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11月1日,梦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在轨完成交会对接。2022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宣布“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正式立项以来,先后走过了发射载人飞船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与发射空间实验室阶段,建造空间站阶段,于2023年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开始长达10年甚至20年的运营,将滚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科学研究与应用。30余年来,中国航天执行了数十次发射任务,人们对载人飞船、火箭、航天员等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结构复杂、功能强大、长期运行的空间站,尤其是对于空间站长期支持开展哪些科学实验、技术试验,有可能取得哪些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地面的生产生活可能有什么益处等问题,大多数人还缺乏了解。为了让大家更多地了解空间站、更多地了解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技术知识、更多地了解博大精深的载人航天,编著者编写了这本有关中国空间站的图书。
2022年12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空间站》纪念邮票一套4枚。该套邮票采用连票设计形式,画面以宇宙美丽的深蓝色为主色调,用精彩的设计和精美印制工艺呈现出太空的神秘、浩瀚,分别通过“天地往返、空间科学、出舱活动、太空家园”4个主题,展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30年来从地球家园走向浩瀚宇宙、不断圆梦的辉煌历程。《中国空间站》纪念邮票一经发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于是编著者想到如果将中国空间站的介绍内容结合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发行的航天题材邮票,是不是可以更生动地展示国际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因此,本书由航天科学家和邮票设计师共同编著,将空间站的基本知识和相关航天邮票有机地结合起来,旨在更好地呈现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和空间站知识。本书主要围绕中国空间站进行介绍,既有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史,又有中国空间站系统组成、功能和关键技术的介绍,还有丰富有趣的太空科学实验解读,希望能让读者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中国空间站。
本书共分为5章。第1章对国际空间站的发展进行回顾和介绍,包括“礼炮号”空间站、“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等,并介绍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启动。第2章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历的载人飞船阶段,航天员出舱活动、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与发射空间实验室阶段,建造空间站阶段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研究进行了概要描述。第3章对中国空间站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空间站的构型、各舱段的主要功能、任务和指标;天地往返飞行器,包括长征二号F、长征七号和长征五号火箭以及神舟载人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还有空间站天地支持保障系统,如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及着陆场系统等,空间站的全貌跃然纸上。第4章针对空间站正在大规模开展的科学应用,系统地向读者介绍了空间站部署的各学科科学实验柜,以及正在开展的生命、材料等太空科学实验与研究进展。第5章对未来的载人月球探测、月球基地以及载人火星探测进行了畅想和展望。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载人空间站的相关知识,本书以系统深入介绍中国空间站为目标,图文并茂、由浅入深、全面地讲解了中国空间站的相关知识。本书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知识与邮票的深度融合
本书空间站相关知识的展示图片以相关邮票为主,编著者搜集整理了世界各国关于空间站和载人航天的相关邮票,包括未来对月球基地、火星基地的畅想,不仅有意义,也非常有趣。
(2)空间站太空科学实验的系统呈现
空间站的首要目标之一是开展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以取得突出的科技成果。本书对于空间站的系列科学实验设施,以及正在开展的生命、流体、材料、基础物理等太空科学实验进行了系统的描述,这是目前为止对中国空间站太空科学实验最详尽的描述。
在此,建议读者按照章节的前后顺序阅读本书。由于空间站本身蕴含的知识博大精深,本书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书中给出了详细的参考文献,读者可以通过参考文献对火箭、飞船、测控等空间站主要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对于书中所介绍的不同学科的太空科学实验,可能需要读者具备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读者有需要时可以查阅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的相关图书,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书的主要编著者张伟是航天科学家,主要负责空间站相关知识和太空科学实验相关知识内容的编写,是文字内容的主要贡献者;董琪是知名邮票设计师,代表作品有《中国空间站》《“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邮票等,主要负责书中所有邮票的选择和主要图片的选择和处理等,是图像展示内容的主要贡献者。出版社的苏萌编辑对于本书的策划、章节划分、内容的科普化、图片的选择优化等,给出了非常详细的指导和建议。
在此,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邮票厂有限公司的支持与理解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也要感谢为空间站及试验设施研制作出重要贡献的工程师们,感谢在空间站开展实验的来自各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正是你们的辛勤工作,才促成了这本书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