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8章 战略
对于张角心里在想什么,李衡不得而知。
他只知道,要想在这时代洪流中生存下去,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自己的实力。
其他任何东西,都是空中楼阁,算不作数的。
在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里,身为渠帅的赵弘给李衡详细讲解了接下来黄巾军的战略动向。
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献县将来会作为一个埋伏在汉军后方的据点,不断地袭扰敌军,为其他战线的几支黄巾军创造条件。
而根据大贤良师的部署,不久之后,冀州黄巾军将分成五路,两路前往清河郡,三路前往河间郡,每路都由一位渠帅带领,兵力共计二十万人,以此来收复失地。
而令李衡感到有些惊讶的是,身为八品【阴曹司马】的赵弘,居然并非其中一路的统帅,而只是担任后军将领,负责辎重粮草和工兵器械。
担任该军统帅的是一位名叫波才的将领。
据说也是一名八品的【承命者】,但序列能力极为特殊,非常善于攻城拔寨。
而除了波才率领的这路人马之外,另外两路黄巾军的统帅也都是太平教内战功卓著之人。
其中一支军队的统帅,便是大贤良师张角的弟弟,地公将军张宝!
要知道,在整个太平教中,张宝的地位可是仅次于大贤良师张角的。
此次,由他亲自领军,足可见黄巾军想要趁着宫中大乱的机会,夺回冀州失地的决心。
而和这几支规模浩大的军队一比,李衡手下的这些老弱残兵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因此,在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李衡的任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尽最大努力招兵买马,整军备战,以期在将来能够支援位于河间郡战场的黄巾主力。
当然,对于未来几支黄巾主力具体的作战安排,比如何时进军,进攻目标为何处,将走哪条路线……那就不是李衡这个小小的县令所能知道的事情了。
为了能够让李衡有足够的兵力守卫献县,赵弘并没有带走所有的士兵,而是留了一千五百人在献县。
再加上俘虏的汉军守军,此时献县的兵力也有将近两千三百余人,比当初在饶阳县的时候要稍微好上一些。
而在安排好了各项事情之后,这位拯救了饶阳县危机的渠帅赵弘,便率兵离开了献县,一路北上。
不过,他却把大贤良师的女儿张宁给留了下来。
美其名曰是要帮助李衡一起操练军士,抵御汉军。
李衡当然不会天真到相信这种说辞。
他知道,张宁之所以留在这偏远的献县,可能是出于两个原因。
一是赵弘还不太信任自己,所以需要一名在太平教内有足够地位的人来担任“监军”。
二恐怕就是这位张宁将军有着特殊的任务需要去完成……
但不管怎么样,李衡对张宁留在献县这件事并不反感。
毕竟对方身为大贤良师的女儿,在太平教内威望极高,有助于稳固军心。
而且他可是在战场上看到过张宁的身手的。
虽然这位年轻的女将军看上去肤白貌美,容貌秀丽,但打起仗来却极其勇猛。
有她在场,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献县的城防力量。
更何况,李衡已经得知,张宁也是一名九品【承命者】,只是还不知道她的序列能力是什么……
……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衡变得极其忙碌起来。
和之前仅负责饶阳县军队不同,此时的他身为县令,献县大大小小的事务便全要由他来处理。
尤其是这次他们一入城,黄巾军和当地一些大家族的矛盾就立马爆发了出来。
作为信仰太平道的黄巾众人,一直对这些地方大族非常厌恶。
而刘备在治理献县期间,虽然广施德政,极得民心,但他归根结底是想要维护汉室江山,对眼下的模式和体制是认可的,因此并不会对这些大家族怎么样。
更何况,献县的这些地方大族不比饶阳县,并没有做出类似于田家和张家那样过分的事情。
所以李衡并没有以太过激进的方式去处理这些地方大族,而是下令些许增加了他们的赋税,并让他们将一小部分的存粮拿出来,分发给当地百姓。
毕竟眼下黄巾军即将开始全面反攻,李衡还需要靠着这些地方大族来为自己积攒财富,用来招兵买马。
要知道,对这些大家族而言,他们的财富来源可不仅仅是田地而已,还有普通人难以掌握的商路。
在汉朝时期,商路一旦固定下来之后,便非常依赖于熟悉的贸易者。
如果李衡想要取而代之,那这几条商路多半会被直接摧毁。
别的不说,光是献县的于家能够有办法买来辽东战马这一条,便足以让李衡对他们不动杀心了。
当然,在如今这世道,不管是哪个城池,最缺乏的永远是粮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李衡便把李明义从饶阳县调了过来……
……
此时,献县的县府大堂内,李衡正坐在主位之上,听着眼前这名约莫三十岁左右男子的汇报。
男子名叫于晟,是当地大族于家的长子,也是原来刘备在任时的县属主簿。
他双目低垂,声音有些微微颤抖,似乎很害怕李衡:
“李,李县令……我已经把府库都清点过了,现在我们还剩存粮两……两千石,钱一百六十万,箭矢三千支,札甲二十件,环首刀六十把……”
听着对方的汇报,李衡不禁皱了皱眉头。
对于武器装备的缺少,他并不感到奇怪。
毕竟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装备在士兵们身上的,库房里的只是备用。
更何况刘备之前举兵攻打饶阳县,必然会把所有士兵武装起来。
如今还有剩余,已经是很不错了。
他真正感到有些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府库里的存粮居然只有两千石……
按照如今献县两千三百人的守军来算,这些粮食只够支撑个把月的。
也许是注意到了李衡有些阴沉的表情,主簿于晟赶紧解释道:
“县令大人,自我担任主簿一职以来,每一笔粮食我都记录在册,清清楚楚,绝对没有弄虚作假。
现在府库里存量不足,完全是因为今年冀州大旱,又逢战乱,所以收成低了许多……
关于这点,当时刘县令在的时候……”
说到这里,于晟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慌忙跪下:
“抱歉,县令大人,我的意思是,当初那刘备在的时候……”
李衡无奈地摆了摆手:
“行了,别跟我说这些,你现在就告诉我,按照献县这情况,你们于家能出多少钱来让我招募乡勇,训练军士!”
听着李衡的逼问,于晟的汗都下来了。
正当他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声呼唤:
“衡弟!”
紧接着,一名穿着官服,眉宇之间和李衡有些相像的男人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