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朱青回来
小乞丐的事情安明暂时没有去管,下一步的事情如工作服、训练、读书认字都要花钱,又要等一等。
转眼过了腊八,街上的过节氛围越来月浓厚,清朝的春节和现代一样,都是正月初一,这个年代,过年仍旧很隆重,有钱没钱都要认认真真准备,
春秋战国时期,春节在古籍上记载比较少,民间进行春节的相关活动却很多。比如,在春季进行攘除瘟疫的仪式、喝春酒祭拜祖先等。当时虽然也没有明确记载“春节”这个概念,但也是将岁首作为春节来过的。
汉武帝时期,制定了《太初历》,明确将正月初一定为岁首。岁首,就是一年新的开始,这个规定两千多年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清朝,沿袭了明朝的春节过法,清朝也称春节为“元旦”“元日”。清朝过春节与今天没有太大不同,进入腊月以后就开始准备过年
“朱大哥”安明听到两声呼喊,就看到两个人冲出了铺子,两个人天天在铺子门口张望,等着朱青
安明循声也走出铺子,看到一行五六个人,曲予怀等人也在一起
“老朱回来了”安明拍了拍朱青的肩膀,看着两个小家伙围着朱青,安明只好先让开
“几位兄弟怎么也来了”
“马上过年了,一来给两位拜个早年,再者来买点东西,弟兄们都等着乐呵呵”说着递过去一沓名片
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抵见人。各处贺岁皆如此,赠予纸店大笔金。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清波杂志》载:“元祐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到明清仍然如此。
文徵明《拜年》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燕台月令》也形容北京“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
安明也递过去随身的名纸,入乡随俗。
“邓兄弟一路幸苦了”
“不辛苦,一路上朱掌柜归心似箭,天天快马,没花多少功夫”
“安兄那就不打扰了,弟兄们都等着呢,过了年再会”
“再会”
几人拱拱手调转马头
“行了行了,先回家”朱青看安明寒暄完,拉着两个人往铺子里走
朱青休息了一天,开始天天带着两人到街上逛,安明向来不喜欢出门,就一个人呆在铺子里,思索着方略,写写画画。
“都理发了”安明看着朱青的锃光瓦亮的大脑门笑道
“正月不理发”
“说到这个,关于这个正月不理习俗,有一种说法,就是源自清朝”
“据传,清初满清政府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汉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政府对抗,于是就用“思旧”的谐音“死舅”,编唱了“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民谣。知道现代,全国仍有很多地方恪守着正月不进理发店的习俗。”
“那这样看来,这个说法真的挺靠谱”
“正是如此,你看这个发型,就单论审美,也没有人愿意,想要不理这种头发,就看我们的了”
到了年二十三,安明也给小乞丐么放了家,让他们回去打扫,这个放假算晚了,古代可不必现代,春节的假期可是正经的。
据万历《明会典》记载:“凡每岁正旦节,自初一日为始,文武百官放假五日。冬至节,本日为始,放假三日。”
永乐七年(1409),设定元宵节假,从正月十一日开始,文武百官放假十天。
清代过新年,假期可以长达一个月之久。清代放长假有着封印和开印制度。也就放假前要将办公用的印章等加封条封存起来,标志着一切公务都要停止。直到假期结束才能开印,就是启开封条,恢复办公。
朱青安明也安心的呆在铺子里,张罗着过年,打扫的事情就交给朱祎、安甲了,两个小家伙忙的不亦乐乎,他们是真心把这里当作家一样来爱护,被安明竹青当作亲人来爱惜。
转眼来到三十,安明也收起手中写的只有他自己能看懂的草图,安安心心的过年。
两人缺钱,但也没有在生活上难为自己,院子里点满了灯笼,房间里也加了几盏灯,两人坐在房檐下,努力的融入
“来了一年了,可过的真快啊”
“够忙的,这一年来,都快忘记我们是从现代来的了”
“忘就忘了吧,要是有回去的希望,早就出现了”
“真真假假,庄周梦蝶”
“明年可更加忙碌,今年算算起了个头”
“明年才算真正的要按照方略走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