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0章 张绣与曹操的初次交手
曹操露出恍然之色,大笑道:“原来如此,张绣既然想要与我战过一场,那我便满足他。”
“届时再收服他,以安其心。”
张绣见两军相对,肃杀之气仿佛浓郁成实质,面向左右,“哪位将军愿上前斗将,挫一挫曹营士气?”
“将军,末将愿往!”一道声音响起。
张绣定睛一看,是胡车儿,顿时喜笑颜开,“好!将军速速出战。”
胡车儿天生神力,军中单论武力,仅次于他。
胡车儿点了点头,一拍战马,冲到阵前,叫嚣道:“曹营将领,我乃胡车儿,谁敢与我一战?”
“哦?斗将吗?”曹操来了很大的兴趣,他一向喜爱猛将,目光扫向己方的将领,“谁敢出战?”
“主公,末将请战。”李典抱拳道。
曹操道:“好,曼成且去试一试那胡车儿的勇力,许褚在我旁边掠阵。”
“诺。”二将抱拳领命。
李典双目赤红,提枪纵马,杀向阵前挑衅的胡车儿。
二马相交,两人很快厮杀在一起。
双方的兵器刚一相撞,李典就感觉一股巨力袭来,震得他手臂微微一麻。
他的脸色顿时一变,明白这人力气惊人,不可硬拼,当即改变了招式,打算用灵巧的招数迎敌,寻找破绽。
胡车儿见状,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对于李典突然变招一点也不意外。
他很清楚自己的力量有多么惊人,纵然是张绣将军都不敢轻易硬刚。
这曹营将领光看体格,就知道不是力量型的猛将,不敌自己很正常。
两将军厮杀的火热,短时间看来,似乎是不分胜负。
曹铄看向身后的典韦,“老典,你看出李典将军和这个胡车儿,哪个能胜吗?”
“公子……”典韦欲言又止。
曹铄一听他这语气,顿时明白了。
显然典韦认为李典要败,但考虑到当面说出这种话,有扰乱军心的嫌疑,所以不敢说出来。
曹铄露出一抹笑容,看来一向憨厚的典韦在他身边待久了,这人也机敏了不少。
李典不敌胡车儿倒也正常。
他其实也看出了一二。
胡车儿被描述为能负五百斤,日行七百里。
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足以看出他的力量很大,具备很高的武力基础。
反观李典,他并不是猛将,他和于禁一样,更偏向于统兵型人才。
曹铄的眼光没问题,阵前斗将的二人出现了变化。
如果方才还是势均力敌的话,现在李典已经被胡车儿压着打了。
只要是眼睛没问题的人,都能看出李典已经陷入了下风。
曹操担心李典有失,连忙道:“曼成不是对手,仲康快去相助。”
“好!”许褚应了曹操一声,然后纵马而出,手持大刀,喝道:“曼成,我来助你!”
胡车儿已经上头,见一个壮汉也杀了过来,不惧反喜,“来得好,看我如何杀败你们两人!”
“呵!”许褚杀到跟前,露出一抹冷笑,大刀猛然一劈,与胡车儿手里的大刀相接。
胡车儿脸色一变,手臂一麻,突然明白了李典对上他那种感觉。
他万万没料到曹营还有这种猛将。
许褚攻势不减,胡车儿只能狼狈抵挡。
张绣看着心急,胡车儿是他麾下的亲信大将,他不可能放任不管,从亲卫手里接过长枪,也冲向了战局。
两军战鼓声响起,四将在阵前斗将,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们。
曹操看得津津有味,只恨没有水果吃,他喜好猛将,自然也喜欢观看斗将。
李典与胡车儿大战已是勉强,如今又来了个张绣,他基本上就是在一旁协助许褚,没出多少力。
好在许褚的武力足够给力,张绣与胡车儿加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
二将不敌许褚,纵马撤返己方军阵,许褚有些杀红了眼,顾不上李典,追杀了上去,想要留下他们。
可惜,张绣与胡车儿胯下的战马品种很好,许褚压根拦截不了二人。
张绣回到军阵,双目赤红,气如牛喘,“传令,杀!”
“咚咚咚——”
战鼓响起,西凉大军向着冲击过来的许褚反扑。
许褚见势不妙,连忙调转马头后退。
曹操大喝:“全军出击,救援仲康,击溃张绣的大军!”
曹营这一边,鼓手与前排的大军一同有了动作,杀向张绣一方的大军。
两军乱战,见许褚返回,曹操道:“仲康不用参战,你斗将有功,先休息一番。”
“是,主公。”许褚微微颔首,与曹操一同观看两军厮杀。
张绣的大军兵员复杂,虽名为西凉兵,但纯正的西凉精锐只占少数,很多都是在其他郡县招募的乡勇,再加上有点疏于战事,人数还没曹军多,显然不是曹操的对手。
不多时,张绣的大军就陷入了绝对下风,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张绣急忙下达将令,让部队撤回宛城。
贾诩就在城头接应,放下吊桥,开启城门,放大部分西凉军进城,独留一小部分拦截追击而来的曹军,充当替死鬼,防止曹军进城。
宛城内。
张绣灰头土脸。
他本来还想着小胜一场,或者打个平手,再投降曹操,这样曹操一定对自己委以重任。
没想到,曹军是真的强,他麾下的士卒只论单兵素质居然不是对手。
如今,他败得这么惨,若是投降曹操,只怕曹操也不会多重视自己啊。
而且,打了败仗,张绣要说不愤怒,那是不可能的。
正在气头上,他怎么可能现在跑去给曹操递降书呢?
张绣道:“文和先生,今日打仗也累了,明日再议事,我先回去休息了。”
“好,将军慢走。”贾诩见张绣没有提及归顺曹操一事,也不心急。
两人刚刚大战一场,这时候马上有一方投降,对双方都不好。
尤其是张绣还输了,就更不能马上说投降的事。
双方需要一个缓和的时间。
等张绣的心态稳定下来,贾诩再与他商议归顺曹操一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张绣的心理状况,贾诩显然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