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1章 炒茶
三千斤精盐,分装成三十个麻袋,被装上了马车。
朱壮实惊叹道:“没想到,他们居然有这么多!”
陈雪莹也很惊讶,不知道这些精盐是罗云川从哪儿找来的,心中猜测定然是在九盘山上找到了一处盐矿。
“赶紧先回去吧。”
三千斤精盐,价值可太大了,只要全部卖掉,自己便可解决血牙军的燃眉之急,因此陈雪莹一刻也不敢停留,生怕耽搁了大事。
“嗯。”
几个时辰之后,三千斤盐有惊无险地回到了陈府。
“这么多!”
陈岩青也发出了如朱壮实一般的惊叹,随后赶紧派人卸车,好生安排到仓库里面去。
陈雪莹有些懊恼地说道:“可惜,他要价太高,我们获利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
听了陈雪莹的抱怨,陈岩青不由得微微皱眉,问道:“他要多少?”
陈雪莹说:“两百五十文一斤。”
陈岩青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很显然这个报价远远超过了他的心理预期。
“你带了那么多钱去吗?”
陈雪莹摇头:“他没让我当场给钱,只是给了我一份清单,让我把盐卖了之后,按照他给的单子把东西送上山去。”
“哦?三千斤盐,居然没要你付钱?”
陈岩青对于罗云川的大手笔暗暗咋舌,这年头做生意,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对方却接受赊账,还是如此巨大的数额。
很显然,如果陈家黑掉这三千斤盐,对于罗云川来说,那就是白白的损失。
罗云川敢这么做,那是需要十足的魄力的。
“去安排出售吧,时间上我们要抓紧了。”
“嗯。”
“对了,他还给了我一盒茶叶。”
陈雪莹把罗云川送的茶叶拿了出来。
茶之为用,最早从咀嚼茶树的鲜叶开始,发展到生煮羹饮。
生煮者,类似煮菜汤。
鲜叶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许黄果叶,大蒜,辣椒和盐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匀。有《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简单来说,就是把茶叶当野菜煮粥吃。
后来,出现了茶叶的简单加工,采来的叶子先做成饼,晒干或烘干,这是制茶工艺的萌芽。
初步加工的饼茶仍有很浓的青草味,经反复实践,发明了蒸青制茶。即将茶的鲜叶蒸后碎制,饼茶穿孔,贯串烘干,去其青气,但仍苦涩味。于是又通过洗涤鲜叶,蒸青压榨,去汁制饼,使茶叶苦涩味大大降低。
罗云川让人反复捶打锻造出导热性良好的铸铁锅,除了用作炒菜之外,还用在了炒茶上。
蒸茶的步骤直接改成了小火烘焙翻炒,最大限度激发了茶叶的香味。
在原本的历史上,罗云川的这一制茶方法,要到明代中期才出现。
也正是因为制茶工艺的改进,罗云川做出来的茶叶才能直接冲泡饮用,茶汤清亮,香气扑鼻。
陈岩青打开罐子,一股沁人心脾的香气随之扑面而来。
跟市面上长江的用蒸煮捣碎的茶叶压制成砖头模样的茶叶不一样的是,罗云川送的这个茶叶,条索分明,颜色讨喜,看起来就比茶饼清爽一些。
“这茶叶罗云川煮过一次给我喝,不需要用刮刀刮成粉末,直接投进茶壶,加上泉水,用小炉煮沸,即可饮用,香鲜浓郁,滋味千变万化,奇妙无穷。”
陈岩青再次感觉到震惊。
陈雪莹是什么人?就世面上的好茶叶,她什么没喝过?饶是如此,如今却对罗云川送茶叶,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一下子就勾起了陈岩青的好奇心。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我可就要试试了!”
陈岩青按照陈雪莹交给的办法,煮了一壶茶。
伴随着水汽升腾,房间里面顿时就弥漫出一股带着甜味的茶香,让陈岩青陶醉了,不由得闭起眼睛,微微昂头,深深吸气,一副享受状。
“闻之沁人心脾,我甚至感觉灵台清明,宛若醍醐灌顶,当真神物也!”
还没进嘴尝,陈岩青便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他将小泥炉从火上提起,正要倒入茶杯,陈雪莹却是拿出一个带鹰嘴的茶壶来,笑道:“那罗云川说,刚烧的茶,要倒入公道杯,使得所有人品的茶水口感一致。”
“竟能如此讲究!”
陈雪莹继续说道:“他还说,他的这个茶叶,可重复煮茶冲泡,达十次之多,且每次煮水,味道便清冽一分,实在是千变万化,十分神奇。”
陈府使用的是定窑白瓷,陈雪莹也是这个时候,才看清楚茶汤呈现出漂亮的红褐色,极为讨喜。
陈岩青轻抿一口,顿时一股浓郁的香甜味充斥口腔。
茶汤咽下之后的回甘,让他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
“好茶!实在是好茶!此物若是流入京中权贵手里,哪怕一万两银子一斤,那些尸位素餐的达官显贵们,必然也会趋之若鹜!”
说到尸位素餐的时候,陈岩青眼神之中精光闪烁,似是对那些人极为不满。
赚这些人手里面的钱,然后拿给血牙军去打胡人,陈岩青那是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若说精盐金贵,能让有钱人掏钱,那这茶叶就更加金贵,能让有钱人掏大价钱!
到这时,陈岩青才觉悟过来,不由哑然失笑:“看来,我还是小看了这个罗云川!精盐虽然金贵,但是跟这个茶叶比起来,实在不值一提!若是贪图他这一车精盐,便不再与他交易,实在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
“他这茶叶,作价几何?”
之前还觉得这精盐能获利颇丰,但是现在,陈岩青竟有些看不上了!
如果能拿到这茶叶的贸易,那才是日进斗金!
陈雪莹微微摇头,说道:“我曾问过他,他只是笑而不语,说送这一罐给我尝尝,并未说过茶叶贸易之事。”
陈岩青哈哈大笑,说:“看来,他这是想考验我们呢,若是我们能好好做好精盐贸易,他才会跟我们谈这个茶叶贸易的事。”
他有些憧憬地说道:“没想到,这九盘山上,竟然有如此奇人!我甚至都想上山去看看。”
陈雪莹此时却又有些调皮地说道:“那可不行,他说了,只能我一个人上山。等我下次上山回来,我说与你听好了。”
她对外人时,都是满脸冰霜,一副生人勿近之态,也只有在陈岩青他们这几个极为亲近之人面前,才会偶尔显露出属于豆蔻年华的活泼姿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