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学(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五节 常用的地方病防治研究方法

地方病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我们国家曾组织包括医学、地学、生物学和农学等多门学科进行地方病防治研究的大协作,现在看来,地方病学主要是流行病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等医学内部的交叉学科。但在地方病病区成因方面,医学需与地学合作。地方病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流行病学方法,二是实验室的方法,二者紧密结合,形成了地方病研究的主要手段。

一、流行病学方法

无论研究病因和影响因素,还是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对地方病来说,流行病学是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流行病学方法一般分为三大类:一类是描述性研究,其中生态学研究和现况调查是地方病学最常用的方法,诸如克山病、大骨节病宏观的地理分布描述,就是利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取得的结果;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氟中毒、血吸虫病等每年病情及防治措施的监测,就是典型的现况调查。另一类是分析性研究,主要包括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这两种方法在地方病研究工作中都有应用,但不如描述性研究方法应用得多,多用于某些影响因素或可疑致病因子及其载体或媒介的探索性分析。还有一类是实验性研究,包括临床实验和现场或社区实验,现场实验是地方病防治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诸如大骨节病病区的换粮实验、克山病病区的投硒实验、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改良炉灶实验等,这些现场实验不仅反证病因成立与否,还可验证疾病链的具体环节及传播途径。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须注意“伦理”问题,研究必须具有科学依据和获得社区的知情同意,像换粮不会造成“伦理”问题,但投硒就一定要有科学依据,获得社区的知情同意。

在现场流行病学研究中,除询问调查外,还会用到物理、化学、生化等多种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如X线技术、心电技术、B超技术、元素检测技术等。

二、实验室的方法

实验室研究往往是现场流行病学研究的延续,从现场观察获得科学的假设,利用实验室方法进行验证。在地方病研究中常用的实验室方法涉及诸多基础学科,总括三大类:第一类是致病因子的分离、培养和检测的技术方法,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的分离培养技术及检测手段和元素检测分析方法,其中仪器分析中的色谱技术、免疫化学中的酶联免疫技术、分子生物学中的PCR和电泳技术是常用的实验方法。第二类是动物病理技术,就是用动物复制某种地方病动物病理模型,便于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包括光镜、电镜、组织化学技术。如克山病、大骨节病利用动物病理技术做了多方面的病因研究工作。第三类是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即在细胞水平、酶学水平、蛋白质水平和基因水平探讨地方病的发病机制,近些年这方面研究工作越来越多,尤其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技术引入,促进了地方病发病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