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0章 枯荣和尚
说完林凤霞就要上前,把木薯饼从赵果儿嘴里拿出来。
赵果儿被烫得斯哈斯哈的,灵活的躲开了林凤霞的手,一边还在傻呵呵乐:“娘,真的很好吃,你和哥哥也快试试!”
用大铁锅烙出来的木薯饼带着一股朴实的气息,刚一入口木薯的香甜就在嘴里迸发开来,外层黄金酥脆,里面软糯香甜,别提有多好吃了。
林凤霞和赵珏互相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了犹豫。
再见赵果儿似乎没有什么不良反应,赵珏大着胆子也撕下一小块饼放进嘴里。
刚一入嘴,他的瞳孔微微放大,眼中满是不可思议:“这木薯竟然这么好吃?!”
正在读书的赵明远,老远就闻到了厨房传来的香甜气息,他好奇地凑到厨房,看看那所谓的木薯饼究竟是什么样子。
只见兄妹俩一人一张饼,围着林凤霞叽叽喳喳讨论个不停,林凤霞手上动作不停,一张又一张饼从锅里出来。
空气中都弥漫着木薯的独特气息。
“爹爹,你快尝尝!”
赵果儿听见动静,拿起一张饼朝着赵明远跑去。
赵明远接过饼子,上上下下地打量:“这就做好了吗?”
锅灶面前的林凤霞将最后一张饼盛起来放到盘子里,招呼着赵明远过来尝味道:“远哥快尝尝,这饼的味道可香了。”
赵珏已经将第二张饼吞到肚子里,这饼比粗粮饼好吃了不知道多少倍。粗粮饼表面粗糙,放在嘴里没味道不说,嚼都难嚼,吃到肚子里更是不好消化。
而这木薯饼表面酥脆,易嚼,还有股子木薯的香气,就算是刚刚吃饱了,他都没忍住又吃了两块。
见这木薯饼竟然这么受欢迎,赵明远试探着咬下一块,木薯的香气充斥着他的鼻腔,好吃极了!
这算得上是他这么多年吃过最好吃的饼子。
“这木薯竟然这么好吃,咱不然明天多做点,给之前帮咱家的乡里乡亲们送点过去?”
赵明远点点头:“是个好法子,毕竟人家帮了我们那么多,该还礼的。”
赵果儿思忖半晌,开口说道:“可是今天婶子说这个有毒,送给那些亲戚家,人家觉得我们害人怎么办呀?”
毕竟在末世摸打滚爬几年,赵果儿深知人心最是难测。
闻言,林凤霞也只得歇了这份心思,虽然他们家知道木薯没有毒,但万一真给人吃出什么问题了,可不是他们担待得起的。
这事放下还没几天,就迎来了转机。
这天村里来了个穿着破烂的和尚,走到赵果儿家门口敲了敲门。
“请问有人在吗?”
赵果儿迈着小短腿哒哒地跑过去开门,见是个和尚,心中警惕的同时也双手合十朝人打了个招呼。
“师父您好,请问有什么事吗?”
“阿弥陀佛,小施主,贫僧这厢有礼了!贫僧自南而来,往北而去,苦行度众生,途经此地,特来化斋,还望施主行个方便。”
听闻此言,赵果儿心中充满钦佩的同时,悄悄打量了一番和尚的样貌,和尚看起来三十出头,眉目间一股慈悲相。身上的衣服不知打了多少补丁,但依旧干净整洁。
赵珏听到声音忙出来查看,见是个僧人立马客客气气地将人迎进来。
“长老快请进,家里清贫,只有些糙米粥,还望长老不要嫌弃。”
僧人眯着眼睛,朝着两人拜了拜:“福生无量天尊,多谢二位施主,贫僧多有叨扰,不便进屋,恳请施主将粥放到贫僧的钵中即可。”
赵果儿笑眯眯地将人拉进屋内:“师父快进来吧,我娘的手艺很不错,您不进来我可要生气了。”
“阿弥陀佛,打扰了。”僧人朝着赵果儿拜了拜。
赵珏手脚很麻利,等僧人坐下的时候,他已经拿着一碗糙米粥和一碟子木薯饼出来了。
“施主万万不可,一碗糙米粥即可,切莫浪费。”
那和尚连连摆手,赵果儿见状赶紧说道:“师父快吃吧,哥哥都已经端出来了,师父不吃可就浪费了。”
一听这话,僧人有些哑然:“小施主真是聪明伶俐,不过佛门清规,不可多食,多谢二位施主的好意。”
见僧人迟迟不肯吃饭,赵果儿眼疾手快地夹起一块木薯饼放到糙米粥中。
“师父,这下您不吃可就真浪费了。”
赵珏连忙道歉:“果儿!你这样太没礼貌了,不好意思长老,我妹妹不是故意戏耍您的。”
怎料那和尚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妙哉妙哉,小施主真是妙人。贫僧法号枯荣,二位施主若是不嫌弃,可否结个善缘?”
“枯荣师父好!我叫赵果儿,这是我哥哥叫赵珏!”
“善哉善哉,多谢二位施主布恩,那贫僧就不客气了。”
没多久,和尚就将碗里的糙米粥和木薯饼都吃了个干净。
“多谢款待,枯荣见赵珏施主身形消瘦,皮肤略失光泽,请问施主夜间是否多梦或失眠?”
赵珏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对,我夜间多梦,也经常失眠,不过近日已经好多了。”
“医道无穷,小僧虽医术浅薄,但也略知一二。如若施主信任小僧,我可帮忙看看。”
这倒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一般僧人都不会夸大其词。
说是医术浅薄,怕是也有不小的造诣,能一眼看出赵珏的问题,想必也不是泛泛之辈。
赵果儿将赵珏推上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我哥哥半月前还经常卧病在床,麻烦师父给看看。”
赵珏也连连道谢,配合着枯荣将手伸过去把脉。
枯荣将手搭在赵珏的手腕上,沉吟片刻收回手:“劳烦施主张开嘴。”
仔细观察后,他得出结论:“赵珏施主脉象细如线,按之无力,气机郁滞,血行不畅。气血两虚,去抓点药多多调理即可,枯荣多嘴告诫施主,心病难医,施主不可多劳心费神,以免伤身。”
“之前施主卧病在床多因心疾,如今心疾缓解,血行稍畅,但也不宜多思。”
听了这个诊断结果,赵果儿打心眼里佩服这个枯荣和尚,看来是真有两把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