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作死,我抬棺冒死劝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临刑之前

“那方羽他,究竟如何才能活?”

“他必须,像之前那样刚正,以及对待你父皇的态度也要更激烈才行……”

“啊?这岂不是更惹怒了父皇?”

“对,而且不止你父皇,要让其他人听着都感觉激烈的程度。”

这个维度,就超出朱高炽的想象了,简直是盲区。

他想不通为何方羽骂得越激烈,朱棣就越可能放过他。

不仅是外人,就连朱高炽对自己父亲的印象,都不会做这种事。

朱棣无论什么形象,都跟悲天悯人不沾边,而且不管人怎么骂,朱棣也不会放弃这个皇位,此时放弃皇位等于找死,自己一脉就不用活了。

你是起兵推翻了建文帝,如果你不是皇帝,那就是谋反。

只有朱棣成了那个正统,他才不是逆贼。

姚广孝看着朱高炽处于宕机状态,摇摇头,还好这家伙不用处理朱棣那些事,否则他怎么扛得住,但凡有点内部权力纷争,朱棣一死朱高炽就得很快跟着去!

但那方羽看起来就聪明多了,姚广孝看好他能理解。

“殿下,自从咱们进京师,都杀多少人了?”

“呃……数不清了。”

“这些罪孽,是已经被铭刻的,但陛下如果还要改变天下对他的看法,必须怎么做呢?”

看朱高炽还在懵逼状态,姚广孝干脆直接说,“他得赦免一个骂自己最狠的人,但这个人丝毫不会影响皇权归属,无官职无地位……”

“你想想唐太宗,有谁说他不好吗?”

“玄武门之变无人不知,但天下人对唐太宗的印象,就是能容人,传出的轶事都是大臣们指着他鼻子骂也会认错,这等形象消除了玄武门的影响……”

朱高炽张大了嘴巴,他这个时候也想明白了。

果决是好词,但离暴虐只差一线,史书里只知道发生了这件事,但你是什么心态去做的,很有区别。

如果李世民就是个“好人”,那玄武门他就是不得不做,他是无奈。

同样的事情有不同解读,最终得看你的人设。

朱棣现在就有一个树立自己人设的机会,不是我好杀,而是这些人必须杀,否则大明江山就不稳,他是无奈……你们说他嗜杀暴虐?

那对不起,他赦免了一个骂自己最凶的人,说明他是大度的。

不影响大明江山你随便说,所以朱棣杀的,都是奸臣!

“那么方羽他……”

“殿下,此时你就算想通知他也为时已晚,就看他自己能否领悟了。”

这边朱高炽也很希望方羽能领悟,这样对双方都好。

毕竟,朱高炽是朱棣儿子,他不能有其他立场了。

……

方羽还在牢里,看着人一个个被带出去,心越来越慌。

这压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感觉死亡越来越近,就好像死神此刻就站在监牢门口,蹲在那里朝自己瞅着,在考虑下油锅还是上刀山。

每带出一个人,方羽心里都会沉重一分。

他不知道外面的情况,砍头就咔嚓一下的事,但有的人是不是要凌迟啊,整那么久……有可能要一家老小灭门,夷三族什么的。

但时间过得不管再怎么慢,也轮到他了。

方羽就是最后一个,郑和过来打开牢门。

这位太监的形象,跟方羽印象不一样,因为郑和是立了战功的,就在这场靖难里,所以他这个“郑”是赐姓,这对太监来说是莫大的荣誉。

后世人可能看不起这个赐姓,但对太监来说,极为难得。

所以郑和的气势也与一般太监不同,别的太监阴森森的,仿佛都靠自己身后的皇权吓人,而郑和他自己的气势就能吓人。

“罪人方羽,该你了。”

“我非罪人,只是一介草民,能有何罪?”

“哼,这个时候了你说这些,是怕死吗?”

“公公误会了,我只是不想含冤,而非怕死,若是怕死,我能抬着棺材来敲登闻鼓吗,所求不过是能与父亲死在一起,以全孝道。”

郑和也听愣了,他依稀记得有这么个人。

因为方羽的事情影响确实很大,本身敲登闻鼓的人就很少了,这位还是抬着棺来的,显然不可能怕死,朱棣先前都杀了那么多人,也不能心存侥幸吧?

所以,郑和忽然觉得方羽还是挺值得尊敬,面上更严肃了一些。

“公子请。”

“燕王说好让我与父亲同死,为何我到现在还未曾见到父亲的面?”

方羽再次质疑,“我是为全孝道来的,燕王不会说话不算数吧?”

郑和当然也不知道这些:“卑职只是听命行事,天牢太大,他可能由别的人去传唤了。”

“郑公公,你觉得燕王此举对吗?”

“没有什么对不对的,这是皇家之事。”

他这个看法倒是合理,对百姓来说,你们谁上去都无所谓,无非是朱家这个换了朱家那个,有什么好杠的,关键你是不是个好皇帝。

在百姓视角里,朱棣未必是个好皇帝,但建文帝朱允炆肯定不是。

因为他急匆匆就要削藩,陷百姓于水火之中,没那个本事还揽这瓷器活。

朱棣呢?其实历史自有评价,就和秦始皇一样。

受害的人有,受益的人也有,各有各的说法。

再怎么残暴都会有人说你的好,前提是你得真的有功劳。

“这么说,家父就在法场上?”

“我说不好,只是履行职责而已,方公子,请吧。”

既然他这么客气,那方羽只能起身,不能敬酒不吃吃罚酒。

郑和好歹是历史上一个正面人物,他也是有功劳的,方羽觉得也算不虚此行了吧,见着了那么多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可以慰藉自己了。

如果这辈子真的以砍头为结束,他也在史书里留下了一笔。

方羽只能找找烈士就义前的感觉,尽量让自己步伐稳健。

尽管他做好了各种心理建设,还算正常地跟着郑和到了法场,但法场上那砍过许多头颅,淌了一地血的景象,还是让方羽腿都软了。

空气中都弥漫着血腥味,这种炼狱般的场景是真能把人吓尿的。

滚落的一地的头颅都没人捡,方羽被这一幕吓得差点瘫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