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九叔:茅山杀穿港综诸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天赋提升,大收获!大神通!

下了山,李云随便在元符万宁宫里找了个空房间,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起床。

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习惯性的打开系统看看自己今天修炼哪些东西。

只是不经意的一瞥,整个人愣住了。

【姓名:李云】

【等级:心动(经验值:267/1000)】

【天资:优等(修炼所需的时间减半)】

【体质:289】

【防御:203】

【力量:251】

【敏捷:211】

【法力:7777】

【功德值:1910】

【天赋神通:太极阴阳眼、丹田药圃】

【修行功法:《黄庭经》】

【修行技能:紫霄符(LV6)、茅山风水术(LV3)、茅山剑术(LV4)、茅山锻体拳(LV4)、推拿八法(LV4)、五雷正法(LV4)、雷罡步(LV4)、教导(LV3)、茅山……{详情}】

自己的天赋,竟然变成了优等。

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啊……

等等……

望着墙角的那一堆从师祖们手里薅来的法器,他恍然明白过来。

“天资,就是这个意思吗?”

再次拿起《黄庭经》,他心有所感。

修道,修的便是心。

现在他似乎理解了孟子在《告子上》里所提:人有鸡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这句话的含义了。

“念头通达……”李云喃喃着这四个字,眼中闪过一丝明悟:“我天天念着念头通达,却一直处于念头不通的状态吗?”

有系统的加持,没有瓶颈似乎让自己变得有些,功利心太重,急于求成。

性格也渐渐严肃,一切以修道为先。

这反而本末倒置了。

深吸一口气,来到院内。

沉寂半天,他才在体内运行上清雷法,脚下踏着雷罡步。

没有再去思考步伐,也没有去管雷法。

二者在自己无数遍的操演下早已化作身体本能。

细细品味着雷法在体内运行的经过,感悟每一次的脚步,体会着清晨仙山之灵。

再次醒来,已是中午。

道童早已将饭菜送至门口。

再看系统,发现雷罡步和上清雷法已得到进化,变为lv5,名字也发生改变。

【掌握五雷(lv5):可掌控天地神雷】

【呼召风雷、伏魔降妖、祈晴雨、止涝旱。】

五雷,为天雷、地雷、水雷、神雷和社雷。

天雷主正天序运四时,发生万物,保制劫运,馘天魔,荡瘟疫,擒天妖一切难治之祟,济生救产,疗大疾苦。

地雷主生成万物,滋养五谷,扫灭虫蝗,斩落山精石怪,清扫山岚瘴虐,拔度死魂,节制地抵,祈求晴雨。

水雷亦称“龙雷”,主役雷致雨、拯济旱灾,断除蛟龙、毒蛇、恶蜃、精怪,兴风起云,水府事理;

神雷主杀伐,不正祀典神祇,兴妖作过及山魁五通,佛寺、塔殿、屋室、观宇山川精灵。

社雷亦称“妖雷”,主杀古器精灵,伏原故气,伐坛破庙,不用奏陈,可便宜行持。

通俗的来讲,五雷通过对应的气(炁),拥有不同功效。

上清雷法可荡妖魔,却不能治病救人祈求风雨。

最主要的是,这五雷代表天理,上达天听代天行业。

也就是天理循环,杀恶人恶妖固有功德,却也背负杀伐业力。

说人话:biao子自有仁操,贱人自有天收。

也正是这个原因,茅山许多祖师基本都去了阴司成为阴神,以消业力。

但自己以五雷除之,代表天理所容,不用背负杀生业力。

业力什么的,李云倒是不怎么在乎,反正那玩意儿很轻,跟功德相比倒是无所谓,主要是掌握五雷可是正儿八经的大神通。

再看雷罡步,也发生了进化。

【五雷罡步(lv5):缩地成寸、日行千里。】

【荡邪、治病、祛灾、呼风、唤雨。】

和掌握五雷的功能差不多,却更温和,还变成了一门身法神通。

除了两个和五雷相关的神通法术,最令他欣喜的是,他竟然发现五禽戏居然也升到了lv5。

而且也转变成一门大神通。

【正立无影(lv5):收敛气息】

【日下无影、气息全无。】

这门神通看起来好像很普通,实际上也确确实实相当于是一门大神通。

收敛浑身气息,哪怕在太阳底下也没有影子反射,只要他不想,外人根本察觉不到他。

这就是这门神通的强悍之处,比隐身术还要厉害,至少隐身术还会被厉害一点的人察觉到。

日后科技发达,他就算在摄像头底下,也会让看影像或照片的人下意识的把他忽略。

和某个打篮球的小黑子功能相似。

这本就是套修心养性的拳法,进化成这个神通,也说得过去。

呼~~~~

长出一口气,李云心情愉悦的不行,念头似乎更通一些。

不慌不忙的吃过午饭之后,他才朝着演武场慢悠悠的走去。

或者说看似很慢,实际上他每走一步,身体都会前进十数米,充满满满的违和感,却又似乎那么的自然。

今天正是秋生和文才参加考校的日子。

不光是他俩,其他师叔师伯的弟子们也都在这一天进行考校。

李云还在其中看到了阿强和家乐。

对他们进行考校的,是元符万宁宫的执事。

师祖被打劫的事情,早就在昨天就传遍茅山,这个执事自然有所耳闻。

对这个师侄,他可不敢怠慢。

看到李云过来,他赶紧拉了把椅子示意李云跟着一起坐下。

尽管这个执事的辈分比他高一辈,李云该叫师叔,却也没跟他客气。

坐定,李云笑问执事道:“师叔,考校开始了吗?”

这位现在几乎是内定的掌门了,现在让他不舒服了,鬼知道以后自己会被重新安排什么工作。

执事也不敢托大,鬼知道以后李云会不会对他来一句在茅山的时候称职务。

山上的茅山道士都只想清修,几乎不问世事。

如果不是山门需要开支,他们是真不愿意外出行走。

“刚准备开始。”他回了一句,恭敬的反问李云:“师侄有何指点?”

李云赶紧摆手,一脸苦笑:“师叔折煞我了,没必要这么客气,我只是来看看。”

见李云现在似乎变得随和许多,执事的心里也松了口气。

他生怕李云让他放点水,好让那两个师兄弟通过。

到时候自己到底是放水呢?还是放水呢?

真是让人难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