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太乙金仙从方寸山樵夫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8章 断无因得悟缘法,识六贼成全道心

“不让咱们好活,咱们也不让你好活!”

贼人被逼急,各各现出狠辣。

挥动刀剑,也不管被马踩踏的狂身子快意人,聚在一起,同时向西方奔走冲杀。

要夺路而逃。

“莫放他们走了,留下祸害。”

官兵们急呼。

此时,张悟凡正好赶到。

听闻一声,即大步流星,提着斧头,拦在了当头。

“不识相的,你是找死!”

贼人被张悟凡拦路,心中恼怒,一起杀向张悟凡。

张悟凡已施展了灵感术明目术,黑夜中看人也如白昼。

眼见贼人一起杀来,心中丝毫不慌,使出开山斧艺,挥斧遮挡。

并不杀害性命。

只缠住这几个贼人,左右冲杀不出。

更分出余力心思,用御兽术唤出被解了缰绳的马儿参战,冷不丁的,跳出马厩,几下就把这剩下的几个贼人,给冲撞踩踏的倒地不起。

张悟凡这才收了斧头。

“好马儿,快别踩了,人已经没声了。”

眼见地上的贼人们都没了动静,张悟凡赶忙制止。

“快都散了,还回马厩,别被当成了杀人凶手,被抓去做了大牢。”

马儿们连忙又都跳将回了马厩。

这时王员外带着官兵们也围了上来,点了火把,往地上一照,一具具,全无声息。

官兵认了认贼人模样,道:“那边两个是狂身子,快意人,这边四个是爽舌头,喜眼色,灵鼻儿,顺耳朵,确实是那六个贼。”

说完,冲张悟凡道:“你也是个大胆的。”

“这六个贼人,可不一般,我们几次抓捕,都损兵折将。”

张悟凡道:“当时心急,怕他们走了,回头又来报复,便没想什么,壮着胆子也就冲过来了。”

“还好这些马儿颇有灵性,竟也知道惩奸除恶,冲过来打了这些贼人个措手不及。”

说到这,他忽然想到了什么,问官兵道:“官爷,你刚刚说他们叫什么名字?”

“狂身子,快意人,爽舌头,喜眼色,灵鼻儿,顺耳朵?”官兵又重复了一遍。

“身,意,舌,眼,鼻,耳?这不是六根吗?”张悟凡学道有年,心中颇有灵感,这一下顿时便觉察到这六贼的不一般。

“这些名字却是有趣,还没听过有人这样取名字。”他回了官兵一声,便低头看着,不再言语。

任由官兵处置这六个贼人。

自己则在心中暗暗思量:“寻常的贼人,怎么会取这样的名字?”

“我记得,西游记书中,写唐僧救孙悟空出了五行山,收了孙悟空为徒后,遇到六个贼,叫的名字,和这六个贼,有点像。”

他仔细想了想,想出了西游记书中六贼的名字,“一个唤作眼看喜,一个唤作耳听怒,一个唤作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虽说名字不尽相似,可也都是眼耳口鼻舌身意六根为名。”

西游记为什么这么写那六个贼人,吴承恩没解释,张悟凡以往也没想过,他并不清楚。

现在这六个贼被他碰上,名字如此相似,便让他有了些猜想。

觉得这很可能和修行有关。

“我白天才想,上山学道,如西天取经,要步步踏实,晚上就听到这六个贼,是取经路上孙悟空刚出山时,遇到的六贼名字。”

“这是要喻示什么吗?”

“是印证我的取经路,还是要告诉我,猴哥可能要来了?”

他一时不能明确。

这种事情,没个来去说明,全是因缘际会,有时候看起来有些门道,实际却都是空想,有时候不去想它,却又来回照应,让人难以捉摸。

“孤例不证。”张悟凡想了一阵,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便即断了玄想,不再纠结。

和官兵们一起把六贼处理了,又栓好马,便相互告别,回了家。

官兵们在王员外家下榻。

六贼都是被马踩踏的,和他没什么关系,身上便没沾惹麻烦。

秦姑在家中正焦急等着,见张悟凡回来,拉住了就是一顿关切。

张悟凡将方才马踏六贼的事,一一和秦姑说了,把秦姑听的又惊又喜。

连声夸赞好马儿。

张悟凡附和几声,吹灯上床不提。

第二日上了方寸山,在三星洞中,听完祖师讲道,忙杂务的空挡,和几个师兄闲聊,师兄们问他,山下有没有有趣的事。

张悟凡平常也不好看热闹,打听什么,想了一下,觉得也就昨夜马踏六贼的事,有些意思,便一一与师兄们说了。

说到六个贼人的名字,一个叫狂身子,一个叫快意人,一个叫爽舌头,一个叫喜颜色,一个叫灵鼻儿,一个叫顺耳朵,师兄们听完,各各觉得有趣。

广元师兄道:“这六个是读过书学过道,会起名字的毛贼。可称六根贼。”

慧明师兄道:“六根贼是个好说法,悟凡师弟今日灭了六根,可喜可贺。”

性拙师兄道:“万事皆有缘法,这六根贼即入我等耳中,悟凡师弟,当知其中缘法,莫轻忽了。”

大愚师兄道:“正是如此。悟凡师弟向来缘法不浅,这灭六根贼了断之事,悟凡师弟,不妨多参想一二,当有益修行。”

张悟凡岂不知这是在指点他,连忙谢道:“多谢师兄指点迷津,昨夜时,师弟我也颇觉这六根贼名字微妙,却没个好领悟。”

“如今师兄们一说,心里就又有了些名堂。”

师兄们道:“你且好生悟着,我们去那边玩耍,不耽搁你。”

说罢便一起走了,留张悟凡自己原地去想六根贼的事。

“师兄们说这其中自有缘法,他们不知西游记事,但知昨夜事,他们所指,应非西游事。”

“若非西游事,便是修道事。”

“只说修道事,便是六欲事。”

“人心欲成道心,须先除六欲,六欲是人心之欲,非道心之正。”

“说我灭六贼了断,若是了断,则是了断六欲。”

“我身在凡俗,七情六欲,时时滋扰,当时不知,便欺道心。”

“我明白了。”

他心头一喜。

“世事无俗事,尘缘即仙缘。”

“了断六贼尽,识得道心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