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朝初立
靖康之耻的阴影尚未消散,北宋的命运在战火与动荡中飘摇不定。钦宗深感自身无力挽大厦于将倾,复国之望全系于赵辰一身,遂决意禅位。这一决定,犹如巨石入水,在北宋朝廷激起千层浪。
赵辰,本是现代社会中对历史痴迷的热血青年,熟读经史,常为北宋之亡而叹息。岂料一场奇异的变故,竟使他穿越时空,附身于这风雨飘摇之际的同名将领之躯。在战场上,他凭借着对历史战役的深入研究和现代思维的灵活运用,威名赫赫,屡立战功。面对钦宗的禅位之举,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与惶恐。他深知,皇位绝非荣耀的冠冕,而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那意味着要在这内忧外患的绝境中,为大宋寻得一线生机,使百姓重归安宁,让山河恢复旧观。“陛下,臣本一介武夫,只知执戈卫国,驰骋沙场。治国理政之事,臣实难胜任。且禅位关乎大宋根基,臣恐有负陛下重托,累及苍生。”赵辰言辞恳切,额头汗珠隐现,拜倒于钦宗面前,六次毅然拒绝。
然而钦宗心意已决,他目光坚定地望着赵辰,语重心长地说道:“将军,朕观天下,能救大宋者,唯君而已。朕在位期间,朝纲混乱,误信奸佞,致外敌入侵,二帝蒙羞。如今朕已深刻自省,将军文韬武略,心怀天下,又屡立战功,深得军心民心。若将军不应此重任,大宋将亡,朕亦无颜面对列祖列宗。”钦宗的声音微微颤抖,饱含着愧疚与期望。
群臣见此情形,纷纷进谏。朝堂之上,李纲出列,他神色凝重,目光坚定:“赵将军,想当年金兵围城,若非将军英勇善战,又有诸多奇谋,汴梁城恐早破,二帝亦难保全。如今国势虽危,然将军威望素著,且有雄才大略。若将军能登大位,必可力挽狂澜,整饬朝纲,使大宋再兴。”李纲一生刚正不阿,在北宋末年的抗金斗争中,始终坚守前线,组织军民奋力抵抗,是坚定的主战派,其谋略与忠义为众人所敬仰。
紧接着,宗泽亦上前一步,他虽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将军,老臣以为,当下大宋急需一位能凝聚各方力量之人。将军于军中威望极高,将士们皆愿效死力。且将军心怀百姓,常思救国之策。若为天子,必可激励万民,共御外敌。老臣愿以残躯,辅佐将军,成就大业。”宗泽久历官场,在地方治理与军事防御上皆颇有建树,曾多次上书朝廷,力主抗金复国,其爱国情怀与卓越才能在北宋末年的朝堂上熠熠生辉。
还有张叔夜,他拱手说道:“赵将军,国难之际,将军挺身而出,救驾之功,众人皆知。如今新朝待立,正需英主。将军果敢坚毅,有勇有谋,又具仁善之心。若能登基,定可一扫往日阴霾,开创大宋新局。臣虽不才,愿肝脑涂地,追随将军左右。”张叔夜为人正直,博学多才,在军事与政务方面皆有丰富经验,曾在与金军的作战中表现英勇,被俘后亦坚贞不屈。
在众人的苦苦劝说与殷切期望之下,赵辰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内心犹如战场,一边是对皇位的敬畏与退缩,另一边是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与担当。“我若接下此重任,前路荆棘密布,艰难险阻无数。可若弃之不顾,大宋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万千百姓又将何以为生?我一生以报国为志,此时又岂能因个人得失而退缩?”赵辰的眼神逐渐坚定起来,最终,他顺应民心,决定登基称帝。
登基大典之日,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庄严的宫殿之上。赵辰身着龙袍,头戴冕旒,步伐沉稳地走上皇位。他面容庄重而威严,目光扫视着群臣与百姓,高声宣读即位诏书:“朕承蒙天命,继承大统。今朕认太祖为宗,国号依旧是宋,愿上承太祖之志,下安黎民之心。当与诸卿及天下百姓同心协力,兴利除弊,重振大宋之威。朕必以仁德为本,勤政爱民,使我大宋再现昔日繁荣昌盛。”言罢,大赦天下,牢狱之门开启,囚徒们重获自由,欢呼声传遍大街小巷,彰显新皇的仁德宽厚。
紧接着,赵辰着手分封群臣。他深知,人才乃治国之本,需论功行赏,方能激励群臣,凝聚人心。朝堂之上,赵辰目光炯炯,声音洪亮:“岳飞将军,忠勇无双,于战场上屡建奇功,杀敌无数,护我大宋疆土。其用兵如神,军纪严明,所率岳家军令金兵闻风丧胆。朕封你为护国大将军,统领天下兵马,望你继续为大宋效力,保境安民,荡平胡虏。”岳飞跪地谢恩,誓言忠心不二,其身姿挺拔,器宇轩昂,尽显名将风范。
“韩世忠将军,勇冠三军,在黄天荡一役中,以少胜多,重创金军。你精通水战,海战陆战皆能运筹帷幄。朕封你为镇海侯,领水师都督,掌管沿海诸军,拱卫海疆,阻敌于国门之外。”韩世忠领命,眼神坚定,其多年征战,战功赫赫,为大宋的海防立下汗马功劳。
“卢俊义将军,武艺高强,勇猛过人。在营救二帝之战中,力战完颜宗翰,将其斩于马下,为胜利立下汗马功劳。且你具统帅之才,能领军作战,亦能整军练兵。朕封你为镇国将军,镇守北方要地,防范外敌入侵,与岳将军遥相呼应,共保大宋北疆安宁。”卢俊义领命,神情坚毅,其威名远扬,为梁山众将之表率。
“吴用先生,智谋超群,善用奇谋良策。无论是梁山聚义之时,还是对抗外敌之际,皆能出谋划策,洞察先机。朕封你为智圣公,入内阁参赞军机,为朕之智囊,助朕定国安邦。”吴用谢恩,其目光深邃,智计满腹,为众人所钦佩。
“林冲教头,武艺精湛,曾在东京八十万禁军任职,有万夫不当之勇。且你训练士卒,经验丰富。朕封你为禁军统领,负责训练京城禁军,提升禁军战力,保京城安全无虞。”林冲领命,身姿矫健,尽显武将英姿。
“鲁智深大师,性急而心善,行侠仗义,在江湖上威望极高。你曾三拳打死镇关西,又在诸多战役中冲锋陷阵。朕封你为破虏先锋,率部冲锋在前,为大军开路,破敌先锋营。”鲁智深哈哈大笑,声若洪钟:“洒家愿为陛下效命,杀尽金贼!”
“武松打虎英雄,勇猛无畏,拳脚功夫了得。在景阳冈打虎之后,又历经诸多磨难,却始终坚守正义。朕封你为步军都头,统领步军精锐,在战场上近战杀敌,扬我大宋军威。”武松抱拳行礼:“谢陛下隆恩,武松定当全力以赴。”
“呼延灼将军,出身名门,善使双鞭,其家传武艺精湛。曾率连环马军征战四方,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朕封你为平虏将军,协助卢俊义将军镇守北方,抵御金军铁骑。”呼延灼跪地谢恩:“末将必不负陛下所托。”
“董平将军,双枪无敌,勇猛善战。在梁山好汉中亦有赫赫威名,且你年轻气盛,有冲劲有闯劲。朕封你为征东将军,领兵出征东方,剿灭残余匪患,安定地方。”董平领命:“臣遵旨,定当凯旋而归。”
其他梁山好汉,如柴进、花荣、徐宁等,亦各有封赏。柴进因出身富贵,人脉广泛,且有治国安邦之识,被封为辅国侯,协助处理朝政;花荣箭术高超,有“小李广”之称,被封为神箭将军,负责训练弓弩手,在战场上远程杀敌;徐宁的钩镰枪法独步天下,被封作金枪卫指挥使,专研兵器之法,改良军备。
北宋原有忠臣将领如刘锜等,赵辰亦不吝封赏。刘锜在顺昌之战中大败金军,威名远扬。赵辰封其为威远将军,令其驻守战略要地,威慑敌军。
一时间,朝堂上下齐心,众臣皆感皇恩浩荡,愿为新朝肝脑涂地。
为了实现国家的富强,赵辰展现出了非凡的远见卓识。他深知,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唯有发展经济、推动科技、普及教育,方能使大宋在列强环伺中立足。于是,赵辰毅然成立工业部和商业部,选派贤能之士负责,大力发展经济。
工业部积极鼓励工匠们创新技艺,提高生产效率。铁匠们在新政策的激励下,日夜钻研,改良冶铁技术,打造出更加锋利坚韧的兵器;纺织工匠们则引入新的纺织机,使布匹的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陶瓷工匠们精心雕琢,创作出精美绝伦的瓷器,畅销海内外。商业部则大力拓展贸易路线,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通商关系。商人们在朝廷的支持下,组建商队,骆驼与马队穿梭于丝绸之路,将大宋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特产远销他国,带回了丰厚的财富和珍贵的物资。
同时,赵辰积极推动科技研发,鼓励创新。他召集国内的能工巧匠、学者文人,设立专门的科研机构。在这个机构里,火药的配方不断改进,威力更加强大;活字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推广,书籍的印刷速度和质量显著提高;指南针也被改良得更加精准,为航海事业提供了有力保障。这些科技成果的应用,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增强了大宋的军事实力。
在教育方面,赵辰更是不遗余力。他深知,人才乃国家之根本,唯有培养出众多有识之士,方能使大宋长盛不衰。于是,赵辰下令普及教育,在全国各地开设学堂。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偏远的乡村,都能听到孩子们的读书声。学堂里,先生们传授儒家经典、诗词歌赋、兵法谋略、科学技术等知识,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些人才或入仕为官,为朝廷出谋划策;或投身军旅,保家卫国;或钻研学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赵辰的精心治理下,大宋国内呈现出一片繁荣之象。城市里,商铺林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头巷尾,艺人们表演着杂耍、戏曲,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乡村中,田野里庄稼茁壮成长,农舍炊烟袅袅,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然而,就在大宋蒸蒸日上之时,南方却暗流涌动。康王赵构,心怀不轨,妄图谋取皇位,颠覆新朝。他本就对赵辰登基一事心怀不满,认为自己身为皇室宗亲,更有资格称帝。于是,他暗中勾结秦桧等奸臣,阴谋策划叛乱。
秦桧,此人狡黠阴险,善于揣摩人心。他向赵构进言:“殿下,如今赵辰新朝初立,根基未稳。殿下乃徽宗之子,血脉纯正,当为天下之主。我等若能趁此时机,举兵起事,必能成功。待殿下登上皇位,老臣愿为殿下效力,铲除异己,共保大宋江山。”赵构听后,心中蠢蠢欲动,遂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叛乱。
他们在南方招募军队,囤积粮草,拉拢地方势力。一些心怀叵测之人纷纷投靠,叛军势力逐渐壮大。与此同时,赵构还派人四处散布谣言,诋毁赵辰,试图扰乱民心。
赵辰察觉到了赵构的阴谋,心中大怒:“朕待赵构不薄,他竟敢谋反,实乃大逆不道。朕定要出兵平叛,以正国法,保我大宋安宁。”于是,赵辰迅速调兵遣将,任命岳飞为统帅,率领大军南下平叛。
岳飞接到命令后,毫不迟疑,立即点齐兵马,星夜兼程赶赴南方。大军所到之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百姓们得知岳飞前来平叛,纷纷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两军在一片平原上对峙。赵构的叛军阵容庞大,但大多是乌合之众,缺乏训练。而岳飞所率的宋军则是精锐之师,士气高昂,纪律严明。
战场上,岳飞身着银甲,威风凛凛地骑在战马上,手持长枪,大声喝道:“赵构谋反,大逆不道。尔等皆是大宋子民,何苦为其卖命?若能迷途知返,放下武器,朕可从轻发落。否则,休怪朕无情。”叛军闻言,心中略有动摇。
但赵构却不甘心失败,他挥舞着宝剑,大声喊道:“将士们,不要听信他的谎言。今日之战,关乎我们的生死存亡。若能取胜,荣华富贵指日可待。”在赵构的蛊惑下,叛军们呐喊着冲向宋军。
岳飞见状,不慌不忙,指挥宋军列阵迎敌。宋军的弓箭手们率先发难,万箭齐发,如蝗虫般飞向叛军。叛军顿时倒下一片,阵脚大乱。岳飞趁机率领骑兵冲锋,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他手中长枪舞动,所到之处,叛军纷纷倒下。宋军将士们紧随其后,奋勇杀敌,喊杀声震天动地。
在激烈的战斗中,岳飞发现了叛军的指挥中心,他纵马疾驰,直取赵构。赵构惊恐万分,身边的护卫纷纷上前抵挡,但都不是岳飞的对手。眼看岳飞就要冲到面前,赵构转身欲逃。岳飞大喝一声,一枪刺出,正中赵构的坐骑。赵构从马上跌落,狼狈不堪。宋军将士们一拥而上,将赵构擒住。
与此同时,秦桧见大势已去,妄图趁乱逃走。但宋军早有防备,将他团团围住。秦桧跪地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老臣一时糊涂,被赵构蒙蔽,犯下大错。求陛下开恩。”赵辰不为所动,冷冷地说道:“秦桧,你身为臣子,不忠不义,阴谋叛乱,罪大恶极。今日若不杀你,难平民愤,难正国法。”说罢,下令将秦桧诛杀,以儆效尤。
经过这一场风波,大宋国内局势更加稳定。赵辰的威望也达到了顶点,百姓们对他更加忠心耿耿,群臣们也更加勤勉敬业。
而赵辰心中始终牢记着金国的威胁。他深知,金国虽在之前的战役中遭受重创,完颜宗翰和金兀术这两员悍将已死,实力一落千丈,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且其野心不死。若不彻底击败金国,大宋将永无宁日。于是,赵辰在国内积极筹备,训练新兵,打造精良装备。
他亲自前往军营,视察新兵训练情况。军营中,新兵们在教官的指导下,刻苦训练,练习武艺、阵法、骑射等技能。赵辰鼓励新兵们:“将士们,金国乃我大宋之仇敌,曾犯下无数暴行。如今,我们有了机会,要苦练本领,为死去的同胞报仇雪恨,收复失地,重振国威。”新兵们听后,热血沸腾,训练更加刻苦。
同时,赵辰大力支持军工制造。他召集国内的能工巧匠,研制新型武器。火炮的威力进一步增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投石车也被改良得更加灵活,能够投掷更重的石块;铠甲的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改进,更加轻便坚固,能有效保护士兵的安全。
在赵辰的努力下,宋军的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大宋的军民们也同仇敌忾,期待着这一场复仇之战。他们纷纷捐献物资,支持军队建设。各地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士兵们缝制衣物、准备干粮。年轻人们踊跃参军,希望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报效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宋与金国之间的局势愈发紧张。赵辰深知,决战的时刻即将来临。他日夜谋划战略,与群臣商议作战计划。是主动出击,还是坚守防御?是分兵多路,还是集中兵力?这些问题在赵辰的脑海中不断盘旋。
边境线上,战云密布,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大宋与金国的命运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赵辰站在皇宫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的天空,心中暗暗发誓:“金国,你们的末日即将来临。朕定要带领大宋军民,战胜你们,收复失地,让大宋重现昔日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