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诗歌创作考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自序

王夫之,后人尊称王船山,他是明末清初人,但其思想在其当世时影响不大,至近代而影响日巨。世人称王夫之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和文化贡献是多方面的。

王夫之一生创作了1600多首诗,王闿运在其日记中对王夫之的诗歌进行了分析研究,称王夫之为湘洲诗人中非常重要的一位。自此开启了对王夫之诗歌的研究。百余年来,关于王夫之诗歌创作的研究不算是热点,但也不是冷门,评论者或褒或贬,因其论著俱在,用不着辞费。

笔者自20世纪末研究船山学以来,先是用力于300年王船山学术思想史研究,渐渐进入王夫之本人学术思想的研究。王夫之除了自身的著述外,可供搜集的文献并不多,因而王夫之的诗歌是研究他本人的最好材料。这样一来,王夫之诗歌自然成了笔者最重要的研究选题。

关于王夫之诗歌的研究,在此笔者主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开始研究王夫之诗歌创作之前,笔者承担了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的项目“王夫之诗集校注”,对王夫之诗歌进行注释。至本书完成之时,王夫之诗歌注释已完成并交予出版社出版。王夫之诗歌注释工作,笔者只能说做完了,但限于客观而非主观的原因其中肯定存在不少的问题,在今后笔者还将进一步完善。正因为有这样的基础,笔者在做王夫之诗歌创作研究时特别注重对文本的分析,注重文献材料,注重证据,因此名之曰“考论”。本书共八章。第一章是对学界关于王夫之诗歌研究的回顾。第二章探讨王夫之诗集的编撰及王夫之诗集的编撰思想。第三章是王夫之诗歌作品创作年份考及其纪事研究。第四章是王夫之的文学交游考。第五章以《广落花诗》为例探讨王夫之的咏物诗。第六章探讨王夫之史学与诗歌创作关系。第七章是对王夫之诗歌与王夫之教育教学关系的研究。第八章探讨湖湘传统与王夫之诗歌创作之关系。笔者从不奢望在一本书中解决与王夫之诗歌创作有关的所有问题。笔者尝试了解王夫之作为诗人在其成长时受到哪些人的影响,初步揭示作为史学家、教育家的王夫之诗歌创作中的史学修养、教师情怀的作用,试图寻绎湖湘传统与王夫之诗歌创作的内在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