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慕容复,多子多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9章 你们都开始炸鱼了?!

阿碧怀着淡淡的担心,入了席。

慕容复吩咐了一声,让后厨别忘了给鸠摩智做份斋饭

席面上简简单单三十个菜,包括了川鲁淮粤四大菜系的......雏形菜品。

这时候连辣椒都没传入中国,各种菜色自然和慕容复前世吃起来差别蛮大的。

但慕容复去年时就特意吩咐,派人去胶东登州(今山东烟台)捞海肠,用特殊手法晒干磨成粉后当味精用。

厨子也是有十位,特意从各地大酒楼里请过来的。

所以木婉清和钟灵发现,慕容家的晚宴比她们昨天在酒楼吃的,还要更加的美味且丰富。

邓百川等人有许多话想说,白天没来得及,所以现在自然想要开始交谈。

不过眼见有钟灵和木婉清二人,有些犹豫,慕容复让他们有话直说,都是实在亲戚。

邓百川说道:“公子,你之前让我造的‘慕容机’和织布机,我召集了很多能工巧匠,但目前还没做出来.......”

慕容复摆摆手:

“邓大哥,不急,这事急不得的。

但那麻将和姑苏扑克弄得怎么样了?”

邓百川有些兴奋的说道:

“麻将馆在城中开了十家,地下赌场也开了五个,还有印子钱也放的很好......”

慕容复点了点头,麻将馆是作为情报系统的拓展,赚的钱不多,但赌场和印子钱则是暴利了。

这行其实是很黑暗的,所以慕容复之前特意吩咐下去,对于还不上钱的别搞什么恐吓、卖儿卖女的戏码,损阴德。

所以让邓百川将这种烂赌鬼都收进姑苏城外灵岩山石场、或者自家的码头去扛大包,管吃管住,工钱还债。

而且年利率也就50%,慕容复前世的法定最高是36%,但如今大宋的《宋刑统》可是规定借贷年利率最高为100%,甚至有的黑心破落户常通过“虚增本金”“缩短还款期”“利滚利”等手法变相抬高利率。

并且动辄砍手砍脚,卖人妻子、孩童。

相比之下,慕容家的这一套反而显得过于仁义。

甚至有好人家也在人的指点下借贷,将借来的钱财给老娘家眷过活,而自己去扛大包,包吃包住。

实际上,姑苏地区的百姓生活水平已经在全国位居前列了,可底层百姓就是这样,遇到水涝、疾病,就随时可能破产,而不得不卖房卖地、借印子钱,没有托底,脆弱异常,好好一个家庭边可能被盘剥分食,为奴为妓。

慕容复之前也常常感叹,他一个考过研的高知青年看不得这个,告诫下面人钱没有赚够的时候,做产业不能做太绝。

经历过生死,他对这生活看得开了很多。

这时又听到邓百川说道:“我们开这些产业的时候,本地的帮会很多对此不满。

甚至有对我们动手的,但是这我们招募了很多江湖好手,还传授武功,每日指导,甚至有几名三流高手投奔,那些赌场和放印子钱的小虾米见到我们的手下,就如耗子见了猫.......

就是有一家,是县太爷的小舅子......”

慕容复听到邓百川都按他之前的指示去训练手下,满意的点了点头。

真正要培养众多的可用战力,这些二三流的武功比所谓什么少林绝技、武当心法好用多了,太过高深的武学,一般人怎么可能学得会,练十年还是一场空。

说起来,那属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龙象般若功》也非常适合没什么武学资质的人,特别适合军人日常训练......

如果真造反,还真应该把这功夫弄过来,哪怕不造反,给自家天赋一般的手下练练,也是不错的。

但回头再说吧,慕容复知道,鸠摩智虽然是吐蕃密宗的,但他是不会这门功夫的......

又听到邓百川说县太爷,慕容复说道:

“邓大哥,不必顾虑。

先半夜把他打掉,然后再亲自去县太爷床头送上千两纹银,再告诉他以后月月都有些分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想必这片的父母官也是可以理解我们这些百姓的。

另外,再打听清楚,县太爷的幕僚、小妾,哪些是他信任的人,都买通好。

银子、秘籍?

还施水阁里那些二三流的功法,甚至于一流的慕容心法都可以用。

知县的小舅子又不陪他睡,知县他给他撑腰不就是图银子么。

而且,他不拿,他下面那些幕僚、小妾怎么拿?

他一个八品官,一年才几百贯,较什么真呢?”

在场的人都对慕容复的话有不同的体悟。

三位家臣认认真真逐字学习;

王语嫣、阿碧、阿朱:公子好帅。

木婉清:呸,狗大户要勾结狗官了。

钟灵:嗯?!这个麻麻的,好吃!

慕容复对三大家臣的反应很是满意,虽然这三人之前毫无经商、政治头脑,但很多事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好了。

慕容复在这方面从不私藏,毕竟他私藏了,难道要他自己干活吗?

像技术、灵感什么的,慕容复想起什么都会告知下面去实施。

一方面能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另外还能多赚些银子,再就是慕容复觉得,如果整个世界都变得好一点,那他慕容复作为世界一份子,也会过得更舒服些。

老大的问题解决后,老二公冶乾,则是兴冲冲的说道:

“公子,你不在,我看烟花都没人放了,于是又做了些参合雷。

不过....嘿嘿,没有在路上试验,而是放在了水里,一方面可以通过记录水波规模不断改进,另外还炸上来不少鱼,我让手下的健儿用箩筐都捞了上来,送去我们慕容家名下的各家产业,节省了一笔费用。”

慕容复瞪大了眼睛,看向一脸得意的公冶乾。

好啊,我就出去一个多月,你们就开始炸鱼了?!

想来也是,宋朝的火药都是被严格管控的,不会流入民间,所以宋朝当官的也没想到有人冒着杀头的罪造火药是为了炸鱼......

“公冶二哥,这个......

这个,古人说过‘毋竭川泽,毋漉陂池’。

我们大宋也有规定:禁止使用“帘箔”(竹编密网)、“鱼梁”(拦河截流装置)。

其实就是防止过度的捕捞,杀鸡取卵这种行为。

你炸鱼是把一整片的大鱼小鱼都震死了,长此以往,将无鱼可捕,还不如用帘箔和鱼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