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赵鹏
本书是一本由14人合力完成的学员毕业项目报告合集。学员年龄从20岁到40多岁不等,既有高等院校的老师和学生,也有遗产地管理人员和设计院员工。他们在承载千年时空的应县木塔里上下求索了8个多月,就是想运用他们在故宫-清华-WMF家具与内檐装修保护培训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认真地回答书中提到的这个问题,即“绕了一个圈子,回过头来看当今木塔保护最基础的任务——木塔‘生理’。那么,我们真正了解木塔了吗?”
显然,团队认为没有真正了解。于是,大家开始扒文献资料,整理前辈学人的研究成果;借着应县文物管理部门大力支持的良机,进行现场比照调查并全面分析;“功夫在塔外”,开始研究保护工作罩棚的设计方案。顺理成章,形成了本书的“分工—史料—木结构—造像—彩画—大棚”的整体框架。
全书内容虽为年龄参差的“学生”视角,实则离不开一位灵魂人物——刘畅老师。从选题到实操,从现场调研到案头写作,刘畅老师出于对木塔的敬畏和梦想,十数次到现场指导学生工作。全书聚焦在所谓木塔生理问题的背后,是他受到美国特拉华州温特图尔博物馆(Winterthur Museum)的格里高利·兰德雷先生文物保护“三足凳”理论启发后撰写的“一尊三足鼎”建筑遗产保护学科总体框架畅想。木塔实习的重点是训练学员们在三足鼎整体结构之下的“遗产医学”中了解“生理”、分析“病理”的能力,为“药理”解决提供前期技术支持。训练并不是我们的核心目的,我们希望让木塔保护工作者清醒地认识到,在“生理构造”没有研究透彻的情况下,全面妥善的保护方案是无法实现的,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有待深入开展。
从1933年梁思成、莫宗江等诸位先生首次勘测应县木塔以来,已90多年,关于木塔保护的世纪之辩也不断涌现。作为中国建筑历史研究和文物保护学科王冠上的宝石,木塔保护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事关重大,我辈学人皆应为此担当与奉献,故有此书,愿为木塔保护之决策者提供一隅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