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魂穿成为北魏孝文帝的皇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新春的北魏皇宫,张灯结彩,却也暗流涌动。这几日,乃是北魏的春节,整个皇宫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之中。郑思恬身为皇后,每日都需与皇太后一同商议春节的各项事宜,从悬挂的精美挂饰,到丰盛的餐食准备,从香醇的饮品调配,再到精彩的歌舞安排,她都事必躬亲,亲力亲为,常常忙活到深夜。此刻,她满心都是一丝忧虑,想着那繁杂事务中还有多少尚未安排妥当,又担心今日去冯太后处问安是否还会诸事不顺。

今日,郑思恬如往常一般在宫中穿梭,她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身姿婀娜,面容姣好。她要去冯太后处问安,心中满是对太后的敬重与思念。那宫殿的红墙黄瓦在阳光映照下闪耀着金黄光芒,仿佛给她的内心添了几分凝重。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魁梧、满脸横肉的男子挡在了郑思恬的面前。他便是嵇利齐,鲜卑贵族王爷,一直囤积粮草、兵器、钱财,对孝文帝拓跋宏一直心怀不满,暗中企图谋反。他眼神中闪过一丝不轨,盯着郑思恬娇美的面容,嘴角勾起一抹邪笑,调戏道:“哟,这不是我们美丽的皇后娘娘吗?真是貌若天仙,让人心生怜爱啊。”

郑思恬听到这话,心猛地一紧,一股羞辱之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心里暗骂这嵇利齐的无耻,脑海中闪过千般念头:怎敢在这皇宫重地如此放肆,难道他真以为能无法无天?但脸上她却强压怒火,只是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与羞辱。她柳眉倒竖,怒视着嵇利齐,厉声喝道:“嵇利齐,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皇宫之中调戏本宫,你可知道这是何罪?”此时,她心中满是对这无良之人的愤恨,只恨不得立刻让侍卫将他拖出去严惩。

嵇利齐见郑思恬竟敢顶撞他,顿时恼羞成怒。他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说道:“哼,皇后又如何?今日我就是要让你知道我的厉害!”说着,他便伸手想要抓住郑思恬的衣袖。郑思恬心中一惊,却很快冷静下来,她深知此时绝不能退缩。就在对方的手快要触及衣袖之时,她迅速侧身一闪,避开嵇利齐的纠缠。闪退之间,她心里闪过一丝庆幸,庆幸自己反应够快,同时又对这个胆大妄为的人更加充满了厌恶。紧接着,她抬手便狠狠地扇了嵇利齐一巴掌。这一巴掌声音清脆,嵇利齐的脸上顿时出现了一个红红的手印。她心中不禁一阵畅快,但脸上仍保持着威严,她知道此刻绝不能让对方看出丝毫破绽。

“来人啊!快来抓住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嵇利齐怒吼道。

此时,恰好侍卫们赶到。郑思恬看到侍卫们,心中稍宁,她微微松了口气,可眼神中仍透着警惕。侍卫们迅速上前,将嵇利齐团团围住,然后押着他向孝文帝拓跋宏的寝宫走去。郑思恬望着被押走的嵇利齐,心中五味杂陈。她担忧此事会引发更大的麻烦,脑海中想象着各种可能发生的后果:若是嵇利齐真的发动叛乱,宫中百姓该如何自处,朝廷又该如何应对……她不敢再继续往下想,只觉得眼前一片迷雾,未来充满了未知与恐惧。

她匆匆整理了一下衣裳,便加快脚步赶往冯皇后的寝宫。一路上,她的心中思绪万千,那些忧虑如同重重山峦,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深知,嵇利齐的事情并不会这么轻易地结束,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即将拉开帷幕。而她,作为皇后,必须保持冷静与理智,为北魏皇室的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可她又不禁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这一切,万一出什么差错……

皇宫的回廊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郑思恬的身影在这光影中显得格外的孤独与坚定。她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她愿意为了国家和百姓,勇往直前。她深吸一口气,在心中默默给自己打气:不管前方有哪些艰难险阻,自己都不能退缩,一定要守护好这个王朝。

新春的北魏皇宫,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氛围。郑思恬身着华丽的皇后服饰,脚步略显沉重地朝着冯太后的寝宫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她那纷杂而忧虑的心上。

她的心中,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波涛暗涌。一方面,她怀揣着对冯太后的敬重与亲近之情,毕竟太后在宫中的地位尊崇,且有着慈祥而威严的一面,平日里她对太后也是敬重有加。进宫以来,太后时常给予她诸多教导与帮助,这份恩情她时常记挂于心。因此,当她即将见到太后时,那敬重之情愈发强烈,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她,让她不得不端正自己的仪态,收敛心神,以最恰当的方式去行问安之礼。

然而,另一边,心中那如影随形的担忧与恐惧却如同一团阴霾,不断地侵蚀着她的内心。今日进宫不久,她便遭遇了嵇利齐那无耻的调戏。那一瞬间的羞辱,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刃,深深地刺痛了她的心灵,让她无法释怀。尽管后来侍卫们及时赶到,将嵇利齐押走,但这起事件带来的潜在威胁却如同高悬在她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坠落,给她带来巨大的危险。

她深知嵇利齐心怀不轨,妄图谋反,而自己今日又与他发生了如此激烈的冲突,这无疑将她卷入了一场极为凶险的漩涡之中。她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嵇利齐那充满恶意的言语和眼神,心中便涌起一阵后怕。万一此事被他利用,在他的谋反计划中,自己很可能会成为他的攻击目标。一旦他真的起兵,皇宫必将陷入一片混乱,自己又将如何在这样的乱世中保全自己和太后,如何守护住北魏王朝的稳定。

随着脚步的迈进,她越发感到力不从心,仿佛被这重重的忧虑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每靠近太后寝宫一点,她的心跳就加快一分,脑海中也越发混乱。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在太后面前掩饰自己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又该如何巧妙地将嵇利齐的事情告知太后,让太后对这个潜在的威胁引起足够的重视。她深知此事至关重要,关乎着皇宫的安全、王朝的兴衰,而自己作为皇后,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可现在的她,却在巨大的压力下,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茫茫黑暗之中,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新春的北魏皇宫,静谧中透着几分祥和。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朱红色的地面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晕,为这庄重的宫殿增添了几分柔和的气息。宫道两旁的翠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低低的沙沙声,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悠长。

冯太后坐在寝宫之中,脸色隐隐透着一丝愠怒。她微微蹙眉,眼中闪过一丝愠怒的神色。那因岁月而雕琢出的面容,此时虽带着些许不悦,却依旧难掩端庄与威严。她深知皇后郑思恬受到了嵇王的调戏,这等行径简直是对皇室尊严的无视,她怎能不生气?

“哼,这个嵇王,真是越来越胆大妄为了!”冯太后低声喃喃自语,话语中满是不满与厌烦。

就在这时,侍从来报,说皇后郑思恬在遭受嵇王调戏后,毅然一巴掌扇了嵇王。冯太后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声仿佛驱散了之前笼罩在宫室中的一丝不快,让整个宫殿都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这小丫头,倒是有些刚烈啊!”冯太后笑声连连,眼中满是对皇后的赞许与喜爱。

此时,宫道上传来隐隐约约的脚步声,冯太后微笑着吩咐道:“皇后来问安,快快请她进来。”

不一会儿,郑思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了寝宫。她身着华丽的宫装,衣袂飘飘,宛如一朵盛开的彩云。她的脸上带着些许羞涩与紧张,却又难掩坚毅与果敢。见到冯太后,她赶忙停下脚步,微微屈膝,准备行跪礼。

冯太后见状,连忙摆手,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说道:“免礼,免礼,思恬,你快过来,坐着与本宫说说今日之事。”

郑思恬心中一喜,连忙走到冯太后身边,轻声说道:“儿臣谢过皇祖母。”

冯太后眼中流露出亲切与疼爱,拉着郑思恬的手,轻轻摩挲着,如同对待自己的亲孙女一般。她微微点头,说道:“今日你受惊了,也罢,也罢了。只是那嵇王竟敢轻薄于你,实在是可恶之极。不过你能如此勇敢反击,也算不负本宫对你的期望。”

郑思恬微微低头,轻声说道:“母后,儿臣只是为了维护皇家尊严,若是轻易退缩,日后恐有更多的不轨之徒胆敢冒犯。”

冯太后听了,心中愈发宠溺,她轻轻抚摸着郑思恬的发丝,说道:“你这丫头,倒是明白事理。只可惜,本宫在宫中多年,这满朝之事,诸多无奈,如今倒像是隔了一层迷雾,看不真切了。”

郑思恬心中一酸,连忙说道:“母后,无论朝堂如何风云变幻,你始终是这北魏的根基,儿臣愿为您分忧。”

冯太后听了,心中一暖,她笑着说:“好孩子,如此甚好。今日无事,你便陪本宫说说话,讲讲这北魏的起源是如何的。”

郑思恬欣然应允,她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开始与冯太后聊起北魏的起源,将那些古老的故事娓娓道来。冯太后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称赞,眼神中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两人又接着聊起了历代皇后和皇帝,郑思恬讲述着那些传奇人物的故事,冯太后则讲述着宫廷中的点滴趣事,气氛温馨而融洽。两人时而欢笑,时而沉思,仿佛时光在这一刻静止,只剩下她们之间的温馨与快乐。

就在这时,庭院之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两人微微一怔,便听到宫门外的侍卫说道:“陛下驾到!”

原本安静的宫室,瞬间有了些许紧张的气氛。郑思恬连忙起身,整理自己的衣裳,准备向拓跋宏行礼。

只见拓跋宏迈着大步,快步走入宫室。他身着华丽的龙袍,身姿挺拔,气宇轩昂。那俊朗的长相,犹如邓伦一般,剑眉星目,鼻挺唇薄,高挺的鼻梁下,嘴唇微微上扬,透露出一丝自信与威严。他的面庞轮廓分明,透着一股坚毅与果敢,深邃的眼眸中闪烁着智慧与霸气。

拓跋宏走进宫室,声音洪亮有力:“皇祖母,今日朕打了那嵇王五十板子,已将他放了。只是放心不下母后和思恬,便来看看。”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进寝宫,目光中透露出关切与宠溺。郑思恬赶忙放下手中的茶杯,走到拓跋宏身边,恭敬地弯腰行礼,声音轻柔婉转:“臣妾拜见陛下,陛下今日辛苦了。”

拓跋宏微微点头,笑着说道:“平身。朕听闻今日之事,倒是心中有些感慨。今日你表现得不错,胆大又有勇有谋,朕很是欣慰。”

郑思恬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道:“多谢陛下赞许,臣妾自当竭尽全力。”

这时,冯太后也笑着说道:“皇帝,今日你这思恬表现得倒是让本宫满意。这孩子,从小就很是坚强,如今又敢反抗嵇王的轻薄,实乃皇家之幸也。”

拓跋宏微微颔首,说道:“母后所言极是。朕也觉得思恬聪慧勇敢。只是那嵇王,日后还需好好管教,切不可再让这种事情发生。”

冯太后说道:“放心吧,皇帝。今日之事,想必他也不敢再轻举妄动了。只是,你这今日匆匆而来,可是朝堂上有何大事?”

拓跋宏微微一叹,说道:“朝堂之事,倒是无甚大事,朕只是在处理一些日常事务。只是这几日,朕总觉得朝堂之中有些暗流涌动,朕还是得时刻留意着。”

郑思恬听了,心中担忧,轻声说道:“陛下,国家之事,臣妾虽不懂太多,但臣妾愿意为陛下出一份力,只希望北魏能够繁荣昌盛。”

拓跋宏闻言,心中一暖,他轻轻握住郑思恬的手,目光中透露出坚定与温柔,说道:“思恬,朕知道你心怀家国。朕有你和母后,定当能将这北魏治理得更加繁荣昌盛。”

三人又聊了一会儿,笑声在宫室中回荡。庭院中的翠柏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温馨的氛围而欢呼。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映照出一片祥和与安宁。在这宁静的氛围中,拓跋宏的到来,如同一股温暖的风,吹进了众人的心田,让这份温馨与快乐愈发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