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中学制度:国际比较与借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当代国际竞争实乃人才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又充分表现为教育的竞争。在国际竞争日益“白热化”,中美贸易战升级以及全球“新冠”疫情持续的当下,英才培养问题显得更有时代性和战略性。英才如何培养是一个充满理论和制度张力的国际共性问题。事实上,当今世界各国对“国家实施英才教育”达成了共识。各国对于英才培养问题的关注、研究和支持日渐加强,譬如纷纷出台英才教育的政策制度,给予英才教育财政支持,探索有效的英才安置方式,开展英才教育课程教学实验,等等。众所周知,英才教育是一个涵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培养的领域。英才的安置方式主要包括英才学校、英才班级以及各种英才项目。英才教育研究包含的内容和范围宏大,本书则聚焦高中阶段的英才学校制度,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国际上英才教育领域具有典型性的中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的英才中学制度进行研究,探讨英才中学制度的共性与个性。英才中学制度的国际比较虽然只是英才教育研究领域的“冰山一角”,但是打开了通往高中阶段英才教育的大门,能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英才中学制度的价值追求和内容变革。

本书共分为7章。绪论交代了英才中学制度研究的必要性,回顾了有关英才中学制度的研究现状,界定了“英才中学”的概念以及六国英才中学的具体名称(中国重点中学、德国文理中学、英国文法中学和公学、美国学术高中、日本超级科学高中、韩国英才中学)。

第一至六章分别以中国重点中学制度、德国文理中学制度、英国文法中学制度和公学制度、美国学术高中制度、日本超级科学高中制度及韩国英才中学制度作为分析对象,围绕制度的历史嬗变、英才中学的发展特征(数量变化、培养目标、选拔方式、课程设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以及学理争论(教育公平问题、教育效率问题、考试选拔问题、英才培养质量问题等),对上述六国的英才中学制度进行纵向的历史回顾和横向的发展特征与学理争论的剖析。

第七章整体审视各国英才中学制度的共性与个性,探寻英才中学制度的价值追求、英才中学制度的内容设计。六国英才中学制度背后的共性价值逻辑是对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的追求。第一,衡量英才中学制度“教育效率”高低的根本指标是“英才中学是否真正培养出高质量的英才”。第二,英才中学制度符合差异性公平的原则,体现了“人人受适切的教育”的理念。英才中学制度不是单个政策文件,而是系统化的制度体系。基于此,我国应通过持续变革来制定和完善英才中学制度体系,具体可从英才教育政策立法、识别选拔、高阶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研究等方面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