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与中医药学(中医师承系列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乘势利导

四川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是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之所以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这要感谢秦太守李冰。在四川省,秦太守李冰在成都建成了举世闻名、万代受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旱涝保收,从此被誉为“天府之国”。

一、从“疏”与“导”看古代治水中的高超智慧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前256—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且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年在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现代治水的理念,是用“截”和“堵”的方法,坝越筑越高,水越蓄越深,亦如现在的中国,有号称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三峡水电站大坝坝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库总库容量为393亿立方米。又如四川的紫坪埔水利工程,最大坝高156米,水库总库容达11亿多立方米;溪洛渡水利工程,最大坝高278米,水库总库容126.7亿立方米。当然,现代治水的目的是不同的,现在筑坝蓄水,发电是主要的,治水则为其次,但是这种选用“截”和“堵”的方法,无论是发电还是治水,都存在很多弊端。反观中国古代的治水,是在“道法自然”的哲学观指导下,重在“疏”和“导”,是顺应自然且极其高明的治水方法。

秦太守李冰正是巧妙地运用了“疏”和“导”的方法,顺应自然,使水旱从人,造福千秋万代(图1-1)。

图1-1 李冰父子雕像

李冰采用中流作堰的方法,在岷江冲出山口呈弯道环流的江心用石块砌成石埂,叫鱼嘴。鱼嘴是一个分水的建筑工程,把岷江水流一分为二。东边的叫内江,供灌溉渠用水;西边的叫外江,供泄洪之用,是岷江的正流。因为此地西高东低,内江地势低,深而窄,外江地势高,浅而宽,在枯水期因水流量小,水流速度较慢,故水流顺势进入地势低的内江多,达六成,保证了灌溉;丰水期因水流快流量大,涌过弯道快速漫流入外江的水多,达六成,又保证了泄洪。这就是著名的“分四六,平潦旱”四六分成。李冰又在附近伸向岷江的玉垒山长脊上凿开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用开凿的石块在岷江南岸又筑成了离碓(同堆),夹在内外江之间。离碓的东侧是内江的水口,称宝瓶口,具有节制水流的功用。夏季岷江水涨,都江鱼嘴淹没了,离碓就成为第二道分水处,由于宝瓶口口小肚大,洪水时节涌入内江的水有限,大多撞击离碓而通过飞沙堰进入外江,保证丰水期灌溉的进水量不至于过大。

飞沙堰又是一处巧妙的设计,作用是泄洪与排沙。飞沙堰的高度很有讲究,不能过高,这样当宝瓶口进水量超过一定标准时,水面抬升,余水就漫过飞沙堰流至外江,洪水越大,飞沙堰的泄洪能力就越强。另外,根据弯道环流的原理,当水流过一个弯道的时候,表层水流向凹岸,底层水流向凸岸,这样,当岷江水流过鱼嘴与飞沙堰两个弯道时,两次将其携带的泥沙向外江排去,这也是飞沙堰的由来,即“深淘滩,低作堰”,保证内江河道不容易被沙石淤塞。

这些巧夺天工的设计,令人叹为观止。内江自宝瓶口以下进入密布于川西平原之上的灌溉系统,保证了近千万亩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的联合运用,能按照灌溉、泄洪、排沙的需要,保证分配洪、枯水流量,这是“道法自然”的最高诠释,惊叹古人的超级智慧。

都江堰(图1-2)的治水文化和思想,其实正是中国“道法自然”哲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其内涵深刻,“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和“深淘滩,低作堰”等准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因地制宜”“乘势利导”思想,选用的是“疏”和“导”的方法,而非“堵”和“截”的方法(图1-3、图1-4)。

图1-2 都江堰水利工程

图1-3 都江堰水利工程“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图1-4 都江堰水利工程“深淘滩,低作堰”

二、从顺势而为看因势利导在中医治病中的妙用

几千年来,中国是依靠着中医药来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障人民健康的,近100多年来,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学进入中国。虽然,中西医都是为人类健康防治疾病的医学,但因为认识观和方法论不同,中西医形成了不同的学术体系。中医研究的是人和天地自然的关系及人自身的关系,研究的方法是哲学与系统论。西医研究的是人患的病,研究的方法是还原论。因此,虽然中医和西医的服务对象都是人,但是中医和西医是面对不同的研究对象,且使用的是不同研究方法,所形成的是两种不同的学术体系。

西医学是西方的哲学传统同现代自然科学成果相结合的产物。西方哲学的构造性世界观及自然观,决定了西方医学的溯因分析认识论和微观实体本质论思想,认为由于整体由部分构成则可以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来认识,生命的整体性能可以由它的组成部分的性能完全解释清楚;认为生命运动是由比较低级的物理、化学等活动组成的,可以把生命的高级运动还原为低级运动来认识,生命和疾病的现象完全可以用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清楚。西医学受控于实验方法论,形成了以病因、病理、病位为目标对象的理论框架和疾病分类学知识体系,并随微观检测的进步不断向微观层次深入,治疗以特异性直接对抗和补充疗法为主。它致力于直接对抗的消除病因、纠正病理和消除病灶,以期能努力去实现其征服疾病和消灭疾病的目的。天人对立,人与自然分离,对于认识的深化来说,是积极有益的,但它也造成了一些负面的效果。容易使研讨倾向于割裂事物间的联系。例如,在观察人的健康、疾病等情况时,每每忽略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仅仅把众多生理参数看作是恒定不变的,在病因病理上亦常陷入线性因果联系的泥潭。

人与自然“合”与“离”,构成了东西方医学的不同思维模式。中医学从“人与天地相参”的观念出发,研究天人之际健康与疾病之变,即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中的健康和疾病互相转化的过程,不只限于疾病实体。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关系,从而保证了把人真正看作个体水平上完整的人,因而重视社会、心理和生物学因素。《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方法;中医治疗疾病也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和“因势利导”的“顺应自然”思想,强调“调整阴阳,以平为期”,在中医养生、防病、治病的一系列学术思想中,无不贯穿着“道法自然”的原则。

正因为如此,中医、西医的治疗环节和侧重点完全不同。严格意义上讲,中医是治病的人,是治人;西医是治人的病,是治病。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呢?即中医重视的是自然、社会对人的影响因素,以及人的整体情况对病变局部的影响,而西医重视的是患者的病因病理局部,尤其重视病因的致病因素。因此,形成了中西医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法,西医重病因——对抗性治疗,重在杀细菌、抗病毒,甚至手术切除。中医重整体——调理性治疗,采用因势利导、扶正祛邪等治则,以人体恢复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为目的。中医“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因势利导、因人制宜法则与中国古代治水选用“疏”和“导”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典范(图1-5),中医的辨证论治也像修建水利工程一样,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尤其是患者个体的体质禀赋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每个人每次患病后的适宜治疗方案。中医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的方法既注意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又注意到了个体不同的差异,很好地体现了“三因制宜”的思想。

图1-5 都江堰水利工程“乘势利导,因时制宜”

因势利导是中医药的重要法则,疾病初起,病在表,中医用发汗的方法,透邪出表,如辛凉解表的银翘散(金银花、连翘、荆芥、薄荷、牛蒡子、淡竹叶、淡豆豉、桔梗、芦根、甘草)、桑菊饮(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芦根),辛温解表的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等即是用发汗方法治疗表证。发汗解表法是中医八法中的第一法则,运用十分广泛,能治疗很多种疾病,当然应用最多的是外感疾病,如伤风、感冒、发烧等病证;内伤杂病应用汗法治疗也很普遍,如治疗杂病的《金匮要略》中,运用发汗解表法治疗的病证有痉病、湿病、疟病、历节病、血痹病、虚劳病、咳嗽上气病、腹满、痰饮病、水气病、黄疸病、下利、妇人产后病、妇人杂病等,其中运用汗法最多的是湿病及水气病,其他则为杂病兼外感证。病在上,中医用催吐的方法,达邪外出,如隔食,饮食停积不化,中医用催吐的瓜蒂散(瓜蒂、赤小豆、香豉),涌吐有形实邪,顺势而为。病在下,用通利二便的方法,“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伤寒论》),或通利小便以泻水湿、泻火通淋,如五苓散(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导赤散(生地黄、木通、甘草、竹叶)等,或通泻大便以通腑泄热,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大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芍药、枳实、大枣、生姜、大黄)、大陷胸汤(大黄、芒硝、甘遂)等,近年来用通腑泄热的方法治疗急腹症(如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取得了显著疗效。中医用“开鬼门(发汗)、洁净府(通利二便)”的方法,就是应用因势利导的方法,给邪以出路,顺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这是“道法自然”在中医中的具体应用,与中国古代治水一脉相承、异曲同工。

当然,人们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么好的理念和工程,不去推广复制呢?从都江堰的治水可以看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地势、地貌和江水的流量、流速等自然因素,是因地制宜的典范,也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杰作,具有个性化和特异性,这需要有复杂的思维和高超的智慧,比较难以复制。亦如中医治病一样的道理,中医是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又同时根据个体所处地理位置、季节变化等因素,天、地、人合参,同样具有个性化和个体的针对性特点,中医治疗10个感冒患者,可能就有10个不同处方,因为它是针对性和个性化的,不同的个体,施于不同的治疗方案,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道理就在于此。也因此,中医是复杂的,采用的是整体、综合、非线性、模糊的、特殊的思维方法,也比较难于掌握。中医不同于西医,西医诊断一旦明确了,治疗方法是统一的,个性化不强,比较单一、刻板,较易于掌握。因此,有人说:学习西医,需要的是勤奋,而学习中医,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