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0章 李承乾的“好政策”
长孙皇后忙出言,强行打断李世民内心所思。
她强颜欢笑道:“二郎你别光顾着自己高兴,快把承乾的决策告诉青雀儿,让他也高兴高兴!”
李世民无奈的看了长孙皇后一眼。
他真的是无奈。
即使一句话都没说。
他的所思所想,也瞒不过长孙皇后这个枕边人。
同样李世民也知道。
长孙皇后为何出言打断他。
李世民手指按压住眉骨,轻叹了口气。
硬是在李泰面前挤出一丝苦笑。
“青雀儿啊,承乾这回啊真的是悔悟了,你可知你大兄提出了什么政策吗?
承乾说看了三国,想到那刘备堂堂王室之后。
竟成了织席贩履之辈,被人所不耻。
一想这事若发生在朕的后代,他的子侄身上,承乾就心痛到流泪。
所以承乾提出一条政策。
首先为亲王、嗣王提高食邑俸禄。
而那些宗室后代虽不代代承爵。
但为了不让李唐宗室沦落成刘备这般境地。
承乾他用血书一字一画写下承诺书。
凡李唐宗室,无论嫡庶亲疏,皆以天潢贵胄,岁赐永业田,亲王加俸,禄米有差,惟恪守臣节,永沐皇恩。”
李世民说完,眼中竟然有泪花在闪烁。
不是?
他李承乾敢说,你李世民就敢信?
在看向长孙皇后,也是泪眼婆娑。
李泰都差点被这俩人气笑了。
长孙皇后暂且不提。
就李世民这人,脑子是绝对好使。
就是事落到他自己身上,就犯糊涂。
原身李泰说继位后,等李治长大就杀子传弟。
那当时给李世民都感动的,差点就哭了。
气的褚遂良等人,点着脑门骂了李世民一顿。
李世民这才慢慢回过来味儿。
感觉出不对劲。
人家长孙顺德因女儿过世。
心痛的吃不下睡不着。
李世民笑话人家哀毁过度,非大丈夫所为。
等他自己女儿死了,哭的他站都站不住。
三四十天吃不下东西,病的都起不来榻。
李世民这种人,说别人的时候都可能耐了。
事到他自己家身上。
那就如武则天死老伴,失去了李治。
如今李世民,能相信李承乾的鬼话。
李泰觉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足为奇。
长孙皇后也相信了李承乾真心悔过。
之前她曾这般劝说过李承乾。
“承乾啊,阿耶和阿娘已经把最珍贵的东西都给你了。
青雀儿他们是你的亲弟弟,也只是得些偏爱。
承乾你得的可是大唐的江山呐。
火炕惠民惠的也都是你的子民啊。
你是储君,你要大度。
承乾你若还这般行事,阿耶阿娘,怎么放心把你的这些弟弟交给你。”
长孙皇后这话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就差直接让李承乾照答案抄了。
长孙皇后还以为,李承乾是将她的这番话听见了心里。
所以才想出来这个法子。
来证明他李承乾,会好好善待弟弟子侄。
长孙皇后笑意盈盈的看着李泰。
李世民也一脸期待。
等待李泰做出反应。
看着帝后二人渴望的眼神。
即便李泰再能言善辩。
一时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青雀儿你怎么不说话了,高兴傻了?”
我看你傻了才是。
李泰眼角肌肉不受控制抖了两下。
随即李泰起身。
跪在了李世民与长孙皇后面前。
“陛下,臣觉得太子殿下此策不妥!”
听李泰这么说,李世民倒是没有动怒。
通过最近发生的事。
足可以证明李泰行事缜密周到,不会任性而为。
李世民也已经不再拿李泰当小孩子。
在与李泰谈论朝政时。
皆按公事奏对处之。
李世民皱着眉,招呼李泰起身。
“你且起来好好说,你认为这事到底是如何不妥的?”
李泰并未起身,依然跪道:“陛下可已经下旨执行?”
“朕已起草,不过诏书目前已到政事堂,门下三省及同平章事还在堂议,未有定论。”
大唐皇帝诏书不能下达便立即执行。
这也是李世民亲自定下的规矩。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
也就是说李世民如果想执行一个什么政策。
起草后,交政事堂宰相(政事堂的宰相包括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以及与政策有关的各部尚书),由门下三省及同平章堂议。
无异议后。
再由中书省起草审核,内容是否合规。
是否符合唐律疏议与贞观礼。
最后再交到门下省进行三审。
一审是否与律法有冲突。
二审评估执行可行性。(这二审就是魏徵负责的,李世民想征伐高丽,被魏徵整整驳回了十七次!)
终审校对文字无错后盖门下省印。
最后诏令颁布,还要由尚书省签发后交由六部,分工执行。
经过层级传递到地方。
地方州刺史,季报政策施行状至尚书省。
还设立监察御史,巡查各地方真实执行情况。
这就是完整的三省六部制的决策流程。
李世民要想起草个新政策,可是没有那么容易。
李泰听还在堂议阶段。
这才起身,但依旧依礼法叉手陈词。
“虽太子殿下此提议是出于善意,可陛下有没有想过,这么做会带来什么后果?”
“朕明白魏王的意思了,你是怕会因此增加国库的负担,这个你无需担心。
有鸡精的生意,想必足可以为太子日后,负担宗室所需。”
果然,李泰之前想的没错。
只要李承乾还是太子。
那不管他李泰搞出多少好东西。
在皇帝与皇后眼中。
这些东西将来也都是他李承乾的!
李泰冷冷道:“能负担起宗室所需?
如今从高祖到陛下不过才两代人,李唐宗亲加上异姓王就接近三百人左右。
若不算为亲王加俸禄。
光只按宗亲来算。
按高祖定制的九代归民的世袭制度,与宗亲的俸禄标准。
武德年间宗室一年均消耗粮,就占了全国粮赋的一分(百分之十)。
钱帛就占了一分五厘至二分。
到陛下的贞观年。
只九年的时间,宗亲的消耗粮就涨至了一分二厘,钱帛涨至一分七厘,这还是在我大唐税收增长了的情况下才涨这些,若再过几代......”
李世民此时脸色黑的都快能滴出水了。
李泰说的这些是目前真实的增长情况。
还要再过几年,李世民才遭不住。
不仅大大削减了宗亲的供奉。
还将九代归民改为四代归民。
只见李泰嘴角勾起一丝坏笑。
“哎!陛下可算过一笔账,光高祖一人就生了二十二子,去掉夭折也有十余子。
其中光陛下一人,现在也已有十四子。
那就按最少来算,高祖的十个儿子每人再生十个儿子。
这十人每人再生十个儿子。
以此计算,只需五代便有十余万人,若再去掉生老病死五万人,那至少还有五万人呐,若都发俸......”
李泰当然是吓唬李世民的。
因为根本没等繁育到五代。
武则天就把他们都杀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