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8章
有了苏瑶与顾怀瑾默契配合,战局瞬间扭转,敌军的防线彻底崩溃。战场上,敌军丢盔弃甲,四处逃窜,原本嚣张的气焰被彻底扑灭。
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敌国将领,此刻也只能灰溜溜地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离边境。
顾怀瑾骑着那匹威风凛凛的战马,身姿挺拔,他的目光扫过这片历经战火洗礼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争,打得艰难无比,无数次陷入绝境,又无数次凭借着将士们的顽强抵抗和奇谋妙计转危为安。
如今,终于迎来了胜利,他深知,这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将士们,我们胜利了!”顾怀瑾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激昂而振奋人心。
“胜利了!胜利了!”
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声浪,直冲云霄。
这欢呼声,是对胜利的喜悦,是对和平的向往,也是对自己付出的最好回报。
军队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战场,清理战后的狼藉。受伤的士兵得到了妥善的救治,死去的将士被厚葬,他们的英勇事迹,将被永远铭记在这片土地上。
数日后,班师回朝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百姓们听闻胜利的消息,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手中拿着鲜花和食物,眼中满是感激和敬仰,向着凯旋的将士们欢呼、致敬。孩子们兴奋地奔跑在队伍旁边,好奇地张望着这些满身荣耀的英雄。
当队伍抵达京城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城门口,皇帝率领着满朝文武早已等候多时。顾怀瑾和苏瑶下马,快步走到皇帝面前,跪地行礼。
“儿臣(民女)幸不辱命,击退敌军,平定边境战乱,特来向父皇(陛下)复命。”顾怀瑾和苏瑶齐声说道。
皇帝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辛苦了,此次立下大功,为国家和百姓立下了汗马功劳,朕甚是欣慰。”
“谢父皇!”
“今晚的庆功宴,都来!”皇帝很高兴,他这个儿子终于有些出息了。
太子有些冷脸,他没想到四弟竟然能成功突围,他手下这些废物!
太子看着顾怀瑾和众将士正同时举杯欢庆,他的心里反而更加难安,他的太子之位,似乎有些摇晃了!
庆功宴上,丝竹悠扬,酒香四溢,众人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顾怀瑾看着满座欢庆的景象,心中却有个念头愈发强烈。待宴会接近尾声,他起身离席,再次走到皇帝面前,恭敬地行了大礼。
“父皇,儿臣此次能平定战乱,离不开将士们的奋勇拼杀,更离不开苏瑶的出谋划策,她于国于民,功不可没。如今儿臣斗胆,想向父皇要一个赏赐。“
皇帝微笑着点头,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吾儿尽管说,只要是朕能做到的,必定应允。“
顾怀瑾转身,看向苏瑶,眼中柔情尽显,随后郑重说道:“现在已查明苏家当年是冤枉的。可否还苏家一个名声,归还苏府?“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短暂的寂静后,众人纷纷投来不一样的目光。
苏瑶眼眶泛红,又惊又喜,一时说不出话来。
在顾怀瑾的不懈努力与据理力争下,皇帝终于下旨,为苏侯府洗刷多年冤屈。
一道明黄色的圣旨,承载着迟来的正义,宣告苏侯府当年是被奸臣陷害,即日起恢复其爵位与荣耀。
苏瑶手持圣旨,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多年的奔波、无数个日夜的煎熬,此刻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她换上女子华服,精心梳妆,带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回苏家的路。
站在苏家府邸的大门前,苏瑶百感交集。
“小姐,我们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府邸。”绿竹很是高兴,过去这么久了,终于回来了。
曾经热闹非凡的侯府,如今略显冷清,朱漆大门上的铜环散发着冰冷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
她缓缓推开大门,“吱呀”一声,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在寂静的庭院中回荡。
走进庭院,苏瑶看着曾经嬉戏玩耍的地方,一草一木依旧,却已物是人非。
往昔的欢声笑语似乎还在耳边回响,可如今,偌大的苏家,只剩下她一人。
曾经疼爱她的父母,威严又慈祥的祖父,都已不在人世,那些温暖的回忆,此刻却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她的心。
“爹爹,娘亲,祖父,苏瑶回来了,侯府的冤屈终于洗清了。”
苏瑶轻声呢喃,声音在庭院中飘散,像是在与逝去的亲人对话。
她缓缓走向正厅,厅内的桌椅摆放依旧,可却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无人再用。
苏瑶拿起一旁的抹布,轻轻擦拭着桌椅,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温柔与怀念。
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过去的画面: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父亲教她读书识字,母亲为她缝制新衣,祖父给她讲述兵法谋略。
这些美好的回忆,是她在黑暗岁月中坚持下去的动力,如今,她终于为家族争回了荣誉,可却再也无法与亲人分享这份喜悦。
擦拭完桌椅,苏瑶来到了后院的祠堂。祠堂里,供奉着苏家历代祖先的牌位。
她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
“列祖列宗在上,苏瑶不负使命,为苏家洗刷冤屈。往后的日子,我定当重振苏家,让苏家的荣耀延续下去。”
她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带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决心。
从祠堂出来,苏瑶站在庭院中,望着天空。
阳光洒在她身上,却驱散不了她心中的孤独。
但她知道,过去的苦难已经过去,新的生活即将开始,她要带着家族的期许,勇敢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