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4,我要当导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2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05年的12月,堪称华娱的《无极》月。

所有的娱乐媒体,都对这部影片的上映进行了报道。

#《无极》全球首映,魔幻大片震撼来袭#

#中国第一部超现实魔幻巨作,场场爆满#

#《无极》备受追捧,电影上座率惊人#

#《无极》上映,火过超女,刷新中国电影视觉体验#

媒体上一片吹捧的声音,票房也在高奏凯歌。

12月14日,点映当天,票房超过800万,打破了《英雄》210万的点映记录。

12月15日,首日票房高达2115万元,打破了《泰坦尼克号》在内地上映的记录。

无数电影媒体人,将《无极》誉为华夏之光。

两天后,这部电影的票房再次上涨。

单日票房创下新高,超过了2500万元。

这一数字,打破周星星《功夫》2200万的单天票房纪录。

一连串的新闻,把陈锋直接干懵了。

前几天参加了首映礼,他出来以后就跑到了田老师家里。

一是回到京城,探望一下老师。

更重要的是,看完这部烂片,让他有股不吐不快的憋屈。

当田老师问他对无极有什么看法的时候,陈锋直言不讳。

这是一坨包了层金箔纸的米田共。

听到这个评价,田老师当场错愕。

谁都没想到,陈诗人的第一部商业转型之作竟然这么烂。

等陈锋离开京城,回到港岛继续后期制作。

每天闲暇的时候,打开电脑搜索一下内地的娱乐新闻。

满屏都是夸奖,条条都是震惊。

明明是一部大烂片,怎么会有那么高的评价,还有那么高的票房?

难道,之前在首映式上看到的是另一部电影?

为了印证心中的猜测,他特意在网上搜了盗版重看一遍。

看完以后,陈锋可以很肯定地说:这真是一坨米田共。

很难想象。

陈诗人耗费数年心血,竟然只为了拉一坨大的。

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坨米田共竟被当成了绝世佳肴。

这一刻的陈锋,有点看不懂电影市场了。

连续半个月的时间,他都处于困惑的状态中。

为什么,这样的烂片能够成功?

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12月的最后一天,一段观众自制的视频横空出世。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

二十分钟的小视频,在不到五天的时间,席卷了互联网。

几乎所有网友都在讨论这段视频,搜索热度竟然超过了《无极》。

观众们对《无极》的不满,终于通过互联网传递出来。

圈内电影人吹捧出来的假象,犹如沙滩上的楼阁,轰然倒塌。

据说,陈诗人看了这段视频以后,气得血压直接飙升到一百八。

脑血管,差点没爆开。

《无极》的口碑,急转直下。

无数网友将这部电影评为年度最大烂片,甚至有人认为是华语电影史上最烂。

娱乐媒体当即调转风向。

一夜之间,从吹捧到贬低。

直到这时,陈锋的心思才重新回归到《寄生虫》的后期制作。

《无极》的失败,也给他敲响了警钟。

陈诗人和老谋子在内地电影圈,是公认的绝代双骄。

当年《霸王别姬》面世的时候,何等的风光。

如今一部电影扑街,同样沦为了众人调侃的笑料。

陈诗人的底蕴深厚,失败一次,尚且伤筋动骨。

换做陈锋的话,可能连东山再起的机会都没有。

大制作的电影,同样也带着大风险。

除了感慨陈诗人的失败之外,陈锋敏锐地发现了互联网在影视作品宣传上的潜力。

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圈内电影人依旧会吹捧《无极》。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风靡网络,打破了圈内人对电影的评论权。

以前评价一部电影,主要依靠专业的影评人,或者是同行。

互联网的兴起,让普通人也可以参与进来。

为什么普通观众不能点评电影?

为什么导演可以随意指责观众不懂艺术?

这一出闹剧,是属于普通人的一场网络狂欢。

同时,彰显了网络在娱乐圈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亲眼目睹了《无极》由盛而衰,陈锋的脑子里冒出一些想法。

能不能,将互联网和影视进一步结合。

另外,普通人和艺术家一样,都有着自我意识的表达欲。

能不能,创办一个平台让普通网友可以随时表达观点。

这里面,似乎存在着一些商机。

但陈锋毕竟不是真正的商人,只是模糊有些感觉而已。

现在的当务之急,还是赶紧将《寄生虫》制作完成。

从《无极》遭遇滑铁卢开始,外界对他的新电影也是越来越不看好。

陈诗人这样的顶级导演,尚且把握不好大制作电影。

陈锋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失败的几率就更大了。

连港岛当地的狗仔队,都开始对他进行采访。

一下子,让他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

《寄生虫》的后期制作,要比《心迷宫》复杂的多。

配乐方面,他专门托人找到了国内的第一配乐大师赵记平老师。

一些镜头的特效,陈锋原想找好莱坞的特效公司。

听到报价,太他妈贵了。

超支不是一星半点。

为了节省预算,最终还是找了一家名为先涛数码的港岛特效公司。

周星星的《功夫》,还有陈诗人的《无极》,都由这家公司完成特效制作。

本来,陈锋觉得能讨个好彩头。

《功夫》打破了华语电影的票房记录,《无极》更是陈诗人的呕心沥血之作。

可随着《无极》的上映,陈锋顿时感觉有些晦气。

希望自己的新作品,能够有不一样的命运。

直到三月初,《寄生虫》的后期制作才全部完成。

九月份拍摄,到十一月剧组杀青,再到现在,将近半年。

如果从筹备剧组那天开始算起的话,耗时整整十个月。

影片完成的第二天,陈锋就送交港岛电检处进行审核评级。

等了大概一周的时间,评级结果终于出来了。

不出意外,《寄生虫》被电检处划分为三级片。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港岛媒体报道,内地媒体也进行了转载。

最年轻的金熊奖导演跑到港岛,拍了一部三级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