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水之胜刚,弱之胜强
(今本78章)
【帛书复原本】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一〕。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故圣人之言云,曰:“受邦之诟〔二〕,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三〕,是谓天下之王。”正言若反〔四〕。
【今本】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对比说明】
复原本与今本有17处不同,需要说明的是:
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句,帛书甲乙本皆有毁损文字,以傅奕本文字补足,其中“先”字的意思是“超过”,比“胜”字要好。
2.“水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句,帛书甲本基本毁损,用帛书乙本补足。“而莫之能行也”句,帛书甲乙本均有毁损,以傅奕本文字补足。
3.从文意上来说,老子是将“柔弱”二字作为方法论来阐述的,这里强调的是水的秉性看似很“柔弱”,但在“攻坚强”的表现上,没有能够比得过它的。而今本等版本的改动让本章的意思有了变化,将“柔弱”的水从主动出击者变成了被动的守护者,由此方法论也就变成了认识论,从而达到宣扬特定含义的“无为”和“不争”(非老子的无为、不争概念)的目的。
【译文】
天下柔弱之物莫过于水,而攻坚克强又没有什么能够超过它。水能克刚,柔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谁去遵照执行。所以圣人说过这样的话:“承担得起国家的责难,才配得上做国家的君主;承担得起国家的祸灾,才配得上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在反着说一样。
【注释】
〔一〕易:替代、取代。
〔二〕诟:责难。
〔三〕不祥:灾难、祸害。
〔四〕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在反着说一样。
【阐释】
老子在第五十二章(今本8章)中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这个“有静”包含着无穷无尽的内涵。这一章便是对“有静”的铺垫和衍生。老子在此讲了三方面的道理。
一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也,以其无以易之也”。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事物都难以抵挡的力量。所以,这种柔弱只是表面上的。而水内在的力量不认真观察是不容易看到的,这就是一种“内强外柔”的“静”。
二是水性趋下居卑,江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而成就博大浩瀚,是因其善居下。老子在这里阐释了卑下屈辱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地位的道理,所谓“受邦之诟,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是谓天下之王”。这是大气浑厚、虚怀若谷,这是能谦下、不居高,能忍辱、不居功,这是一种“静”。
三是,老子向世人提出了责问:水能克刚,柔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为何没有人去遵照执行呢?这就是人们急功近利,放纵妄念、贪欲所造成的啊。对这种累世难改的人性的劣根性,老子也只能规劝而已。这正是社会、人世红尘中的一种永远的“躁”,也就是老子所总结的“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之道”,这是与水的“静”不融合且相对立的。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不合“天之道”的,是需要克服或摒弃的。所以,老子最后总结为“正言若反”便是这个道理。
另外,有人说“正言若反”是老子《道德经》中对那些相反相成言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点笔者赞同。诸如“大成若缺”“大盈若盅”“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绌”“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类”“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偷”“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等,无不包含有“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的大哲学和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