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73章 师伯
听闻杨巨这般询问,那王森身子愈发往后缩,整个人仿佛恨不得缩进地里去,胆怯之意尽显。
杨巨目光紧锁着他,周围弟子们的目光也都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足足过了三息,王森才如同被扼住喉咙般,噤若寒蝉地回道:
“是我娘。”
杨巨听闻此言,瞬间愣住了,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瘦弱的少年竟是王琪的儿子。
他再次凝神,将目光在王森身上细细扫过,确认无疑是金水灵根,与王琪的灵根属性一致,且是中品灵根中的上乘资质,修炼的亦是水系功法。
然而,他此时的修为却仅仅只有炼气三层,要知道,他在青庐台也该待了有一年时间了。
当年王琪与他年纪相仿,十三岁来到潜龙台时,修为便是炼气四层,仅仅在潜龙台待了一年,便突破到了炼气六层。
再端详王森的样貌,虽说与王琪有四分相似,但却全然没有王琪当年的灵动活泼,看上去唯唯诺诺,一副胆小怕事的模样。
从王森身上种种迹象,杨巨大致能推断出,王琪必定是筑基失败了,而且如今的处境恐怕颇为艰难。
思绪至此,杨巨不禁又想起当年王琪为了购置筑基丹,向自己借了六千灵石。
自他前往幽潭岛后,整整三十年,王琪竟一次都未曾露面。
想到这些,杨巨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面色严肃地朝着王森点了点头,却什么也没说,便转过身去。
这一瞬间,周围的弟子们顿时安静下来。
方才他们还满心好奇,急切地想弄清楚这王森与杨巨究竟是什么关系。此刻见杨巨师叔这般反应,都觉得这王森怕是自讨没趣了。
很快,一阵隐隐的嘲弄之意,在弟子们中间悄然传开。
察觉到这股氛围,杨巨心中暗自警醒,自己既已决心踏上修仙大道,怎能还为这些凡尘俗世的儿女情长而扰乱道心?
如此实在不应该。这般想着,他缓缓转过身来。
三十多年的时光匆匆流逝,如今自己已然成为筑基修士,早年心中对王琪的恨意也已淡去许多,甚至偶尔还会庆幸她当年未曾前往黑潭岛。
此时,王森依旧呆立在原地,头垂得极低,整个人仿佛蜷缩起来,愈发显得瘦小,仿佛试图以这种姿态来保护自己。
杨巨脸上浮现出一丝淡然之色,看向王森说道:
“以后好好修炼!”
说罢,他伸手从乾坤袋里掏出两瓶凝气丹,这还是他刚进入灵药园那几年,门派发放的丹药,一直压在箱底。
他将两瓶凝气丹递到王森面前,道:
“这两瓶凝气丹,就当做长辈给你的见面礼吧!”
王森眼中满是感激之色,赶忙收下,随后朝着杨巨深深地躬身拜了下去。
杨巨微微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紧接着,他转过身,潇洒地一挥袖袍,绿玉飞舟呼啸而出。
他踏上飞舟,飞舟瞬间冲天而起,离开了潜龙台。
而在潜龙台上,王森仍保持着躬身下拜的姿势,周围的弟子们则已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杨巨一路驾驭飞舟返回灵药园,很快便来到自己的洞府门口。
只见一位十四五岁的青衣少女,正神色略显焦急地在洞府门口徘徊。杨巨眉头微微一皱,心中暗自思忖:
这不会又是哪个故人的后人吧!
那少女瞧见杨巨落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赶忙小跑过来,恭敬地一拜:
“弟子文思思,拜见师伯!”
杨巨心中暗道果然如此,随后淡淡地应了一声,点了点头道:
“你这丫头又是谁的后人呀!”
那少女听闻,脸上微微一红,有些讪讪地弓着身子道:
“启禀师伯,我是文化仁的最小女儿!”
“起身吧!”
杨巨说完,抬手开启洞府石门,迈步走了进去。文思思赶忙跟在后面,也进了洞府。
杨巨来到客厅,坐在石椅上,端起桌上的灵茶,轻抿一口后放下茶杯,目光看向面前的小姑娘,问道:
“几十年未见,文师弟怎么样,还好吗?”
文思思赶忙恭敬地回道:
“禀师伯,家父在您去了幽潭岛后,似乎意兴阑珊,便托关系提前回到文家,回去之后做了长老。
此后每隔几年,便娶一房妾室,这几十年下来,儿孙满堂,家族人口已近百人。”
杨巨听闻,不禁摇头苦笑。
文化仁此人,杨巨自进入门派起,便深知他并非正经之人。
以前在门派中,还稍有收敛,回到家族后,便彻底放纵起来。
文思思见杨巨沉默不语,又接着说道:
“家父这些儿孙里,拥有灵根的也就三人,我是其中资质最好的,于两年前通过试炼台阶入门。
因为是金水灵根,目前在润菏溪修炼。”
杨巨听到她在润菏溪修炼,心中不禁有些无奈,暗自感慨这宗门的圈子实在太小。
“行吧!”
杨巨思索片刻后道,“既是故人之后,我也自当照拂一二。你明日申时过来一趟。”
文思思闻言,脸上顿时一喜,赶忙拜谢。见杨巨不再言语,她便自觉地退出了洞府。
杨巨坐在石椅上,心中不禁回想起自己与文化仁、王琪的过往。
自他回门之后,便从未主动打听过王琪的任何消息,却不想今日竟在潜龙台上遇见了她的儿子。
虽说自己早已不再介怀过去,但要他去关照王琪与不知何人所生的儿子,那是绝不可能的,他可不愿无端背负这般屈辱。
足足过了半个时辰,杨巨才从石椅上缓缓起身。
他走出洞府,又前往沈逸恒师侄处。
本想找他要两炉凝气丹的药材,没想到这位师侄极为热情,直接给杨巨拿了培元丹、凝气丹、阳灵丹各三炉的药材。
沈逸恒还连连自责,称杨师叔昨日来取阳灵丹药材时,自己未能领会师叔的意思,只拿出一炉,实在不该,害得师叔今日又亲自前来。
杨巨收下这些药材,也按照市价,给了沈师侄一些灵石作为补偿。
随后,他带着药材回到洞府,径直走进炼丹室,开启丹炉,开始炼制那两炉凝气丹。
凝气丹,只是最基础的修炼用丹药,适用于炼气一到九层的修士服用。
以杨巨如今的修为,又有血魂魔火相助,炼制这种丹药已然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不到一个时辰,两炉凝气丹便顺利炼制完成,且成果斐然,竟炼出了二百九十一粒极品凝气丹,满满地装了十个丹瓶。
杨巨拿出一粒仔细查看,只见这丹药通体洁白如玉,丹身上缠绕着两圈由浓郁药灵力凝结而成的白丹纹,品质极佳。
杨巨看着手中的丹药,不禁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
“我当年若能吃上这等上品丹药,兴许二十二岁之前,便能筑基了。”
他将丹药小心地放回丹瓶,一边暗自感叹,一边返回卧室休息。
到了第二日卯时,杨巨如往常一样早早起身,先是在洞府中修炼了一个时辰,随后便赶往无灵池继续修炼。
待到下午申时,杨巨结束修炼,返回灵药园。当飞舟行至壬峰上方时,他远远便瞧见自己洞府门前站着一个青色人影,想来是文思思已经按时到了。
飞舟径直朝着洞府门前落下。文思思看到飞舟下来,立刻躬身朝着飞舟拜了下去。
杨巨落在地上,收起飞舟,看向文思思。只见她身着一身青色衣裙袍,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洋溢,看上去颇为靓丽。
杨巨抬手,以灵力轻轻将文思思托起,说道:
“跟我进来吧。”
说罢,他一挥袖袍,洞府石门应声而开,迈步走了进去。
两人来到洞府前室,杨巨坐在石椅上,提起桌上的灵茶,给自己倒了一杯。
文思思则乖巧地站在他的左前侧,低着头,一副恭敬聆听教诲的模样。
杨巨轻抿一口灵茶,开口问道:
“你的灵根不错,修炼的也是水系功法。入门都两年了,可修为才到炼气六层,润菏溪那边难道不给你们发放丹药了吗?”
文思思听到杨巨问话,脸上顿时露出无奈之色,赶忙回道:
“回师伯,您不在的这几十年,本门愈发式微。
丹药和灵石的发放,给炼气期弟子的数量是一年比一年少。
听老弟子们说,三十年前发放的丹药灵石,还能勉强满足半年所需;
二十年前,就只够四个月的用量;
十年前开始,已经只能满足三个月的需求了。”
杨巨闻言一愣,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文思思对所在门派的江河日下也深感无奈,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这些炼气弟子,有家族支持的,还能让家族帮忙补贴一下,勉强跟上修为进度。
那些出身散修的弟子可就惨了,几乎全靠打坐苦修,修为稍高些的,一年中有半年时间都在外出执行任务,换取修炼资源。”
杨巨听后,不禁长叹一声,心中暗自思索,或许自己当年完成筑基后,直接投靠紫阳宗才是更为明智的选择。
思索片刻后,杨巨袖袍一挥,十瓶上品凝气丹从乾坤袋中鱼贯飞出,悬浮在文思思身前。
文思思看到这些丹瓶,眼中瞬间闪过惊喜之色。
杨巨一脸严肃地说道:
“这是十瓶上品凝气丹,足够你一年修炼之用。好生修炼,切不可像你父亲那般懈怠修仙。
一年后,若你能修炼到炼气九层,便再来找我。倘若达不到,就不必再来了。”
文思思赶忙连连点头,深深躬身拜谢。杨巨示意她将丹药收下。
随后,杨巨又喝了口灵茶,接着说道:
“今日天色已晚,黑风舟已然停运,我也懒得送你回润菏溪。你便在这洞府中休息吧。灵膳室里备有食材,若饿了,你就自己做些灵膳。晚上就睡在我的起居室。”
说完,杨巨便起身,朝着炼丹室走去,留下文思思一人站在原地,略显不知所措,下意识地低头捏起了裙袍上的玉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