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我国医疗卫生产业发展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医疗保险覆盖的人群逐渐扩大,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居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预期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为35岁,至2020年已提高到77.3岁(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77岁、68.3岁、54.5岁);婴儿死亡率新中国成立初期为200‰,至2020年下降到5.4‰(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5.68‰、29.85‰、35.5‰);孕产妇死亡率新中国成立初期为1500例/10万例,目前下降到2020年的16.9例/10万例(美国、印度、尼日利亚分别为23.8例/10万例、174例/10万例、917例/10万例)。这三大指标的变化,标志着我国国民的健康水平已经达到了发展中国家的较高水平。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卫生事业成绩突出。长期以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定位明确,为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做好医疗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政府确保医疗卫生事业的资金投入,医疗卫生服务收入与个人经济利益不挂钩。而且,当时的医疗保障体制基本上能惠及全民。这一时期的不足主要在于:投入有限,医疗卫生服务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收入分配制度僵化。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体制也开始走向商业化、市场化。医疗卫生机构的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公有制变为多种所有制并存:医疗机构之间开始全面竞争,服务目标从追求公益目标为主向追求经济目标转变。
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覆盖全国城乡的医疗、预防、保健、监督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近30万个,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医疗卫生需求;初步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履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实现了高生育率和低死亡率的良性循环。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赞誉中国用低廉的成本保护了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健康。但是,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重新审视我国的卫生事业,就会发现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卫生医疗服务体系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相当突出,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着不全面、不协调的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卫生资源总体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中国有14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卫生总费用仅占世界卫生总费用的2%。过去我们经常说,中国的卫生事业走的是低投入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的路子。但用科学发展观审视,这是以损害群众利益和加重医疗卫生人员(特别是优秀医务人员)的负担为代价的。
二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农村和城市社区医院缺医少药的状况没有完全改变。中国的医疗卫生服务应该走低投入、广覆盖的路子,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该是金字塔型的,而目前则呈现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卫生人才基本上都集中在城市的大医院。农村群众患病在当地难以有效就诊,只能到外地或大医院就诊,不仅加重了大医院负担,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当多的群众靠自费就医。虽然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覆盖面太小。城市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低保人员没有医疗保障。“新农合”试点目前受益4亿多人,但筹资力度小,一般每人每年仅50元,保障力度不够大。还有近一半的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看病靠自费。
四是医疗卫生管理体制与人民健康需求不适应。一个国家健全的医疗卫生体系,应该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药品和医用器材供应体系、医药费用价格管理体系、财政经费保障体系及卫生监督管理体系等。从中国国情出发,这些工作仅靠一个部门是管不了的,也是管不好的。需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五是药品和医用器材生产流通秩序混乱,价格过高。中国的生产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监管难度大,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看病贵”的问题屡见不鲜。
六是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困难,与此相对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等不健全,多渠道办医院的格局没有形成。应该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但是经过10多年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多渠道办医的格局还没有形成。
上述问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影响了社会和谐,也影响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心协力,逐步解决。未来我国的医疗条件会更加优越,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