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地区贫困户“脱贫摘帽”后可持续生计实现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5.2 不足之处

虽然共调查了2 000多个个体样本,但由于重点研究脱贫户,主要样本是脱贫户样本,非贫困户和未脱贫户的样本相对较少,因此在定量评估比较脱贫户生计能力时,测度的非贫困户和未脱贫户的生计能力没有脱贫户大样本测度出来的精准,可能导致在比较他们之间可持续生计能力的差距时的精准性受到影响。

由于收入数据、资本状况是农户较为敏感的信息,肯定存在部分农户刻意隐瞒收入和资产的情况,我们获得的数据不一定完全真实,定量测度的结果和分析的结论不一定精准,可能只能从趋势上反映基本情况。

本书研究构建的西南民族地区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及其制度保障,力图最大化地反映西南民族地区特色、适应西南民族地区的具体要求。但由于西南民族地区范围广,不同民族之间也有差异,较难聚焦某一特定区域(如四川涉藏地区)进行地方民族特色的研究和提炼,以构建适应某一特定区域民族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和制度保障,导致构建的脱贫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及其制度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般性特征。不过好在这些一般性的特征也恰是西南民族地区的重要特征,因此具有一般性特征的机制和制度对西南民族地区来说也是非常适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