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阪泉风云
烈日炙烤着阪泉之野,五色旌旗在热浪中猎猎作响。来自十二个部落的代表围坐在千年古柏下,青铜酒樽里的醴酒蒸腾着淡淡白雾。轩辕跪坐在神农氏旗帜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新制的玉琮——这是临行前父亲赠予的礼器,温润的触感让他想起姬水河畔的粼粼波光。
“我们九黎族不认什么盟约!“蚩尤突然拍案而起,青铜面具下的声音如同闷雷。这个身形魁梧的汉子身披犀牛皮甲,腰间九把青铜钺随着动作铿锵作响:“能活下来的部落才有资格说话!“
燥热的空气瞬间凝固。轩辕看见后稷的指节捏得发白,有熊氏首领握紧了石斧,而神农氏的耆老们则纷纷摇头叹息。他的目光扫过摆在中央的盟书,那方硝制过的鹿皮上还留着昨夜与后稷反复推敲的墨迹。
“蚩尤首领说得在理。“轩辕突然开口,声音清朗如击玉磬。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解下腰间玉琮置于案上:“敢问诸位,去年大旱时,可曾有部落独善其身?“
柏树枝叶沙沙作响。有熊氏的老猎人摸着脸上的疤痕开口:“我们猎场干涸,追着鹿群到九黎地界,被他们的箭雨逼退......“
“我们神农氏的粟田枯死三成!“后稷重重放下酒樽,陶器与青石相撞的脆响惊飞了树梢的鹧鸪。
轩辕起身走向空地中央,玄色深衣的下摆扫过龟裂的土地。他弯腰抓起一把红土,细碎的砂砾从指缝簌簌而落:“去年黄河改道,冲毁六个部落的粮仓;今春倒寒,冻死牲畜无数。若我们能共享猎场、互市余粮——“他突然扬手,红土在烈日下化作一道赤虹,“何至于让老人孩子啃食树皮?“
蚩尤的青铜面具微微颤动,九把铜钺突然同时出鞘。轩辕却纹丝不动,注视着寒光中自己清晰的倒影。这时西北方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仓颉浑身是血地冲进会场,手中染血的麻布包裹重重砸在地上。
“轩辕!九黎族的流寇正在劫掠姬水部落!“
包裹散开,露出半截带刺的青铜箭镞——正是九黎特有的三棱形制。轩辕瞳孔骤缩,耳边响起父亲病榻上的叮嘱:“真正的领袖,要能同时握住犁头与战斧。“
“后稷大人,“轩辕突然转向神农氏长老,“可否借贵部牛车二十乘?“
“你要作甚?“蚩尤的铜钺已经架在轩辕颈侧。
年轻的领袖伸手握住冰凉的刃口,鲜血顺着掌纹蜿蜒而下:“此刻赶回姬水需要三日,但若借神农氏的牛车星夜兼程——“他沾血的手指在地面画出山川走势,“沿浊漳河走水道,明日破晓即可抵达。“
后稷猛地站起:“你怎么知道那条暗流?“
“这两个月我丈量过每一条水道。“轩辕扯下衣襟裹住伤口,转头看向蚩尤:“首领可愿与我同往?若劫掠者真是九黎族人,我愿割让姬水东岸猎场;若是有人冒充......“他盯着面具后的眼睛,“便请首领还我族人公道。“
蚩尤的铜钺缓缓收起。当夜,二十辆牛车满载各部落勇士驶入暮色。轩辕站在首车之上,手中举着刚刚发明的指南车——磁石打磨的勺柄正指向南方星辰。月光照亮他衣襟上的血渍,恍若战神玄衣上的星图。
子夜时分,浊漳河的浪涛突然变得湍急。轩辕夺过舵手木桨,根据白日观察到的水纹变化调整航向。当第一缕晨曦染红水面时,他们竟真的望见了姬水部落的炊烟。蚩尤在颠簸的车厢里握紧铜钺,突然发现这个少年对山川地理的熟悉,竟胜过最老练的九黎斥候。
混战中,轩辕没有使用石斧。他指挥各部落勇士结成雁形阵,用神农氏的藤盾挡住箭雨,有熊氏的投石索击溃侧翼,最后亲自带着九黎战士直捣中军。当太阳升至中天时,他们生擒了三百流寇——这些人的图腾并非九黎族徽,而是轩辕从未见过的双头蛇纹。
“这是......共工氏的余孽!“蚩尤扯下俘虏的臂环,青铜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青黑色。他突然转身面对轩辕,九把铜钺同时插入黄土:“从今日起,九黎战士任你差遣。但记住——“面具后的声音带着金石之音,“你若负了这片土地,我的铜钺就会插进你的心脏。“
归途的牛车上,仓颉用炭笔在龟甲记录战况。轩辕摩挲着缴获的双头蛇臂环,忽然想起父亲说过:二十年前洪水肆虐时,正是共工氏掘开堤坝导致黄河改道。此刻怀中的玉琮微微发烫,仿佛在提醒他——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