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在晚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军至(感谢盟主余温停留)

乾符元年,冬十二月十八日。

赵怀安带着千人左右的队伍出双流,抵达金马河,开始安营扎寨。

金马河在双流城西十四里,赵怀安所扎的营垒便在金马河的东岸三四里的样子,正好与双流城呈掎角之势。

此地并不是赵怀安所选,而是双流城内的大帅,那位川西大将杨庆复,是他之前亲自出城勘探而选定的。

说来那一日赵怀安终下决心搏一把的时候,出人意料的是,他想要接下这个任务还没那么容易呢。

人杨庆复压根就不认识赵怀安这号人物,别说他只是黎州军的一个牙军,就是黎州刺史黄景复到了人家面前也是下席。

最后还是宋建宋使君亲自将赵怀安介绍给杨庆复,而有了宋建的背书以及杨庆复私下的考教,赵怀安才成功领下了这个任务。

这一次,赵怀安算是明白了,要是没关系,连这种拼命的活都轮不到你去。

但也正是杨庆复对坐寨人选的重视,让赵怀安有了点安慰,看来人家也不是真要安排个送死鬼,人是真想守双流。

这样就好,只要这杨庆复还想守住双流,就不会坐视城外的寨子被攻破,那他赵怀安就有被支援的可能。

定下赵怀安后,杨庆复当天下午就开了军会。

这一次赵怀安得以在堂外候听,即便是出战的主角,此刻依旧是站着如喽啰。

杨庆复在会上强调了金马寨的重要性,然后为众将介绍了赵怀安,在场这些川西和外藩军将都表现不一。

除了兖海军的田重胤对赵怀安表现友好,其余诸将都很冷淡,也许在他们眼里,那时的赵怀安俨然是个死人了,全然没有结识的必要。

但这些都不重要,赵怀安知道他要的是什么。

而在会议的当场,杨庆复就给了赵怀安想要的,他特许赵怀安在城内募兵,许他将保义都满编。

一个都满编就是千人,赵怀安自己的本部人数只有不到二百,换言之,部队编制要一下子扩充五倍,这并不是赵怀安的队伍能吃下的。

所以赵怀安找到了豆胖子,正式邀请他的土团编入保义都。

经过这段时间的逃亡,豆胖子的土团人数也减少很多,只有六十多人,但留下的却都是他们豆卢家族的核心部曲。

一开始豆胖子听说是和赵大出城去送死,那是一万个摇头,但赵怀安却告诉他,像他们这样的土团,一旦留在城内,那就是守城的炮灰,反而在外头有活路。

当赵怀安说外头有活路的时候,他语气明显有暗示,于是豆胖子秒懂,在和几个家将聊了一下后,终于决定加入赵怀安的保义都。

有了豆胖子自己人的加入,赵怀安在城内募溃兵、壮勇共六百,其中溃兵只有二百人,却都是王铎按照军册记载招募的,都是无太大恶习的成熟军士。

而不论是溃兵还是壮勇,基本在城内都是等死,现在赵怀安按照每人二十贯来招募他们,给冬衣,给薪柴,虽知道出城是死战,但也都乐意效死。

毕竟战死也比冻死强。

而这批人的军事素养也超出赵怀安期望,不仅那二百多溃兵有战力,就是那些招募的壮勇也有一定的军事训练。

这让赵怀安切实认识到,晚唐三户养一兵到底是何等的武德充沛。

而在具体的编制上,赵怀安就是赶鸭子上架了,他手里的军将就是这些人,此前也就是管十个人,现在必须每个管五十人。

但没办法,连他赵怀安都是干中学,其他人也必须这样。

战场将会是最好的老师。

而在队伍的具体扩充上,赵怀安先是将孙泰、赵虎正式升为中军左右牙将,管编中军队的百名铁甲武士。

这百人是赵怀安专门从溃兵中拣选的老卒,斗战经验丰富,赵怀安将之编为中军队,并将自己的六个门徒全部安插进里面作为管带。

赵怀安还特赐军号“背嵬”。

而除了赵怀安本帐的百余老卒,和老八队,他还将豆胖子所部编为一个完整的队,然后又命孙传威以他带的七个保义军武士为核心,扩充五十人队。

此外,新投的高仁厚、党守肃、胡弘略,康彦君四将,赵怀安也将他们委任为队将,各领五十人。

如此,赵怀安手上就有了十六个管带队将,然后剩下的不到二百人,都作为后勤编入老六营下管带。

这十六个管带全部都由赵怀安直领,虽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沟通效率,但对眼下的保义都,用这样扁平化的管理,无疑更让赵怀安放心。

而除了人员的补充,赵怀安还和杨庆复要了相应的装备,虽然他只有八百人的战斗部队,但赵怀安依旧要了千人的装备补给。

这些物资对于杨庆复来说并不困难,成都府库物资堆积如山,只两日,千人装备装满百余辆大车入赵怀安大营。

此后三天,赵怀安所部加紧整编,直到十二月十八日这一日,其部出双流,于金马河东四里扎营。

……

此时的金马寨尘土飞扬,赵怀安带着陈法海、高仁厚等人正在指挥扎寨。

陈、高二人军旅生涯丰富,对于扎营都有丰富的经验。

因要抵御南诏军的围攻,金马寨非要扎坚寨不可。

唐军建寨自有规制,无非深沟拒马,木栅望楼。这些都是老东西,自不用赵怀安琢磨,但他从后世所见,再加上这段时间的军旅生涯,却也有一点小心得要补充一下。

首先就是这个深沟,赵怀安挖得多深呢?非挖一人高不可,然后石土全部填埋在靠近营寨的这一侧,形成斜坡。

然后在深沟中又布置鹿角,尖木,甚至赵怀安还让人顺着金马河挖了一个三四里的浅沟,直接将金马河水引入壕沟之内。

之后就是修箭楼置于四角,将营内的弓弩手布置其上,然后在营地高处再置高楼,作为全军指挥所,既观察敌情,也用来调度四面防御。

剩下的,就是设置一些暗道,这是赵怀安从一些影视剧学到的,知道西方碉楼常设这种暗道,专门用来突兵袭击。

经赵怀安这么一补充,防御更加体系森严,但工程量也巨大,好在城内的杨庆复很支持他,调发城内的难民土木作业。

此后的一周,金马寨陆续成行,甚至城内的杨庆复也带着诸将来此看查,评价很高。

只可惜,依旧没有人看好赵怀安,只因为他所要面对的是数万南诏军。

……

大营修好后,赵怀安所部进驻金马寨。

然后城内送来了最后一批物资,包括钱粮、战具、守具,此外还有一封给赵怀安的亲笔书信。

信是杨庆复写的,内容很短,只有四个字:

“川西柱石。”

赵怀安摇头,暗道这个杨庆复确实比宋建和节度使牛丛更会收买人心,但赵怀安却并不在乎这些。

他知道这些都是虚的,甚至是他眼下的千人部曲也是虚的,一旦守不住金马寨,这一切,包括他赵怀安都要烟消云散。

此时,赵怀安终于理解了那一句话:

“我这一辈子如履薄冰,我能走到对岸吗?”

叹了一口气,他将书信放在了怀里,等待南诏军的到来。

……

谁都没想到,这一等就等到了来年。

整个冬十二月,南诏军主力一直停驻唐安,各军一直在四野抄掠,压根没有来双流的意思。

虽然城内送来军报言说南诏军似乎无意东进,但赵怀安压根不敢松懈,反而利用这段时间加紧训练队伍。

因为他知道南诏军就算是要抢,他也要去成都抢,成都外面的这些县邑只是开胃菜罢了。

果然,就在乾符二年的元旦,也就是全军都在过年的时候,一匹快马从金马河对岸渡过,直奔双流城去。

在望楼上的赵怀安,看到了这名令骑,当下猜到南诏军多半是出动了。

但赵怀安并没有和众将说什么,而是好好和大家度过这个元旦。

他很清楚,这也许是很多人度过的最后一个元旦了。

……

果然,翌日,双流城送来军报,南诏大军三万出唐安,前后十余里,绵延向着双流杀来。

此后数日,双流城一日三报,将南诏军的动向都传递给赵怀安。

赵怀安全都上下都弥漫着战前的紧张,谁都知道八百对三万,那意味什么。

随后就在两天后,也就是乾符二年,春正月五日,在望楼上巡视的赵怀安终于看到了南诏军出现在了金马河对岸。

巨大的尘土遮蔽着西边的天空,无数旗帜简直将旷野染成了姹紫嫣红。

敌军在抵达金马河后,很快就渡过了浅浅的金马河。

在看到三四里外矗立的营寨,南诏军显然没有放在心上,这一路他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全军上下都将唐军视为无物。

于是,赵怀安就看到,敌军大军在渡过金马河之后,竟然丝毫不停,径向着西面的双流城而去。

然后其军就留下了一支队伍,看旗帜不过千人。

此军停下后,也不扎营也不立寨,而是派了一个骑士奔向了金马寨。

正当营壁上的赵怀安等人诧异时,却听那骑士远远停下,然后扯着嗓子大喊:

“王师已至,为何不降?”

赵怀安勃然大怒,只因为说此话者,分明就是个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