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信-行”探讨中医溯源工作重点
溯源,往上游寻找发源地,比喻向上寻求历史根源。中医溯源即寻找中医的历史根源。知-信-行模式是由英国健康教育学家柯斯特提出,强调知识、信念、行为在促进个人健康行为改变方面的关联作用[1]。该模式通过向人们传播健康的知识和信息使人们形成正确的态度和健康的信念,正确的态度和健康的信念是健康行为改变的动力基础[1]。本文基于知-信-行模式主要从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探讨中医溯源的工作重点。
一、知-信-行模式之“知”
知,即知识、学习,知-信-行模式第一环节,是人类行为改变的基础和先行条件。要做好中医溯源工作,探寻中医的历史根源,首先要知道什么叫中医,什么叫中医文化?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要寻找中医的历史根源,首先要做到明史,明中医之意,明中医之史,明中医之界。只有把握了中医的内涵外延,摸清了中医涵盖的内容,掌握了中医溯源的“知”,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医溯源。正所谓“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尊崇历史、研究历史、确立历史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意义则在于此,为了更好地完成中医溯源,首先就要做好中医文化探源。
中医文化,通俗来讲,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医学相关的内容,即中医专业应具备的行为规范、道德观念及人文习惯[3],包括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4]。“仁、和、精、诚”四字则可高度概括其核心价值观[5]。在探索中医文化的根源过程中,了解中医文化的知识则可以从以上内容进行进一步探索,以求更全面地认识中医,认识中医文化,探索中医文化“知”的根源。
典籍作为人类学习知识的最基础、最重要途径,古籍、医书、文献的传播也是中医文化溯源的重点,要做好中医文化溯源的“知”,古籍的挖掘也是重点内容。《黄帝内经》作为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是中医家观察和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后得出的一套完整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确立的标志,同样也是探索中医文化“知”根源的重点内容。当然,要做到全面了解中医文化的知识,不仅是单一典籍需要深度挖掘,如: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书籍——《伤寒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我国现存第一部论述病因证候学的专书——《诸病源候论》,等等,都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挖掘、探索的中医文化“知”的根源。
知识来源的可靠性和传播的有效性都能促进态度转变,以便更好地转换为行动。要做好中医溯源工作,首先要做好中医知识的探索,广泛收集中医知识,获得全面、可靠的中医知识,并充分发挥现代技术先进的优势,运用互联网等方式使中医知识得到有效、优良的传播。
中医溯源,知之探之,知史知意。
二、知-信-行模式之“信”
信,即信念、态度,作为知-信-行模式中承前启后的环节,既是知识传播的重要条件,也是行动的动力来源。要做好中医溯源工作,探寻中医的历史根源,在把握了中医的内涵外延,摸清了中医涵盖的内容,领悟并把握其医学内涵、文化内涵及精神内涵,做到了中医溯源的“知”之后,则是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关于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就要谈到中医自信,中医文化自信。要做好中医溯源,不仅要有来源可靠、传播有效的中医知识,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也是其重点内容。需要强调的是坚定中医文化自信不应该只是口头倡议,而当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这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科学自信的建立,而且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和中医事业的发展[6]。作为中医传承与发展的主体,中医人对中医文化的自信是确保中医传承的脚步不停、发展的步伐不乱的主要精神力量,是中医传承与发展的精神保障[7]。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对自身历史发展精髓的深刻领悟,对自身文化禀赋的充分尊重,对自身价值的高度肯定,并在此基础上自觉地传承、弘扬、践行,进而拥有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8]。做好中医溯源的“信”,就是要明白“为什么要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如何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而谈到坚定文化自信则不得不提到我们那些唠唠叨叨的长辈们,中国传统文化在她(他)们身上有明显的烙印,因而她(他)们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播者、继承者,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自然也是刻在她(他)们基因里的遗传序列。而关于她(他)们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的例子也随处可见,例如:当你刚运动完,站在风口,你的父母总会提醒你,不行……可是为什么呢?因为她(他)们的父母就是这样告诉她(他)们的,并且她(他)们也坚定不移地相信并践行。除此以外,嗓子发炎可以揪痧,感冒发热可以放指尖血……这些都能在中医知识中找到源头。长辈们在生活中时刻都为我们展示着怎么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并且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坚定自信,所以为什么不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呢?
行动的动力是来源于人们内心的信念,而这种信念必须是根深蒂固的。要做好中医溯源工作,不仅要有可靠的知识来源及有效的知识传播,还要坚定信念,坚持中医文化知识,做好中医溯源工作的“信”。
中医溯源,知之信之,身行践之。
三、知-信-行模式之“行”
行,即行为、行动,是知识传播的结果,是坚定信念的结果。“知”“信”是“行”的前期基础,只有“知”与“信”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引起“行”的质变,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知识从接受到内化,形成信念到输出为行为,都需要时间的累积,经历“知识转化为信念,信念付诸实际行动”的过程。中医溯源,知之、信之、行之。
中医溯源,领悟并把握其医学内涵、文化内涵及精神内涵,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而后则是以实际行动探索中医根源。掌握中医内涵外延,坚定中医文化自信,要做好中医溯源,不能仅着眼于文化却疏忽其根本,而坚定中医文化自信的基础在于医学服务,即其主要内涵便是医学。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话中也提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告诉我们中医溯源,溯的是优秀的源。而“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强中医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就是我们中医溯源“行”的方向。
加强中医文化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好中医溯源工作,首先要增加中医的传播度及流行度,让世界都接受中医,喜爱中医。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医获得了较大的传播及流行,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以中医外治技术为重点,如针灸、推拿、拔罐渐渐获得了世界范围的认可和推行。同时,中医方药也慢慢走向世界,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中医药临床验证方式与西方医学为主导的循证医学模式有较大差异[9];二是中医药学的现代科研方式起步较晚,还没有探索出符合自身规律、契合学科特质的科研路径与方法[9]。
另一方面,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医溯源的重点工作。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批示,提到中医人要在不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展现现代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10]。加强中医药科技支撑,创新中医文化现代发展模式,中医药传承发展既要坚持原创思维的根本和灵魂,又要利用现代科技作为方法和手段[11]。中医药服务通过传统中医药理、法、方、药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在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产业、中医药文化和健康旅游等领域充分发挥着中医药特色优势[12]。做好中医溯源工作,要努力做好中医文化的创造及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与此同时,中西医并重,中西医互相补充、协调发展在推进中医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另外,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也是中医溯源工作“行”之重点,可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3]。
中医溯源,信之行之,取精用宏。
综上所述,要做好中医溯源,首先要知道中医的内涵外延,保证知识来源的可靠性和传播的有效性;其次则要树立正确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在内心深处根深蒂固地坚定中医文化自信;最后是以实际行动探索中医根源,加强中医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中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李巧玲)
参考文献
[1]朱金宁. 知信行模式下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22,12(28):181-184.
[2]习近平. 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J]. 求是,2022(14):4-8.
[3]梅巳,曾辉,李峰,等. 中医院校生理学课程思政引入中医文化的可行性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4):170-172.
[4]肖红梅,叶利军. 试论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20(6):80-82.
[5]王亚心,杨巧菊,杜江艳. 中医理论与中医文化“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J]. 中华护理教育,2020,17(7):630-633.
[6]何清湖. 论坚定中医文化自信[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10):1189-1192.
[7]何清湖,曹淼. 坚持文化自信促进中医药“三好”[N]. 中国中医药报,2018-01-10(003).
[8]何清湖,陈小平. 坚定中医文化自信[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20.
[9]何清湖. 中医药行业需要“中医+”思维[N]. 中国中医药报,2015-10-19(003).
[10]王守富.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J]. 当代党员,2020(S1):61-63.
[11]冯凯. 坚定中医文化自信 推动中医药事业繁荣兴盛[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1):63+68.
[12]何泽民,何勇强. 坚定中医文化自信 践行健康中国行动[J]. 健康中国观察,2019(11):28-31.
[13]何泽民,何勇强. 坚定中医文化自信,建设健康中国[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6(5):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