有传统的满族故事,又有新出现的民俗故事,尤其还有同一故事在不同时期的异文对照,都为本项研究提供充分而有时代感的研究素材。


[1]乌丙安:《满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张其卓、董明收集整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3]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故事集成·辽宁卷》,中国ISBN中心1994年版。

[4]夏秋主编:《满族民间故事·辽东卷》,辽宁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5]王宪昭:《满族人类起源神话母题探析》,《满语研究》2017年第1期。

[6]刘雪玉:《东北满族英雄故事母题探析》,《文化遗产》2015年第1期。

[7]刘雪玉:《满族民间故事神奇婚恋母题探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8]参见江帆《辽宁民间故事及其类型特征论析》,《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第2期。

[9]谷颖:《满族人类起源神话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10]谷颖:《满族民族起源神话研究》,《东北史地》2012年第4期。

[11]江帆、隋丽:《满族说部研究——叙事类型的文化透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版。

[12]乌丙安:《满族神话探索——天地层·地震鱼·世界树》,《满族研究》1985年第1期。

[13]张丽红:《女神神话的移位——满族“说部”女神崇拜叙事的演化轨迹》,《文化遗产》2013年第4期。

[14]张雪飞:《满族女神神话与满族母权社会》,《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15]贺萍、李吉光:《满族说部中女神的崇高魅力》,《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16]文钟哲:《从满族民间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看满族人民的妇女观》,《满族研究》1994年第3期。

[17]朝格查:《论满族神话中数字“三”的含义》,《满语研究》1999年第2期。

[18]汪立珍:《当代满族口头文学文本中保留的满语》,《满语研究》2004年第2期。

[19]江帆:《满族说部叙事的隐性主题与文本意义——以 〈雪妃娘娘和包鲁嘎汗〉 为例》,《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4期。

[20]阎丽杰:《满族民间故事的功利性创作模式》,《满族研究》2015年第2期。

[21]杨朴:《“女爱男”神话原型的变体——满族民间故事的结构论研究》,《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2]韩林:《辽宁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作用》,《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23]刘雪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道德意蕴探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24]隋丽:《试论现代传媒空间中民间故事心理补偿功能的弱化——以岫岩满族民间故事调查为例》,《满族研究》2011年第3期。

[25]杨春风:《〈天宫大战〉 与中原神话、希伯来神话对比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26]鲍明、高玉侠:《奥都妈妈与奥丁神的比较》,《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7]苑利:《殷商与满族始祖神话同源考》,《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4期。

[28]景志强:《蒙古族和满族天女型族源神话比较——以蒙古族 〈天女之惠〉和满族〈长白仙女〉 为例》,《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1期。

[29][美]斯蒂芬·杜兰特:《满族起源神话故事中的重复现象》,胡冬朵译,《民族译丛》1982年第6期。

[30]郭淑云、谷颖:《满族传统说部 〈乌布西奔妈妈〉 的文学性解读》,《民族文学研究》2011年第1期。

[31]庄吉发:《〈尼山萨满传〉 与满族民间文学》,《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32]高荷红:《关于当代满族说部传承人的调查》,《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年第2期。

[33]詹娜、江帆:《满族说部传承人的文化特质与叙事旨向》,《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2期。

[34]汪立珍:《“你坐在那儿,我为你讲述”——满族说部传承人富育光讲述传承说部的家族性》,《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第1期。

[35]江帆:《民间叙事的即时性与创造性——以故事家谭振山的叙事故事为对象》,《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第4期。

[36]江帆:《口承故事的“表演”空间分析——以辽宁讲述者为对象》,《民俗研究》2001年第2期。

[37]富育光、王宏刚:《论满族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民族文学研究》1986年第5期。

[38]邵丽坤:《传统满族说部的传承特征及其传承谱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7期。

[39]李扬:《论满族神话的萨满传承》,《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0]高荷红:《论满族说部的地域及家族传承》,《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记忆·书写:满族说部的传承》,《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满族说部历史上的传承圈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7期。

[41]邵丽坤:《论满族说部传承的危机及其在当代的建构》,《满族研究》2014年第3期。

[42]詹娜:《辽宁满族民间故事的讲述历史与现状探析》,《民俗研究》2011年第2期。

[43]于富业:《本溪满族民间故事的教育保护与传承》,《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44]江帆:《论满族说部的生成与播衍》,《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45]詹娜:《辽宁满族民间文学的史料价值探析》,《文艺争鸣》2013年第2期。

[46]杨春风:《从“满族说部”看母系氏族社会的形成、发展与解体》,《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9期。

[47]杨春风、张雪霜:《满族神话、史诗形成时期初探》,《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