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临时见驾
“我帮你什么,难道要我帮你养老婆孩子吗?你自己不能争气点,至少学会保住分给你的财产吗?”
见到贾琮无情的甩开自己的手,贾环生气了,嚷嚷的叫道:“琮儿你个没良心的,打小就我对你好,不然谁跟你玩呀,现在你好了竟然不想帮我,以后别想我对你好,咱两一刀两断!”
“啪”的一声脆响,后脑勺被贾琮甩了一巴掌,并啐道:“你是猪呀!听不懂人话是吧?让你学本事你扯那些没用的干嘛!真让我帮你养老婆孩子,你就不怕头上绿油油!”
“你打我!呜呜……你竟然打我,明知道我学不会读书的,你不帮我还打我……”
“别嚎了!明天开始跟着我学算账,要是敢偷懒仔细你的皮,我会让二叔揍你,每天打一次。”
……
贾琮终于死心,再也不跟贾环讲道理了,这货就是个欠打的料,直接上手加威胁比什么办法都好。
他当然愿意帮贾环,熊孩子虽然不着调,但毕竟是从小一起的兄弟。
无论是自己伪装时的遭人嫌,还是原著中的自己,贾环都是兄弟中唯一一个愿意跟自己一起玩的。
虽说不一定是贾环对自己好,也可能是因为他也没人玩而亲近自己,但毕竟都是发生的事。
小孩子并没有多少歪心思,他也不可能是为了利用自己才理会自己的,就冲这点自己就应该对贾环好点。
人家是小屁孩什么都不懂但自己不是,再说独木不成林,任何人要想做大事,都不可能单打独斗,神仙都不行何况是人。
没看封神榜中那一次次的争斗,哪一次是单独一个神仙能成事的,姜子牙需要师兄弟帮忙,申公豹到处忽悠师兄弟出山,还不都是为了找帮手。
强如圣人级别的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为了对付通天教主,还不是需要准提、接引两位帮助。
但凡有人认为自己能力强大,不需要别人帮手,那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自大狂,迟早死的渣都不剩。
再强你还能强的过楚霸王呀,可项羽自从失去龙且和季布两大将后,就再也打不赢刘邦。
不是项羽变弱了,而是没了帮手后就像老虎掉了牙,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是至理名言。
既然要有人帮,那还有什么人比拥有血缘关系的堂兄弟更好呢,这也正是中国农耕文明数千年的经验,宗法社会就是这么来的。
孔子的仁爱思想讲的正是血缘之爱,仁字的意思就是血缘这出发的,孟子解释的很清楚,“仁之实、事亲是也。”
很清楚的告诉人们,仁的本质就是从血缘关系开始的。
孔孟之道正是教育人们,从善待自己的家人开始,扩大到善待身边的人,最后达到全天下之人,这就是仁爱思想。
因此孔孟之道可以说是最符合人性的爱,没有假惺惺的要求人们,在自己困顿潦倒还去爱别人。
而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开始,有余力才去爱别人,孟子更是开宗明义的告诉弟子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一点不虚伪的告诉你人性就是爱自己,但善良则是在自己温饱之后还应当爱别人。
贾琮这辈子学的是孔孟之道,上辈子喜欢国学,同样是认可儒家学说,自然不会亏待自己的兄弟姐妹。
要不是贾珍、贾蓉父子太混账,他都生不起弄死他们的心,毕竟也是自己五服之内的血亲。
但这两货实在太无耻了,要是留着他们,会害死整个家族的,两害相权取其轻,这是必须硬着头皮选择的。
现在他就已经生出弄死他两的心了,因为他听说了秦可卿已经卧床几个月了,这些天才好一点起来。
不是他先前没想救人,而是之前自己没那本事,救人不成反害自己他是不会干的,爱自己嘛很正常。
这次回家来两件事搅在一起,这第一件是秦可卿病重,但这些天吃了张大夫的药稳住了病情,他知道要到明年才会是死期,因此也不着急办这事了。
但第二件却是迫在眉睫的,那就是贾瑞这混球九月时招惹王熙凤,这会儿正躺在床上快不行了。
按照剧情进展他会在明年开春后死去,虽然这家伙不要脸,但贾琮觉的他罪不至死,看看能不能救上一次,也算尽了兄弟之情。
第二天他正想去贾代儒家,可巧林如海派了王福回来,叫他过去说是皇帝召见也有他的份,可把他吓一跳。
只好马上换衣裳去了馆驿,见到林如海一问,回答道:“为师也不晓得皇上为何要见你,刚刚来传口谕的钱内监说,让为师带上你。”
“这样啊,皇上还真奇怪,明明叫我不要插手盐政了,这会子又叫我。”
不明所以的贾琮跟着林如海进宫去,没有满清就不需要三呼万岁,正常的行礼问安后,崇宁帝并没有理他,而是招呼着林如海坐下说话。
大陈既然继承大宋,自然君臣之间礼仪也是互相尊重,臣子面君三品以上是可以坐的。
林如海虽然还未去户部任职,但升迁圣旨已下,可以算是三品高官了。
“汝就是荣国之孙,十一岁就进学的贾琮是吗?”
贾琮听他君臣两谈话都快困了,突然耳畔传来问话声让他一激灵,这才想起自己是在养心殿。
赶紧的拱手作揖道:“小子正是荣国一等奖军之子贾琮。”
“哈哈!小子,朕记的已经给你封官了吧,还自称小子呀!”
崇宁帝看来今天心情不错,还会调侃一句贾琮。
贾琮一听嘿嘿傻笑两声,还是占着自己年纪小的优势,挠挠后脑勺乐道:“臣忘了自己是官了,陛下恕罪!”
崇宁帝笑道:“无妨,朕叫你来是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儿,竟能在小小年纪就有这见识,你那提炼精盐的技术可是帮了朕大忙了。”
贾琮忙躬身道:“不敢当陛下的赞,为君上解忧是臣子之本份,臣也是读书人,自然要直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