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天宫:中国空间站的科技探索之旅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

“天空实验室”(图片来源:NASA)

1973年5月14日,美国成功发射了“天空实验室”(Skylab),这是美国第一个空间站,也是当时发射到太空的最大单体宜居空间。“天空实验室”由“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末级改造而成,由“阿波罗号”飞船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补给物资。“天空实验室”总重近80t,有效载荷为11.8t,前后接纳了3批宇航员,共9人,第3批宇航员在轨最长生活和工作时间为84天。“天空实验室”虽然体量大于“礼炮号”,但在功能上两者基本相当,同属于试验性空间站。

“天空实验室”(美国,1974)

1973—1979年,“天空实验室”开展了270余项科学实验。在空间生物学方面,宇航员们研究了多种活体动植物,包括老鼠、蜘蛛和果蝇,这些研究有助于了解生物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和变化。宇航员们还进行了金属熔化、金属焊接和晶体生长实验等空间材料加工工作,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同时也开展了军事相关任务。此外,宇航员们还进行了国际首次舱外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天空实验室”还接纳了中学生的实验项目,将这些实验带入太空,宇航员们记录了作物生长和季节变化情况。

“天空实验室”空间科学活动(匈牙利,1973)

“天空实验室”还携带了多种科学仪器,用于观测太阳和进行其他类型的天文观测。宇航员们通过进行空间环境观测拍摄了18万张太阳活动的照片,获得了一些有记录以来质量最佳的太阳图像。这些图像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了日冕的结构及其活动变化,并推断出太阳耀斑的形态特征。此外,通过对地球的观测,“天空实验室”还获得了4万多张地球的照片,这些照片不仅有助于地球科学研究,还对环境监测、资源管理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标签图(图片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