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初见
屋内
刘子期端坐在上,看着身前的刘长安,眼里满是欣慰。
“长安,自从义梧身边有了你后,性格也是越来越开朗了,
也不像从前那般小女子作态了,这些都多亏了你啊”
刘长安听后腼腆一笑,心想带小孩有什么难的。
不过自己却连忙摆手,嘴上说着:
“哪里哪里,是小少爷自己长大了,我不过是些许引导作用,不足为夸。”
“你啊”刘子期笑着指了指刘长安,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隙。
接着又给刘长安摆上了茶。
“我儿义梧的变化,是你之功,你不必推托。
况且你小小年纪却如此不凡,眼光谈吐都令人眼前一亮,文章学问也是出众,可算的上天才。
可见你原先必非一般人家,可你这些日子却在庄里勤勤恳恳地干活,与人和善,待人宽和,做书童后也对他人毫无鄙色,一如既往
庄内众人无不言你是谦谦君子,我家有你,实为天幸。”
刘长安听后如沐春风,但是也很快放正姿态,正了正身子,双手作揖道:
“大人言重了,小子只不过是早慧一些,算不得什么天才。
再说了,若无大人将我从荒野中带回,我早已葬身野兽之口。如今我长辈照顾疼爱,衣食无忧。
更是蒙幸能够有大人教授识文断字,小子感激还来不及,此再造之恩,我此生难忘。”
刘子期听后心中也是心中开怀,欣慰地笑道:“你能有这个想法,那是再好不过了,有你帮助。
以后我也无需过于担心义梧的将来。不过,你父母之事,果真无须寻找?”
刘子期又一次试探性地问道,他很早就认为像刘长安这种孩童,身世必定不同寻常。
只是刘长安只讲父母为寻常商贾,遇劫匪抢劫后刘长安逃跑走失。
刘子期不信其言,但也不打算探究到底。只是刘子期还是认为刘长安必定牵挂家人,所以多次询问。
刘长安听起这个,心中又是一阵惆怅,家人?这种情况怎么找?总不能指望重开一次能回到现代吧?
心中微起波澜,但是仍脸色不变地说道
“大人不必担忧小子,我早已想清,生死有命。
将来若能遇见家人报生育之恩固然好,但是小子也不强求。
现在小子只应一心奉侍大人,以报大人活命之恩。”
刘子期听后微微点头,心中做下了决定,开口道:
“既然如此,长安,你如此重情重义,此相逢实为你我之幸。
这样吧,若你愿意,你改个姓,你且苦学几年,待你长大,我为你谋个一官半职,如何?”
刘长安虽不解同是姓刘为何改姓,但是此让生活变好的机遇也不愿错过,于是连忙行大礼回答:
“若公不弃,愿从公言”
“好!好!好!”子期大笑。“这些日子你且苦学,过段时日与你再讲改姓之事,对了,你不是喜欢读史吗?
这样,你去我书房拿书,想读什么读什么”
“多谢大人”刘长安大喜
刘长安行礼后便直奔书房。
刘子期看着远去的刘长安,眼中满是笑意,忽然说着:“老秦,通知凤奴儿了吗?”
旁边一直站立不动的老秦回应道:
“家主,小姐已经知道了”
————————————
抱着书的刘长安美滋滋地期待着晚上干完活后挑灯读书的愉快时光。
正准备出院子时,目光未及的一颗石头绊住了刘长安。
刘长安一下摔了个狗吃屎。
“你没事吧,快些起来,莫要急。”
一道轻柔的声音响起,如春日里的微风,拂过刘长安的心间。他抬起头,便看到了此后多年难忘的画面。
眼前的少女,年约十三四岁,身着一袭月白色的锦缎长裙,裙摆随风轻扬,宛如天边的云朵。
她外罩一层薄如蝉翼的轻纱,绣着淡雅的海棠花,走动间,花瓣若隐若现,仿佛有暗香浮动。
少女的面容精致如画,眉如远黛,细长而微微上翘,透着灵动;双眸清澈明亮,犹如一汪清泉,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柔的光芒;琼鼻秀挺,嘴唇不点而朱,恰似三月盛开的桃花。
稚嫩而美丽动人。
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如瀑布般垂落在她的后背,发间只插着一根白玉簪,更显清新脱俗。
刘长安瞬间看呆了,脑海中一片空白,只觉眼前的少女如同天上的仙子下凡,美得让人不敢直视。
刘长安回忆起当年初见刘天仙的龙女样子了,只不过此女之美更甚。
刘长安愣后瞬间反应过来此女应该是刘子期的女儿、刘义梧的姐姐刘栖桐。
刘栖桐微微俯身,帮刘长安捡起几本书册,递到他手中,微笑着说:
“这些书可都是珍贵之物,莫要摔坏了。”
她的笑容很稚嫩、纯粹,温暖而又柔和,让刘长安的心“砰砰”直跳。
刘长安这个老处男、老揪客瞬间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说道:
“谢……谢小姐,是我莽撞了。”
他接过书册,手指不经意间触碰到刘栖桐的指尖,那一瞬间,仿佛有一股电流传遍全身,他像被烫到一般,迅速缩回手。
刘栖桐似乎并未在意,依然微笑着看着他,问道:
“你就是义梧的书童吗?好像是第一次见你”
刘长安紧张得手心出汗,低着头回答道:“回小姐,我是少爷的书童,叫刘长安。”
“刘长安?也是姓刘,这名字倒是有趣。”
刘栖桐轻轻一笑,“看你抱着这么多书,可是爱读书之人?三国志、南汉史。看来你是博学之人啊”
刘长安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说道:
“回小姐,我自小就喜欢读书,大人让我能在府中接触到这么多典籍,我甚是感激。”
刘栖桐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爱读书是好事,男儿当读书,不像我那弟弟。
你日后出息了,莫忘了提携义梧。我平日也喜读书,更喜读史,你日后要是缺什么书读,便托人知会我,我托人给你带就是。”
刘长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忙不迭地点头:“多谢小姐”
看着刘栖桐离去的背影,刘长安久久无法回神。
想起平日里庄内对这位小姐的颇高评价,大气庄重,十分懂事,琴棋书画皆有涉及,经史大义也知晓一二。
每每讲起这位姐姐,刘义梧心中也满是崇拜。不过碍于女儿身,刘栖桐少在外院活动,常日在内院。
刘长安又想起家主刘子期的对自己的态度,内心越发不平静。
穿越以来,忙于生计立足,从未想过什么风花雪雨、儿女情长的他,感觉此刻内心受到了些许冲击,他心中好像多了些盼头,多了些奢望。
————————————
内院中。
“凤奴儿,你观那刘长安如何?”
刘子期笑着问道,眼神中带着些期盼
“阿爷,奴观那刘长安确实面目可亲,谈吐也如义梧说的那样,言语谦卑,彬彬有礼。
不过其他更深入的,还需从长观察。”
刘子期舒了口气,哈哈大笑
“看的顺眼便好,往后多多接触。”
“不过凤奴儿啊,你可怪我,如此着急?”
刘栖桐依然浅笑,摇了摇头说道:
“阿爷,奴心里清楚,阿爷这也是为了我,为了这个家好。
我朝初期承北朝一贯作风,南汉皇室族裔男不许为官,不得入军,不得尚公主,女不得入皇宫。
我等北上的南汉遗孤,户籍徭役被严加看管,更不得自由。也长期官吏被视为洪水猛兽。
而那刘长安不同,他看起来原本身份不凡,可籍册上无其记录,那他便可以不姓刘。加上如今天子不敬鬼神,对谶言更是不屑一顾,如今又起用众多刘姓人物为官为吏,而父亲若以财为谋官,让那女婿得个一官半职,对家族也是大有益处。
而那父亲对刘长安有救命之恩,观其言行也为君子,不似忘恩负义之人,再合适不过了,于我而言,也是为好的归宿。”
刘子期满是欣慰地看着女儿,道“你明白就好,你明白就好啊!”
刘子期老大开怀,感觉日子开始变好了,义梧转性,家族有期望,凤奴儿有好多的归宿。
“秀娘,你看到了吗?我们一家人的未来越来越好了。”
刘子期心中默默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