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是一部具有时效性、实用性、专业性的专著。本书全面回顾了2021—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整体市场,并针对热点行业、国家和典型案例进行独家分析,详细解读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新机遇,对2022年下半年的并购市场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准备走出国门的企业提供意见和分析。同时,本书也对全球和中国跨境并购市场的发展历程做了梳理,并从专业和实际操作的角度整理了一份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实用手册。
本书第一章详细介绍了全球并购的七次浪潮。全球并购浪潮始于19世纪末的美国,并贯穿了整个20世纪,其中前五次并购主要集中在美国:①1897—1904年以横向并购为主;②1916—1929年以纵向并购为主;③1965—1969年以混合并购为主;④1981—1989年以杠杆并购为主;⑤1992—1999年以横向及跨国并购为主。这五次并购浪潮逐步调整了美国的产业结构,为美国确立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奠定了基础。2003—2007年的第六次并购浪潮,发生在2003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及第五次并购浪潮结束后3年,并于2006年达到顶峰,2007年次贷危机后逐步退去。这一阶段的并购聚焦于互联网高科技领域。这次并购浪潮由美国信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主导,这些信息技术企业依托并购策略实现短期“跨越式”发展,培育了新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富有生命力的微观主体——Internet巨无霸或曰“网络航母”。无缘赶上前五次并购浪潮的中国国有企业或其他大型企业渐渐融入了第六次并购浪潮。
2012年至今的第七次并购浪潮具有当今并购的八大特征:①并购主体多元化。在这一次浪潮中,“金砖国家”正在走向并购活动的前沿,新兴国家企业并购发达国家企业成为此次并购浪潮的新特征。其中,中国是此次浪潮中新兴市场国家海外并购的主要力量。而且在这一阶段,全球并购不仅以大企业为主,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并购浪潮之中。以中国为例,最大的变化是以往以国企占多数的海外并购,也逐渐演变成民企当“主角”。②跨行业整合活动增加。在这一次浪潮下,传统行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相对落后的产业并购相对先进的产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力科技变革,为自身贴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标签。比如,零售行业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亟须数字技术推动,造成一批传统零售企业与电商的兼并融合。③私募股权投资增长强劲,大型资本行动主义回归。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巨无霸基金陆续登上舞台也格外引人注目。例如,目标为1000亿美元的软银愿景基金、目标为3500亿元人民币(约合500亿美元)的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等。在2016年百大跨境并购交易中,私募股权基金参与的交易有20个,交易金额从几亿美元到几十亿美元不等。2017年第二季度,已经封闭的PE基金的季度平均单只融资规模接近6亿美元,相当于2012—2014年平均水平的2倍。私募股权投资已经在2017年开始活跃,预计日后将在资产竞争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④催生重塑行业格局的大额交易。2014年,企业并购活动飙升至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高水平,全球并购交易总量总额激增47%,至3.34万亿美元。这是2007年以来并购最为活跃的时期,超大并购案以强劲的势头卷土重来。处于历史低位的借款利率、活跃的资本市场和抬高的股价,催生了可能重塑行业格局的大额交易。⑤企业家对购买增长[1]的信心增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商业环境正在消退,其特点是风险规避和对企业有机增长的关注。在这样的环境中,可能无法仅依靠有机增长和成本削减来提供积极的财务绩效。企业通过收购来补充有机增长,可以获得新的地区、产品和技术诀窍,同时受益于持续的低资金成本。管理者似乎再次相信购买增长比建立增长更容易。⑥全球数字产业并购纪录屡创新高。在全球范围内,金融、消费、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均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压力。数据资产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前所未有,受到各国重视。⑦全球流动性充足和全球股票市场繁荣助推更多的跨境并购交易。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复,多国政府加强“印钱”的措施,市场上流动性充足。基于史上低点的借贷成本,无论是产业并购端的买家还是财务投资人,都愿意进行更多的低成本借贷。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并购交易的活跃。⑧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特殊目的收购公司)推升全球并购热度。SPAC交易在2021年延续了2020年的热度。SPAC上市融资方式集中了直接上市、海外并购、反向收购、私募等金融产品特征及目的于一体,并优化各个金融产品的特征,完成企业上市融资之目的。相比传统IPO流程,SPAC具有资产注入操作时间短、费用少、流程简单等优势,成为众多企业“曲线上市”的一条捷径。更重要的是,通过收购优质企业完成资产注入,SPAC公司股价可能一飞冲天,令各方获得丰厚投资回报。
本书第二章用“小试牛刀”“喜忧参半”“机遇下的狂欢”及“冰与火之歌”形象地概括了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4个阶段。①“小试牛刀”概括了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萌芽探索阶段(1978—2000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终于缓缓拉开了序幕,在改革开放前期所推动的基本政策“引进来”的背景下,开始初步的尝试。该阶段的交易规模和频率都偏向保守,而且海外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少数有实力的国有企业(比如中信、华润、首钢、中化等),它们由于自身发展及国家战略的需要在早期的海外并购活动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该时期对外投资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总体特点是:单个项目规模小、投资领域窄、投资方式相对单一。2000年,各国家部门、各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开始走上正轨。据统计,2000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总交易有17个,总交易金额达15亿美元,其中有87%在亚太地区,13%在北美。由此可见,在这一萌芽探索阶段,并购标的的地理范围逐渐扩大,从开放度较高的中国香港企业扩展到少数欧美企业。因此,我们可以说这一阶段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是零星的“小试牛刀”。②“喜忧参半”是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蹒跚起步阶段(2001—2007年)的真实写照。在此阶段,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加快,尽管国际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和美元汇率的持续贬值也给经济的平稳运行造成巨大威胁,中国经济却始终保持相对较快增长。总体上看,这期间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还是比较有利的,外需继续保持稳定和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重新回升有利于我国继续增加出口和对外投资。这一阶段多数行业都延续这样一条轨迹,即2000年到2001年时处于相对低谷,但已止跌趋稳,2002年明显复苏,特别是2003年经济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行业增长加速后,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呈跃跃欲试态势。2004年,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69个,披露交易金额的并购总金额达73亿美元,到了2007年,并购交易数量达123个,披露交易金额的并购金额达291.2亿美元。这一阶段,部分有意识的中国企业开始勇敢试水,留下了不少经典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教训,可以说是喜忧参半、积攒经验的一个阶段。③“机遇下的狂欢”则将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爆发成长阶段(2008—2016年)描绘得淋漓尽致。当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美国、欧洲等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受到重创,诸多行业亦面临全球性的洗牌,由于中国受到的波及相对较小,中国企业顺势而为,主动抓住全球投资的宝贵机遇,积极展开海外投资并购;同时,国外企业估值普遍偏低,出售意愿也比较强烈,国内企业借着这阵“东风”,开始继续试水海外。2008年之后的几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加速发展,但仍处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境并购成长道路上的起步阶段。根据商务部数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65亿美元,排全球第五位,名列发展中国家首位。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688.1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此后多年投资额屡创历史新高。至2016年,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稳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走出去”的工作体系不断完善,中国企业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快车道”。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创下1961.5亿美元的纪录,蝉联全球第二位。④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理性发展阶段被描述为“冰与火之歌”(2017年至今)。在经历了2016年中国企业跨境交易并购的突飞猛进之后,2017年对中国企业境外投资并购活动来说是回归理性的一年。本书列举的“TCL集团”和“腾讯”两大企业,既充当了“机遇下的狂欢”这幕大剧的重要角色,又为正在观摩另一场大戏“冰与火之歌”的中国乃至全球“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还为1982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乔治·斯蒂格勒经典之说“几乎没有几家美国的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方式、某种程度的兼并与收购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可能主要依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提供了新鲜的例证。
本书第三章对2021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进行了总体回顾。从交易数量上看,2021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与“引进来”交易数量较2020年都有所增加,数量分别为289个和262个,分别较2020年增加了30.8%和52.3%,“走出去”交易数量比“引进来”数量仅多出27个。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好转,交易数量也在逐渐恢复,2021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走出去”较2020年增加了30.8%,交易金额较2020年无显著变化,约为436亿美元,主要是因为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使中国企业对“走出去”投资依旧保持谨慎;另外还受到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对国际跨境投资审核持续从严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从长期来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仍然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跨境并购专业化呈加强趋势。正如本书编者将跨境并购定义为“走出去”和“引进来”并在《2021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中预测:资本市场的相对回落会导致其资产价格的回落,这意味着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大大增加。当整体国际资本市场环境较好时,中国企业“走出去”呈上升趋势;反之,中国企业“引进来”呈上升趋势,两者存在周期性波动的关系。事实正是如此,2018—2021年,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投资和收购的力度。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企业“引进来”交易总金额已经超过“走出去”。本书预计至2022年此现象将更加突出。
本书第四章对2021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热点行业进行了分析。本书首选制造业作为2021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热点行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7.3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2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四成以上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受到经济环境、地缘政治、疫情肆虐和资金进出政策的影响,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变得异常困难,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市场表现尤其严重。2021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跌至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并购交易数量跌至自2015年以来的最低值,就是上述现象的具体体现。尽管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和数量在所有行业和地区均大幅下降,但是中国企业对海外高科技行业的跨境并购交易仍然高度青睐。中国制造业企业跨境并购明显呈现以下特征:①高端制造行业并购保持活跃,跨境并购之路仍挑战重重。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发展、大调整时期。尽管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产生影响,中国企业依然没有停下跨境并购的脚步。在高端制造方面,中国制定的“十四五”规划旨在提升国内制造业的水平,国内的企业通过收购的方式,可以实现快速扩张,通过收购拥有某一领域专长企业,加强自身实力,在高速成长的行业中获得强大竞争力,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实现业务多元化。对于外企而言,结合国内庞大的市场与资本,也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事实上,海外并购的规模近年的增速迅猛,目前已经达到了数千亿美元的规模。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高端制造装备的全球并购趋势只会不断加强,国内这种“走出去”的热情将会持续升温。工信部多次发文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中高端。中国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增长势头强劲,成为全球企业并购的重要买家。起初,对外投资的行业以能源、资源和基础设备等为主;如今投资领域多样化发展,其中高端制造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业已成为重要的对外投资领域,但该领域涉及核心技术,导致很多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的名义,对核心技术进行保护,加大了跨境并购的难度。总而言之,中国企业在坚持创新研发的路上,也可以通过跨境并购的方式填补技术空白或占据技术高地。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今天,促进中国制造业领域发展的产业资本也在陆续增多,制造业升级比互联网企业更需要坚定长久的输血。在产融有机结合的方式下,相信中国高端制造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业强势立足全球指日可待。②新能源并购机会不断增加。当前全球能源行业处于转折点,国际能源合作从以偏重传统化石能源开采的合作开始向以低碳、清洁化为导向的新能源经济产业链转变,新能源的国际合作成为重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电力与公共事业交易有明显下滑。但从长远看,电力行业的并购需求仍将持续。在气候变化目标的推动下,新能源基础设施的投资在疫情影响下变得更具吸引力。未来,关键上游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发电资产将会是新能源产业并购的三大主题。新能源上游原材料关注度将不断提升,以技术迭代为核心的零部件也会受到企业的青睐,比如以电池和光伏为代表的技术高度密集型行业在2021年迎来了一次投资高潮,以硅片/电池片、逆变器、锂电池为代表“硬”科技受到了投资人的热捧。③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风口依旧,跨境并购任重道远。我国既是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国,产业体系完整、市场需求多元,经济修复能力和自我循环能力都比较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当前面临供给受阻、需求转弱的“双向压力”,必须坚持“需求拉动先行、供需双侧发力”,尽快扭转下滑态势,为稳住经济大盘提供有力支撑。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与中国汽车产业壮大逐步协同,“中国式突围”已开始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展现,自主零部件企业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正在缩小。企业通过海外并购不仅可以获得核心技术,还可以获得知识产权,扩大应用领域,提高开发能力。汽车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制造能力的重要指标,我国当前的新能源、车联网与无人驾驶的发展给了本土品牌“弯道超车”的机会。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经验证明了通过并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加速汽车行业的发展变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④“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参与全球交通运输并购热情高涨。作为连通生产、贸易、消费等环节的纽带,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涵盖空运、航运、铁路运输、物流、货运等多个重要细分领域,对于“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与人文交流起到关键作用。作为推动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投资并购活动始终受到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投资并购的活跃程度和特点体现了该行业的发展热点以及趋势。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相关投资并购活动暂缓,行业整体的并购交易规模大幅减小,不同细分行业所受影响程度不同,物流及货运领域的并购交易活动恢复较快。2021年,全球经济已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活跃水平,但复苏并不均衡。想在后疫情时代实现大幅经济增长,各国需要合作和实施长期的灵活应对政策。在全球范围的并购交易中,中国表现最为活跃并占据交易并购的领先地位,近3年来约有30%的交易与中国相关。除专注本地市场,国内企业也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与优势,顺应跨境贸易及电商产业的发展,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投资布局。从地区来看,亚洲的东南亚地区、欧洲的西欧和中欧地区是国内企业出境投资的重要目的地,而物流与货运、航运及港口则是首先关注的领域。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沿线国家跨境贸易将继续快速发展,而这也将推动交通运输及物流行业的发展及相关并购活动的活跃。其中,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凭借良好的抗风险能力持续获得关注,除了这些重资产细分领域,智能数字化、综合物流等领域的机会也吸引着投资者的广泛关注。
医疗健康行业是本书第四章中介绍的另一个热点行业。本书从2021年的跨境并购交易情况、宏观经济以及政策导向入手,对医疗健康行业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总结了以下几点:①医疗健康并购交易仍活跃,跨境审查趋严格。新医改以来,中国医疗各赛道资本运作活跃,中国医院投资主题逐渐聚焦“规模化”“连锁化”扩张。在2021年的跨境并购交易中,数字医疗领域受追捧。2013年至2021年,中国医疗行业并购投资总额累计超2800亿元,其中2016年和2019年呈现行业并购投资高峰。2021年,并购交易主要集中在数字医疗领域,包括AI辅助诊疗、医疗信息化、在线诊疗与健康管理等。②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为医疗行业的跨境并购增添挑战。尽管国际局势不稳没有对制药公司的运营产生重大的直接影响,但它已导致许多企业领导人重新评估其全球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依赖性,转而通过并购来重新获得更多的控制权。从原材料到产品销售,预计全球产业价值链上下游均会出现并购交易。通过并购实现供应链外包可以缩短交付时间,并提供客户非常看重的业务“确定性”。③拥有创新技术能力的公司增长迅速,并吸引了大量全球投资者的关注。医院运营需要拥抱数字化,以患者为中心,加快采用数字化实践管理和数字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新的价值。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医疗服务人员调配的挑战,这也进一步促使行业寻找数字化解决方案、提升运营效率以弥补医疗服务人员短缺问题。远程医疗、医疗健康技术和数据分析等类型的公司将填补医疗服务的价值缺口,继续保持对投资机构的吸引力。④医疗生态边界延展,蓝海新机遇持续涌现。数字化从底层驱动医疗服务和技术的新一轮变革与创新,更高效地满足人群的健康管理和诊疗需求。数字化以互联网诊疗媒介为突破口,逐步深入渗透至医疗价值链前端的医疗技术,全方位重塑医疗健康行业格局。随数字技术持续渗透至各个诊疗环节,数字医疗的行业版图正不断扩张,衍生新的细分蓝海赛道,如智慧病案及病案质控、AI病理检测、数字疗法等。医疗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也将推动基层医疗机构的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本书第五章通过《中国企业跨境并购50强交易国家分析表》详细分析了以美国、新加坡、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为标的国的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走出去”的状况;2021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引进来”50强的交易中,以欧美和中国香港等发达地区为主,与此同时,整个2021年国内并购尤其是入境并购市场持续活跃,在亚洲地区居领先地位。亚洲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复苏相对更快,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西方相比较小,所以相比中国企业对外跨境并购,外资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更显韧性。外资追捧中国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虽然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但2020年中国是唯一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并且外企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第二,国内入境并购的大好局面是和中国政府持续加大开放力度的努力分不开的。国内目前的态度仍然是愿意打开国门,欢迎外商投资,且近年修改和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例如商务部《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稿)》,大幅降低投资门槛、增加投资方式、进行创新监管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0年版)》,其中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条减至33条,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由37条减至30条。这些都为外商投资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同时也有利于修复新冠肺炎疫情下受创的中国经济。近年来中国放宽了在电动汽车制造业、金融业等领域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第三,中国公司已趋成熟,逐渐成长为某些行业的领导者,对于外国公司来说,相比从头开始在中国组建新公司,购买中国公司的技术和资产显得更具吸引力。
本书第六章系统介绍了“一带一路”相关政策,回顾了2021年“一带一路”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并对“一带一路”跨境并购中的投资国家和行业进行了分析。据商务部数据,2021年,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9366.9亿元人民币(折合14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2%,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较快。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03亿美元,同比增长14.1%,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对全球经济、贸易、投资活动产生影响。回顾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市场交易活跃度和交易规模双下降。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外的传播和政治因素复杂变化双重抑制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跨境交易变得非常困难。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22年世界投资报告》,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达到近1.58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但这一趋势不太可能在2022年维持。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2022年外国直接投资可能会呈下降趋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能保持平稳。后疫情时代背景下,未来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并购将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后疫情时代我国跨境并购数量和规模会小幅增长,但季节周期性趋势明显;受制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性,总体“一带一路”跨境并购增速放缓。②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疫情对国内企业盈利的负面影响较为明显,“一带一路”境外标的所在国形势、社会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将一定程度减弱企业跨境并购。③新能源、科创领域为并购热点,制造业转型并购活跃程度提高,中国仍继续与“一带一路”国家保持设施联通、贸易畅通和资金融通,共建繁荣之路。④长期来看,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加强,有望成为中国在该区域并购投资的长期发展动力。
本书第七章概括了2022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四大趋势:①“引进来”上升趋势显著。与2020—2021年相比,2022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背景依然如故,其一是受整体国际形势影响;其二是受地缘政治环境变化影响;其三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影响;其四是受中国整体资本环境变化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即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周期性波动依旧明显,具体表现为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体量明显减少,“引进来”项目体量相对增加。典型表现例如2015年到2016年中国企业“走出去”交易数量呈相对上升趋势;反之,2019年到2021年中国企业“引进来”交易数量呈相对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引进来”交易数量已经超过“走出去”交易数量,本书预计至2022年下半年此现象将更加明显。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但在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的促进下,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继续走出历史新高,另外,中国率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经济持续复苏,加上政府推出稳外资举措,吸引外商持续投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引进来”也将在这一次并购浪潮中再显身手。②中国企业跨境并购“走出去”更加审慎。从政府层面来讲,要积极与外国政府沟通,建立双方友好合作关系,借鉴其他国家的投资并购经验来应对外国政府在安全审查中的“歧视”。转变投资并购思路,鼓励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并购。③并购买方多元化。从买方构成上来看,2022年上半年,相比以往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单打独斗的模式,越来越多的交易以中资财团的形式进行,参与方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一些财务投资者,其中也不乏国内外财团组成的买方。例如2021年4月,极星获5.5亿美元融资,此次融资的投资者主要包括重庆承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淄博市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等国内外投资者。此次交易为极星带来了多样化的融资结构和渠道,强化并整合了多方面资源,为极星加速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以及持续的高速发展奠定基础。④“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合作有望成为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长期发展动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由于国内市场小、资本积累不足,大部分国家对外贸和外国资本高度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路径使这些国家有动力在贸易保护主义、全球产业链条收缩的趋势下,更加积极地融入区域一体化和“一带一路”倡议合作,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截至2021年年末,中方已与145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政策沟通与务实合作走深走实,且境外投资综合服务不断优化。国家发展改革委健全部门、地方、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协会、驻外使馆等多方联动的“走出去”工作协同机制,共同为中资企业提供服务和便利。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对经济新动能需求的上升,以电子及计算机、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预计仍将是2022年跨境并购的热点,此外,“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路线图的明确也使新能源成为未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一个重点领域。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关键新兴技术,在以下技术领域表现突出的企业,或将成为2022年以及未来投资并购的热门标的。
表0-1 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度十大关键新兴技术
续表
[1]购买增长:消除增长过慢问题的最积极方法是购买增长。管理者为了证明自己的管理能力、保留住优秀雇员、避免被人收购,他们常常试图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将多余的现金投入其他行业,特别是正处于成长期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