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内婚制:古代婚姻史上的一个特殊阶段,指同辈兄弟姐妹的血缘群婚。
2.导引:是一种由舞蹈动作演变而来的医疗保健方法,与后来的按摩及体育疗法等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3.砭石:是一种锐利的楔形石块,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用来切开脓肿和排脓放血。
4.灸法:通过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新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磨制石器为特征的人类发展的古代文化阶段或水平。
二、填空
1.170万年。
2.火。
3.四五。
4.父系。
5.渔。
6.原始。
7.7000。
8.气血。
9.伏羲氏。
10.疾病。
11.北京猿人。
12.巫。
13.交互群婚;对偶婚。
14.1965。
15.新石器。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E 6.D
四、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DE 3.A 4.C
五、简答题
1.答:导引起源于原始社会,是远古人类按照医疗保健需要而创编的锻炼方法。导引是由原始舞蹈演化而来的。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舞蹈不但可以振作精神、解除疲劳、锻炼体魄,而且身体原有的一些痛楚不舒,经过舞蹈以后,会减轻以至消失。相传在尧舜时代,人们已知舞蹈的健身作用了。据古籍记载,尧舜时期,洪水经常泛滥成灾,水湿淹渍,空气湿冷阴郁,使人们心情很不舒畅,筋骨不舒,腿脚肿胀。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编创了一些类似跳舞的动作。常进行这些活动,可以运动身体关节,宣畅气血,以祛除水湿之气,犹如宣通积水,疏导江河,故曰“宣导”。
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原始舞蹈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于它对防治某些疾病确有一定的功效,故流传至今,成为体育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导引的出现,为古代医疗卫生保健增添了更为积极的内容。
2.答:原始社会早期阶段,两性关系混乱,这时婚姻实际上并不存在。随着发展,劳动中按年龄分工,促使原始人不断分化,加之不同年龄的男女之间生理条件的悬殊所引起的反应,以及人们思维的进步,于是不同辈分的两性乱婚被逐渐排斥,而朝着同辈兄弟姐妹的血缘群婚过渡,这是婚姻史上的一大进步。中国的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就大致处于这种血缘群婚(内婚制)的阶段。
在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向中期过渡之际,也是人类社会由内婚制向外婚制转变之时。这时,一方面由于长期固守血缘内婚制,致使生育的后代发育不良,有的过早夭折;另一方面,两个不同血缘的男女所生育的后代,远比内婚制生育的后代发育好,身体也较强壮。外婚制的优越性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慢慢地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后来,氏族外婚制才最终过渡到相对固定的对偶婚。
3.答:对人类卫生保健至关重要的是火的使用,它使原始人开始掌握了一种强大的自然力。这不仅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深刻的意义,而且对人类自身的进化、健康的维护,以及最终区别于动物,也同样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一,火的使用和发明,使人类进一步征服了黑夜、严寒和野兽的侵袭。第二,火的使用和发明改变了人们获取生活资料的方法,提高了对自然界占有的程度。第三,火的使用和发明,在原始社会的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四,火的使用和发明,推动了人们由生食走向熟食,从而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和种类。对食物进行加热,起到了消毒灭菌的作用,大大缩短了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对人类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和延长寿命,无疑是很有裨益的。可见,火的使用和发明,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4.答:原始社会人兽杂处,环境险恶,人们在寻找食物及与野兽搏斗中,经常会遭到伤害,跌打损伤也是经常发生的。
他们在出现体表创伤出血时,很可能用一些随手可得的物品涂敷伤口,从而发现有些东西可很快地止血止痛,由此认识了一些适用于敷治外伤的外用药,这便是原始的止血法。
有时伤痛比较严重,他人在受伤者身上进行按抚,以减轻其痛苦。这些动作虽然简单,但有时能起到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人们在消化不良、腹部不适时,用手抚摩也有一定的疗效。这些便形成了原始按摩疗法。
人们还发现一些烧热的石头附在身体某些部位,除舒适外,还能减轻疼痛。如对因受寒引起的腹痛及关节痛有一定的疗效。这便是热熨法的起源。随着制作工具技术的进步和与疾病斗争经验的积累,原始人还逐渐学会用燧石刀切除脓肿,施行剖腹产、穿耳鼻及穿颅手术等。
5.答:灸法是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人们推测,原始人在烤火取暖、煮食或点燃篝火防兽时,有时可能会被迸出的火星烧灼或烫伤皮肤。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偶然局部的烧灼会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这种情形的反复出现,给原始人以启发,使他们有意识地选用一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烧灼体表。由于艾叶具有易燃、气味芳香、遍地生长且易于加工贮存等特点,故被后世作为灸治的主要原料。
6.答:原始氏族,以血缘为纽带组成的公社制度,在中国农业自然经济的支持下,从未彻底中断,乃至组成国家时也把这种血缘关系带进了整个历史过程。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社会制度,不能不强烈地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因此,中国才产生了特有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等系统的人伦思想,并由此建立起了完善的礼制。这些观念都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中医理论中会出现以人伦关系比喻说明脏腑关系,并以此去制定用药组方的君、臣、佐、使法则。甚至还有以道德修养方法等同养生保健方法的倾向,以及以传统道德去解释传染病的原因,以人伦关系去说明治疗方法等。
六、论述题
答:关于医药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由于历史久远,所以很难下确切的结论。现在普遍存在“医源于圣人”“医源于巫”“医源于动物本能”“医食同源”等观点和学说。
(1)“医源于圣人”:世人所称的圣人,多指伏羲、神农和黄帝等。毋庸讳言,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英雄,他们以其智慧才能和创造性,在历史的文明进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遵循神话描写的特殊规则去分析这些传说,可以看到,远古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往往不是某一个具体历史人物的专称。“医源于圣人”之所以不被学界认可,就在于将神话传说中的文化英雄(神)与个体人物混同,将古人按他们的思考方式描述的历史(即神话)简单地作为历史史实,因此必然夸大了作为个人的力量。
(2)“医源于巫”:这种观点认为医学发展史上最早的医术是巫术。医学史上曾有过医巫混淆的阶段,这是符合人类早期的认识规律的。但医学毕竟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科学,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排除迷信与荒诞的历史,随着人们对病因的认识和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附着在它身上的巫术成分逐渐被抛弃,医巫最终分离。“医源于巫”之荒谬,在于从时间顺序上颠倒了原始社会早期的经验医学与巫医这两个阶段,把医学发展中的某个片断当作历史的全部,因而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
(3)“医源于动物本能”: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类患病寻求医治是最原始的本能,这种本能的医疗行为同动物在伤病时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是一样的,是以动物行为为基础的。自然界中的动物进行自我救护的现象是存在的。就动物而言,这种本能只是条件反射,是简单地利用自然界,是一种被动行为。而早期医学是一种经验医学,经验的积累属于无条件反射行为,具有主动性和意识性。动物的本能不能真正导致经验的产生,也就不可能发展为医学。人类患病也要寻求自我医治,但人类大脑具有超出动物的思维功能,人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去认识和掌握某种医疗方法,可以将本能的医疗行为上升为经验医学,这正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本能论”无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混淆了动物的本能救护行为与人类早期经验医学之间的界限,因而否定了生产生活实践在医学起源中的决定作用。
(4)“医食同源”:这种观点是基于人类寻找食物发现药物的史实而提出的。最初人们对植物药的认识是在寻找食物时,由于饥不择食,误食某些有毒的植物,导致一定的机体反应,从而注意到这些植物。后来随着人口的增加,仅靠狩猎不足以维持生存,需要开拓其他食物来源,因此继渔猎经济之后而来的便是农业经济的产生。传说中神农尝百草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粮食种子,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发现了草木的平毒、寒温等性能。传说中的神农首先是农神,由于开创原始农业与发明医药相联系,他又被赋予成医药之神。
(5)正确的观点:有了人类,就有了卫生保健活动。人类为了生存下来,就要采取一些保护自己的措施,这便是人类最基本的卫生保健活动。随着工具、火的发明与使用,随着药物、针灸、导引等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医药理论体系逐渐形成。
火的使用在人类卫生保健史上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并为一些原始的治疗方法如热熨法、灸治法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古代导引疗法是在原始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知识,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和积累起来的,经历了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漫长过程。
远古时期,恶劣的生存环境使人们经常受到创伤,创口部位往往感染化脓,一些外科疾病如疮疖痈疽,也会导致脓肿。在疼痛难忍时,原始人可能会用石块的锐利部位刺破患处,排脓放血以减轻疼痛,从而有意识地用一些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用来减轻病痛。到新石器时代,人们掌握了磨制等技术,便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就是“砭石”。砭石可谓最古老的医疗工具。有时局部的烧灼会减轻某些疾病的症状,这种情形的多次出现,给原始人以启发,而发明了灸法。
人们在出现伤痛时,很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用双手去抚摸患处,有时伤痛比较严重,也会由他人在受伤者身上进行按抚,以减轻其痛苦。这便形成了原始按摩疗法,后世的推拿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由此可见,医药是人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在长期与恶劣自然环境及病痛的斗争中起源的,并受到了地理因素、人文因素的直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