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4章 训战友打造别动队 结金兰聚义好弟兄
别动队正式成立了,二赖子站在队列前,目光炯炯地望着齐刷刷的队伍,面色凛然地对他们说:“今天我们新编501师别动队成立了,我给起了一个名字,叫‘羊角别动队’。‘羊角’可不是羊头上的角,而是鲲鹏展翅九万里,翻腾时掀起的一股强劲飓风,这股飓风要能摧枯拉朽,横扫一切,要是小鬼子的克星,所以,我们羊角别动队的每一个队员不但要有过硬的杀敌本领,首先要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如果有谁怕死,你现在提出来,我不责罚你,你可以从哪来回哪去。现在问一句,谁不愿呆在这里?”
队伍寂然无声,一动也不动,都神色刚毅地望着二赖子。
二赖子大喊一声:“都是好样的!我们的祖国正在遭难,我们的老百姓正在遭难,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去解救他们,我们甘洒热血写春秋,用我们的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让小鬼子有来无回好不好?”
队伍异口同声地一声怒吼:“好!”
声音惊天动地,响遏云霄。
二赖子压了压手继续说:“打小鬼子我们都有一颗慷慨赴死的决心,这是前提,但是,光有赴死的决心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得有过硬的本领,尤其是我们别动队,更是要一个人能对付得了三个五个乃至十个小鬼子。你们都是有武功的人,但我看了,光有这点武功还不行,不但武功要更进一步,就是技战术也要更加精进,这样打起仗来我们就能战胜小鬼子,也才能完成上峰交给我们的任何任务。”
队伍里一个武高武大的汉子听二赖子口气,似乎在说自己武功有多高似的,有点不服气,看二赖子秀秀气气的,怎么也不像个武功高强的人,有心想试一试,就高声说道:“队长,你是不是武功很高?我想跟你切磋一下!”
队伍里立刻欢呼起来,齐声道:“切磋一下,切磋一下!”
这个汉子叫杜正喜,原是一团的一个连长,功夫十分了得,二赖子知道杜正喜是要考量他,就问:“你叫什么什么名字?”
杜正喜道:“我叫杜正喜,一团三营二连连长。”
又嘻嘻笑道:“我跟你切磋,这不算以下犯上吧?”
二赖子道:“犯什么上,我们是兄弟,切磋一下有什么要紧。”
杜正喜又笑道:“队长,我看还是别比了,我怕打坏了你。”
二赖子这时方笑道:“杜连长是吧,你尽管放心,打坏了不怪你,最好不要留手。”
杜正喜走出队列,就说:“这可是你说的,那好,你注意了,免得大家说我偷袭。”
二赖子虽然随便站了个式子,但他不知道杜正喜的底细,所以也不敢小觑,他招招手,说道:“你来。”
杜正喜以为二赖子轻视他,心里有气,立刻奔向二赖子,迅如奔雷,一招撑拳击去,大有力毙二赖子于拳下之势。
杜正喜这是八极拳中的一个招式,八极拳套路以凶狠刚猛见长,其特点是挨、帮、挤、靠、崩、撼,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于指尖,故爆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特色,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八极拳在中国武术界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杜正喜也是河北沧州人,沧州是武术之乡,有许多人习练八极拳,杜正喜也是一样,从小就习八极拳,已经深得要旨。
其实二赖子和姚梦琪所习的武功与八极拳也有很深渊源。他们两人的师父都是沧州人,从小所习的也是八极拳,只是因为这两人都是武术高手,后来便将其他武术中四两拨千斤的轻灵飘逸的招式融于八极拳中而自成一体,名曰“极迷拳”。
杜正喜来势凶猛,要是一般人,光是这气势就将人压垮了,还没开打就会心生怯意。可二赖子是什么人,生来就天不怕地不怕,还怕这八极拳?
好个二赖子,正是“难家不会,会家不难”。二赖子一般对于凶猛的招式会避其锋芒,寻找破绽一招制敌,可这次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见杜正喜来势凶猛,来了个硬碰硬,一招“双手撑天”,就将杜正喜的撑拳封杀了。
他初来乍到,大多数人不了解他,他这是有心立威。
杜正喜的功夫不说在一团,就是在新编501师那也是很有名的,他曾跟欧阳昱交过手,却打了个旗鼓相当,不分胜负。
可如今一拳下去,不但没有发生以往的效应,将二赖子打倒,反而有一股强劲的反弹力震得他双臂发麻,就知道今天逢上了对手。
但杜正喜不是庸手,他见一招失灵,变招极快,立即两脚为轴,身体左转180度,左腿后撤一步,两腿成右弓步,同时,两手抓二赖子右腕牵拉,想将二赖子右臂扛于肩上,手上不停,两腿仍成右弓步,上体猛然前伏,同时双肩向前一抖劲,双手握紧二赖子右腕用力向前下方牵拉,试图将二赖子摔出去。
谁知这一屡试不爽的招式并没有将二赖子摔出去,二赖子的脚下犹于钉了钉子似的稳如泰山,动都没动,待杜正喜劲力使尽之时,二赖子脚下一勾,双手一推,杜正喜反而“啪哒”一声躺倒在地。
好半天,杜正喜也没爬起来。
这一下大出众人意外,开始一团的人就议论纷纷,都觉得二赖子跟杜正喜过招,那还不是“蜻蜓撼石柱”,可谁知道事实竟然相反。
众人愣了半天,方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二赖子一手拉住杜正喜的手将他拉起来笑道:“承让。”
杜正喜道:“我跟许多人交过手,只有队长你才是真正的高手,佩服佩服!”
二赖子笑道:“高手不敢当,也就一般吧。”
二赖子又大声叫道:“现在开始操练,大家排队拉开距离,跟着我练!”
二赖子教的仍是极迷拳术,只是这套极迷拳术是二赖子无数次琢磨,为求对敌时更为实用而从五十六路极迷拳术中精炼了的。这套极迷拳术只有一十六路,只是每路略有变化,集灵巧的身法、手法和刚猛的招式于一体,突出一个“极”字,那就是“迷”中有刚,看似柔弱的、飘逸不定的招式中其实隐藏着极其厉害的杀招。
待极迷拳术练熟了,又教极迷刀术,这套极迷刀术却是吸取了29军的无极刀术的精髓,仍叫极迷刀术,也是一十六路,每路也略有变化,不但招招致命,而且套路中蕴含了一个“迷”字,在实战中可诱使敌人中招,防不胜防。
他一边念着无极刀术的口诀,一边做着示范。
因为队员们都是身负武功之人,学极迷拳术和极迷刀术都很容易上路,不久就练会了,二赖子就将五十人拆开两两对练,就是练伤了也不要紧,反正二赖子有药。
二赖子将在临训班的那一套都搬来了,还加进了自己创建的一些科目,让队员们苦练,他是想将羊角别动队的队员们个个都练成对敌的高手。
还别说,二赖子这一套真应了那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老话,羊角别动队队员们不但搏杀技能大有提高,凡是他认为必须掌握的军事技能也在稳步提升。
二赖子这一套练法可苦了别动队的队员们,一天下来,人人是龇牙咧嘴,个个苦不堪言。
就在二赖子操练羊角别动队的时候,小鬼子乘淞沪会战的中国军队撤退之机,分水陆三路并进,进逼南京。
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了大陆命令第八号令:华中方面军与海军协同作战,攻克中国首都南京。当日,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调集九个师团20万人马向南京进攻,其中上海派遣军荻洲师团、中岛师团沿京沪铁路从北进击南京;第10军末松师团沿宜兴至溧阳、溧水公路进击;谷寿夫的第6师团和中岛贞雄的第18师团,沿宁国至芜湖公路进攻芜湖,以断中国军队沿江往西的退路;另外,国崎支队从郎溪和太平渡江,悄悄向浦口进军,以截断中国军队的后路。小鬼子这是企图从东南北三路合围、占领中国首都南京,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唐生智召开战前动员会议,以应对来犯之敌。
唐生智这是仓促应战,之前他还满以为小鬼子不会进攻南京,可谁知小鬼子根本不是他之所想,不但要进犯南京,而且非常迅速,弄了他个措手不及。
他心中惴惴,但他不敢将不安表露出来,仍然措辞强硬地对众高级将领说:“诸位,南京大战在即,望诸位精诚团结,努力杀敌,不成功便成仁,有畏敌后退者,格杀勿论!”
这时新编501师师长莫少初站起来说:“司令官,我听人言,南京城三面临水,易攻难守,且部队多为疲惫之师,士气低落,南京城实难守住,为免一城百姓遭难,宜早做打算,撤退为妥。”
唐生智道:“这是谁说的?这是消极言论!”
莫少初道:“是一位颇有军事素养的少校说的。”
唐生智道:“你一个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军人,竟然听信一个黄口小儿的胡言乱语,真是好笑!我在这里重申,再有言撤退者,格杀勿论!”
莫少初只好缄口不语,默默坐下。
唐生智能不知道南京守不住?他是实在没法,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也只好背水一战。
唐生智此举,导致了中国军队在无力抵抗小鬼子之际时,来不及及时撤退,许多溃退的军人遭小鬼子屠杀。
当然,这是后话。
二赖子的临阵磨枪,对羊角别动队的超强训练,让羊角别动队的对敌能力远不止提升一星半点,二赖子曾抽调了一批会武术的战士跟别动队的队员们对阵,别动队的队员们一个就能对付三五个会武术的战士。
这令二赖子异常高兴。
二赖子早就对欧阳昱说过:“我们部队的军事素质太差了,你作为作训处长,得抓紧训练士兵,特别是射击和格斗技术要有一个大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小鬼子。”
因此,从欧阳昱一上任,新编501师就投入到紧张的练兵当中。
这期间二赖子还做了一件事,二赖子看形势就知道在南京城中国军队与小鬼子终有一战,于是,就在训练之余,琢磨新编501师如何跟小鬼子打这一仗。
他有时让姚梦琪负责别动队的操练,自己却四处勘察地形,或者久久站在军用地图前,研究着防守的战略。
新编501师在淞沪会战中损失了五分之三,退守南京后又未得到补充,说是师,其实差不多就是一个团,要守住禄口,实在是“手长袖子短”,勉为其难。根据这实情,二赖子搞了个战斗方案,提交给了廖伟东,廖伟东看了一下,对二赖子说:“你当个作训处副处长实在屈才了。”
二赖子道:“我给你当助手就可以了。”
廖伟东综合了一下,提交给了苗参谋长,苗参谋长和副参谋长一研究,觉得这个方案远比他们搞出的方案要高明得多,也综合了一下,就报给了莫少初师长。
莫少初与正副两个参谋长仔细研究了一番,不禁为这个方案叫好。二赖子搞的这个方案是面向长江,依托丘陵山地修筑三道防线,防线前埋设地雷,开挖陷阱,以迟滞小鬼子的进攻速度,每处防线不但筑构防守工事,还要开挖避弹洞,以防止小鬼子的炸弹炮弹。
第三道防线设在山上,这样,万一守不住还可退进山里跟小鬼子周旋。
而且,方案提出不应呆板地防守,防守中应有主动出击,主要是以别动队为主,夜间对小鬼子的指挥机构和重要部位进行突袭和骚扰,以疲惫小鬼子,达到削弱小鬼子进攻力度的目的。
二赖子知道南京守不住,到最后撤退是必然的,因此,他还建议征集一些木船,以便必要时好利于部队及时撤离。
只是这时候征集船只为时已晚,因为卫戍司令部早已有命令,已将所有船只收拢被送到江对岸去了。
二赖子又向吕弘阳建议说:“吕大哥,虽然南京守不住,但我们也不能无所作为,我建议从渌口向长江方向挖一条地道,可能时间来不及,因此,这条地道能挖多长就挖多长,但出口应设计得隐蔽一些。”
吕弘阳道:“挖地道做什么?
二赖子道:“我们的武器没有小鬼子的好,我们没有小鬼子能打,所以我们不能呆板地挨打,挖了这条地道,说不定将来地道的出口就在小鬼子的背后,这样,我们从地道里出击,就能打小鬼子的一个措手不及。”
吕弘阳觉得二赖子的主意不错,就听从了二赖子的建议,换人不换班地一天二十四小时开挖,向长江边挖掘了一条小地道。
莫若雨对她的父亲莫少初师长没有将二赖子调来师部很有意见,二赖子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她现在连看都看不到他。
她心里很着急,姚梦琪一天到晚都跟二赖子在一起,而自己却看都看不见,如何跟姚梦琪竞争?
因此,她生气地对莫少初说:“都是你,害得我现在看都看不到他。”
莫少初笑道:“你自己不会去找他?”
莫若雨说:“我说去一团当报务员你却叫我当这劳什子处长,一大摊子事我怎么能走?”
莫少初说:“这好办,我将你的职责分一部分给副处长,你不就有时间了。”
莫少初果然将莫若雨的职责分了一部分给了电讯处副处长,莫若雨忙完了自己的事,每天都会跑去别动队找二赖子。
她老是腻在二赖子身边,跟着二赖子转来转去,二赖子虽然也喜欢莫若雨的率性而为,但这不是儿女之情,而是兄弟姐妹之情。
对于兄弟姐妹,二赖子是很宽容大度的,莫若雨虽然干扰了他,但他并没有生气,只是说:“大小姐,我不像你那样有时间闲逛,还是去别处玩吧。”
莫若雨道:“我就是要缠着你,我要你娶我。”
二赖子无奈道:“我的姐姐,我的好姐姐,我跟小妹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怎么能娶你,再说你是师长女儿,我也高攀不上。”
莫若雨腻声道:“只要你娶我,你就高攀得上。”
二赖子斩钉截铁地说:“不行!。”
莫若雨道:“你娶姚梦琪也娶我,这总可以吧。”
二赖子还是断然拒绝:“我这样做怎么对得起小妹?你是不知道,我跟小妹的感情你理解不了,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你的,你再逼我,我带着小妹离开这里。”
莫若雨可怜巴巴地说:“那我怎么办呀?”
二赖子想了想,“我认你做干妹妹,好不好?”
莫若雨断然道:“不好,我要做你的妻子。”
二赖子头疼得很,姚梦琪知道了,柔声道:“你就答应她吧,我只要留在你身边,每天能看到你,我就知足了。”
二赖子捧着姚梦琪的脸深情地说:“小妹你别胡思乱想,这辈子除了你,就是皇帝的女儿我也不会要的,我只会娶你做我的堂客。”
二赖子这番话,说得姚梦琪满脸是泪,感动极了。
二赖子觉得这不是事,大战在即,却还要为这事伤神,太不应该。
二赖子找到吕弘阳,说:“你知不知道莫若雨为什么每天都跑到别动队来?”
吕弘阳笑道:“就是傻瓜都能看出来,她喜欢你。”
二赖子道:“可是我不会喜欢上他的,这事你得帮帮我。”
吕弘阳笑道:“我怎么能帮你,我是有老婆的人,再说莫若雨也不可能看上我。”
二赖子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你将在临训班的那些兄弟找来,我们一起盟誓,结拜为兄弟姐妹,这样,她知道自己跟我是姐弟,就不会缠我了。”
吕弘阳道:“行是行,就怕作用不大。”
吕弘阳不知道这样做对二赖子与莫若雨的事到底有多大帮助,但他早就想跟二赖子结拜,苦于二赖子没答应,今天二赖子主动提出来,他当然是赞成的。
吕弘阳跟廖伟东、赵炼石、欧阳昱、龙雅静、宋潆泓说了这事,他们都很高兴,说愿意结拜。
最后找到了莫若雨,莫若雨不知道是二赖子的主意,只是觉得这些人都是很慷慨磊落的人,很值得交往,这些日子跟他们在一起,自己很开心,所以也没有深想,就答应了。
二赖子早就注意到了禄口有个关帝庙,他叫人买来了香花蜡烛等祭品,带着众人来到关帝庙,点上香火,供上祭品,然后带头向着关云长的神像跪下,对天盟誓道:“皇天后土、关帝爷爷在上,我等虽非亲非故,却愿效桃园结义,在此结为兄弟姐妹,从今往后,和衷共济,同生共死,患难相扶,祸福相依,不存私心,不损情义,虽不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如违此誓,天地不容,人神共诛。此誓皇天后土关帝爷爷可鉴,我等一生坚守,誓不相违!”
然后各个报上自己的名字,叩拜了,按年龄顺序,欧阳昱是老大,吕弘阳是老二,赵炼石是老三,廖伟东是老四,莫若雨是老五,宋潆泓是老六,龙雅静是老七,二赖子是老八,姚梦琪是老九。
结拜过了,他们咬破中指,滴血入酒,歃血为盟,誓同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