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里有个裱画匠](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68/52892268/b_52892268.jpg)
第90章 相辅相成
老馆长放下手里的报警回执。
又仔细听完了李天佑的详细经过叙述。
对于跟反诈防骗工作的联合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
“天佑啊~你说说你怎么想的?”
李天佑觉得这种事,还是可以多参与。
一个是树立本地书画圈,对于文化馆这种官方组织的信服程度。
再一个,还能体现他们文保单位,对于民间艺术家的保护。
文物是宝,需要保护。
民间艺术家也是宝,同样也需要保护。
把这类针对民间艺术家的专项骗局,扼杀在萌芽状态。
不但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同样也是他们这些文保人,对于以后事业的领域全新创新。
老馆长对于李天佑这个新奇的说法,很感兴趣。
年年都在讲创新。
但是文保工作,再怎么创新,又能创新到哪里去呢?
前几年,部分地区的博物馆,搞出了自己的品牌IP文创产品,就已经大大的震撼了周边的圈子。
京城这种大点的文保单位,有专项的科研机构做扶持。
前年推出了几项针对文物修复的新型技术手段,那也是很厉害的创新了。
但是再看地方上的文保单位呢?
砸科研技术?
他们哪有那个钱。
搞文创产品?
本地景区天天焦头烂额的,也没见树立一个新的IP。哪里轮得到他们文化馆来?
所以,当李天佑说到这种“保护”。
老馆长的眼睛都亮了几分。
“你详细说说这个保护,怎么个保护?”
李天佑来之前,脑子里就过了一遍了。
首先是要确定这些书画家不被外来诈骗信息诓骗。
这样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再一个分析本地的民情,想办法给这些书画家搞创收。
在他们这里,无论是书法家还是绘画家,都是各自为战。
或许脾气性格融洽的来,才会有所来往。
本地早期建立的一些书画圈子的交流方式,都还是传统模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过年家家户户的,都要在门上贴春联。
很多书法造诣水平不低的书法家,都是朋友间互相赠送一些春联。
但是本地的百姓呢,有几人能接触的到这个圈子?
平常老百姓顶多都是在网上买点印刷品,或者一些书法初学者,在路边支起来的小型摊点,售卖一些自己的作品。
而真正的书法好手,作品反而在春联上挣不到几个钱。
很多文人好面子。
越是觉得自己作品不差的,越不可能在路边摆摊售卖。
那如果有文化馆这种官方机构,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
顾全了这些好面子的文人脸面。
再给他们一个与民同乐的舞台,让百姓也可以购买到书法大家的春联作品。
是不是可以做到三赢?
书法家特殊节庆获得额外收入、百姓多了一个可以购买的平台、文化馆多了一个可落地操作的项目。
混过体制的,或者家里有这种单位工作的,多多少少都能知道一些。
每次快到年底,需要写年度总结的时候。
有多少人是辛辛苦苦的开始抠字眼一样,耐心的回忆今年的点点滴滴,然后写一个冗长的述职报告或者年终总结。
能够落地的项目越多,可以书写的篇幅就越多。
不花钱、有收获、名声口碑双丰收的,那就更是领导的心头好了。
李天佑实打实的是想,给本地书画爱好者一个好的环境。
但是老馆长的思维已经发散到未来两到三年,可以落地实现的具体项目了。
这会李天佑但凡能再说出一个,类似可以落地操作的计划,老馆长就要更欣慰一些。
“除了书法,那这些绘画作品呢?很多国画篇幅巨大,普通百姓也不常买啊。”
李天佑也是思考过这个问题。
国画不比书法,这里需要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用途,分别安排。
但是今天来,主要是跟老馆长探讨保护本地书画家的行为,是否可取。
这些未来的细节以后可以再慢慢商议。
老馆长也不催他。
他看好李天佑,到底是年轻人,脑子比他们要活泛一些。
最后老馆长拍板决定,这个事情可以搞。
但是唯一要求就是馆里不掏钱。
单位可以给他足够的支持,要人出人,要配合有配合。
但是就是没钱。
什么场地、后勤、各项杂费,这些都要李天佑来考虑。
普通小年轻可能听到不给钱,估计心态就崩了。
但是如果耐心再足够一些。
也能理解,一切自己解决的潜台词就是,一切都可以、万事皆可行。
谁要出来说三道四,一句人家没拿单位一分钱,就能给他顶回去。
得到了老馆长的答复,李天佑也是屁颠颠的出来联系画廊的王姐。
简单沟通了一下文化馆给予的答复,俩人还是决定见面详细商谈。
......
一个小时后,
李天佑坐在王姐私人的茶馆里,与几个有展会经验的老手悉心沟通交流。
“所以以陈哥的意思,咱们现在要初步确定大概能有多少人来参与。然后再思考能够容纳这些人的酒店会议室,是这个意思吧?”
李天佑细心的跟他们沟通,王佑檬坐在旁边拿着小本本,一点点的记。
“对!本地酒店的会议室,能容纳20人开会的,1200元一天,能坐下50人的。两千一天。50人以上的,不仅仅不好找,而且还要去公安体系报备,否则就是非法集会。”
李天佑看了一眼手机上,咋算都有两三百人的数量。
心中也是微微枯涩。
这没有启动资金,心里还是微微发虚。
“公安体系报备这个事,到时候联系一下反诈民警。这个他们也要参会,应该问题不大。”
王姐到底是个合格的商人,几句话就直指事情核心。
“酒店会议室花钱这个事,先放一边,到时候书画家们都来了,要不要准备伴手礼品?开完会要不要安排用餐,这些才是大头。”
酒店的流水席,一桌咋滴都要七八百,再加上酒水,那就奔着一千去了。
来一百人用餐,这就要最少开十桌接待席面。
而且有经验的,都会开十桌,再额外预备一桌。
万一人来多了,坐不下,也不会显得尴尬。
这一百人就要最少准备一万多的费用。
那万一来两百人呢?
单位不想给经费,这就要考验李天佑怎么从中周旋了。
王佑檬不太理解为什么要搞这样的活动。
没经验,办起来吃力不说,单位抠门还不给钱。
所以小丫头情绪有点消极。
剥了一个橘子,递给李天佑。
“师父,咱们为什么非要这么费劲的去办这个事啊?”
李天佑哈哈一笑,拿了橘子塞到自己嘴里。
“裱画匠是要靠着书画家吃饭的啊!不保护好他们。以后世界上的书画家都消亡了,我这手艺,是不是也失去了传承的意义?”
小丫头可能还暂时理解不了相辅相成的道理。
但是李天佑能看透这些,安安心心的去做事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