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6章 朝鲜贡女
三日后,紫禁城前来了几位穿着打扮和大明人有些相似的外邦人,大声咿咿呀呀的说着话,表情夸张,言语激烈,不知道还以为是在紫禁城前喧哗争吵。
领队的太监颇有些不耐烦,眼神中带着不耐烦,嫌弃的带着这群人入宫去。
此一行乃是高丽使臣,因勘合贸易而来。
(高丽语)“哇,这个就是大明的紫禁城,实在是太雄伟了思密达。”
(高丽语)“wuli景福宫要是这么气派就好了思密达。”
(高丽语)“王要是在的话肯定不喜欢你说这样的话。”
(高丽语)“王女要是能入宫,那可就太好了,大明的新皇帝正在选妃正好碰上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刚打跑了蒙古人,王一定想要和他们好好相处。”
(高丽语)“但是他们的旧皇帝被蒙古人抓走了,据说还给蒙古人带路。”
(高丽语)“大明皇帝怎会如此?”
(高丽语)“轻声点,前面的官员听得懂高丽话。”
这是来朝贡的高丽官员,在天津上岸的,这次的勘合贸易中,有高丽的王子,一行人特地前来京师觐见大明皇帝。
领头的年轻人约三十岁的样子,高丽王的嫡次子李瑈。
他来到奉天殿前,抬头仰望着巍峨肃穆的大殿,眼中却流露出和他随从们不一样的神色。
高丽的官员们眼中都是艳羡崇拜,而李瑈的眼中是野心勃勃。
朱祁钰在奉天殿接见高丽使臣,本来他并不想要见高丽人,或者不这么正式,一般来说除非高丽的王世子到了,不然礼法上他不见让其他宗室意思一下都没事。
但是想起来于谦之前说用高丽牵制这些年来在辽东不断发展的女真,朱祁钰也就多费了一份心思,亲自接见这个高丽王的嫡次子李瑈。
“大明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瑈带着高丽的使臣跪拜,一张口大明话说的倒算是流利。
高丽是大明的属国,很多贵族会说大明话,并且文字用的是大明的文字,也就是现在的高丽王李裪创造了高丽民族文字训民正音,使得汉字的使用率开始下降。
但是其实高丽人自己也知道汉字比所谓的训民正音强太多了,贵族继续使用汉字,没什么文化的百姓使用训民正音。
朱祁钰面带微笑的说:“平身,高丽王近来可好?朕听闻去年冬天他生了病,可好转了?”
“承陛下洪福,父王情况现在已经好转了,只是父王年事已高,得了这次病后,身体弱了许多。”
朱祁钰充满关怀的说:“等会你去太医院一趟,将高丽王的病症和太医院的诸位详细说说,太医院的大夫看看有没有什么好方子。”
见大明的新皇帝如此亲切备至,李瑈都有些惊讶。
李瑈见此情形也就更好开口,顺理成章的说:“此次前来大明朝贡,闻陛下正在选妃,特地前来。”
“哦?你们是要为朕选妃出点力?”
李瑈略带激动的说:“我之八妹,乃是高丽第一美人也,名李知恩,年十七岁,正好与陛下婚配。”
明朝的后宫历来有高丽妃子的惯例,因为高丽是最听话的属国,将高丽妃子纳入后宫可以稳定和高丽的藩属关系,接下来他要经略辽东高丽很重要,所以这也是一件好事。
只是这所谓的高丽第一美女,是真是假,夸张的成分占多少,目前还不得而知。
朱祁钰看向金英:“金英,太上皇时高丽可有朝贡美人?”
“有的陛下,有两位。”
朱祁钰点点头:“符合祖制。”
李瑈马上接话说:“太上皇当年曾听闻舍妹美貌,派使者要求进贡,但是父王以妹妹当时未满十四,并且不懂大明话为由婉拒了。”
这意思是我的面子比朱祁镇大,不过这么说来也是合理的,高丽也遭受过蒙古游骑的侵扰,朱祁钰打赢了蒙古扬威天下,高丽人对他自然是恭敬些。
“高丽离大明路途遥远,还得劳烦诸位辛苦些将人接进宫来。”
听到皇帝这么说,李瑈便微笑着:“陛下,这次我等来朝贡,本就带上了妹妹,现在京师下榻之处住着,本想着带她来大明上国见见世面,没曾想正好碰上,实乃缘分。”
特地带来,本就是来敬献的,只是自己敬献女子和亲说出来没有选妃好听,想必回去高丽后这群人一定会大肆宣扬是自己无意中看中了这位高丽第一美人,恳请擢选入宫的。
这本就是他们做事的风格,朱祁钰也没闲工夫在这种事情上和他们纠结,便说:“既然如此巧合,就让令妹先入宫来吧,待太皇太后和皇后见过再做决议。”
金英上前递上折子:“陛下这是诸位高丽使臣上贡的清单,还请陛下过目。”
朱祁钰简单看了看,都是些什么人参鹿茸之类的东西,高丽地方贫乏,能够进贡的也多是些土特产之类的产品,价值不是很高,但是产量大。
大明和其他的藩属国之间的朝贡贸易不频繁,唯独高丽甚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是高丽来大明,走渤海即可,路程不算远,而且相对安全。
“人参3000斤、松子6600斤、香油6720斤、红柿300斤,果下马10匹。”
就这些东西,朱祁钰想想又只得摇头,想和你扩大交易规模都不知道交易什么东西,转念一想高丽的地理位置是在东瀛和大明中间,其实高丽和东瀛的贸易一直在持续,只是倭寇是大患,所以高丽官方禁止。
东瀛那地方,可是有金山银山的。
朱祁钰这时候不得不认真的思考,抢过来的银子算不算外贸收入。
高丽人的动作非常迅速,刚说完就将那位高丽公主李知恩送来了。
朱祁钰没见她,而是让送去了后宫内太皇太后和皇后见。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带着后宫女眷依次坐下,孙氏坐在上头,汪怡身为皇后坐在次席,杭瑜在边上坐着。
孙氏左右一瞧便问:“芸嫔呢?”
汪怡答:“芸儿护卫在陛下身边。”
闻言孙氏便皱起眉头来:“陛下身边那么多人了,她一个女子,虽说武艺高强但是陛下身边就缺不得她了吗?每天抛头露面的成何体统,皇后得好好说说她。”
汪怡面上恭顺点头,心里白眼狂翻,说的如此轻巧倒是你自己去啊。
赵芸儿性格和这群深宫贵妇人聊不到一起去,所以交往比较少,越是交流的少,越让人觉得赵芸儿孤僻,深不可测,甚至联想到自己得罪了她,就被被砍了脑袋。
别看孙氏此时威风,也就敢在汪怡面前说这话,赵芸儿本人在此的时候定是不会。
所以之前赵芸儿跟朱祁钰评价说:“太皇太后是最最良善的。”
汪怡也不接话,任她说,婆媳关系自古以来最麻烦,还不是亲婆媳,反正处不好了,索性点头哈腰不遵命。
孙氏只觉得这个皇后和之前自己的儿子的钱皇后简直一个性格,软弱。
“人,带上来吧。”
一位妙龄少女穿着高丽族的长裙缓缓而入,面容不施粉黛却异常的粉嫩,眉眼秀丽,仪态端庄,杭瑜瞧见她心中便生出了不满来,暗自腹诽:“谁十六七岁的时候不是这般紧致白皙,若不是为了陛下生下见济,我也仍是这般细嫩。”
“参见太皇太后娘娘,参见皇后娘娘,参见贵妃娘娘。”
孙氏面带喜色:“快快,上前来,本宫瞧瞧。”
“转个圈。”
“好,好,这孩子身段好,虽说瞧着是瘦了些,但是还在长身体,腰胯位置一瞧就是能生养的,定能为陛下开枝散叶,皇后你说呢?”
汪怡依旧是一副贤良淑德的样子:“母后慧眼识珠。”
“你叫什么名字?”
“回禀娘娘,名为知恩,李知恩。”
“可是知恩图报的知恩二字?”
“是的。”
孙氏高兴的拉着李知恩的手:“好名字,没曾想高丽还有如此美人,与本宫甚是投缘,以后就入宫来,便是陛下没选中你,本宫也留你在宫中做义女。”
汪怡和杭瑜对视了一眼,这种不算高的手段两人怎会看不明白,只是默契的没戳破。
太皇太后和这个李知恩这么亲密,和头缘头方没什么关系,不过是笼络人心罢了。
这种异族敬献的女子,在皇宫内没根基,一旦内心中依靠着太皇太后,以后就是孙氏的排头兵,不过还是往皇帝被窝里塞人的小把戏而已。
汪怡的眼神落在了太皇太后身后伺候的万贞儿身上,身为皇后,万贞儿偷爬了皇帝床的事情她已经知晓了。
虽然不解皇帝为什么宠信她,但是心中有些无奈,总觉得不好意思开口劝皇帝,怕人说她善妒。
历朝历代皇帝宠信宫女都只是小事而已。
只是倍感心力交瘁,眼前这个高丽公主,年轻漂亮,瞧着也是心思伶俐的,又有太皇太后帮扶,恐怕难对付。
再看向杭瑜,不由的心中暗叹,还是杭瑜好对付,虽然狐媚子,但是也就狐媚子而已,没什么大不了,也没什么其他的坏心思。
汪怡无奈叹了口气,后宫中,一个狐媚子杭瑜,一个能打杀二十多人的杀神妹妹,一个心机深沉的太子奶娘,又来一个倾国倾城的高丽公主,这些就算尚且能对付,还有个最麻烦的婆婆。
躺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