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整体研究综论及评传、专论、研究资料汇编、家世与生平研究和高层次科研项目[3]
据笔者统计,目前已出版:
(一)整体研究:综论及评传7种[4]。有《莫言论》(张志忠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怪才莫言》(贺立华、杨守森等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莫言评传》(叶开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莫言的文学共和国》(叶开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评传》(王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莫言小说研究》(王育松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和《多维视野中的莫言创作研究》(王恒升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二)专论22种。其中“莫言创作主题与艺术特征研究”6种[5][有《叙述的源泉——莫言小说与民间文化中的生命主体精神》(张灵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论莫言小说(1983—1999)的几个母题和叙述意识》(谢静国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莫言小说中的女性世界》(王美春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狂欢化”写作: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与叛逆精神》(胡沛萍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宁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和《莫言作品叙事研究》(楚军著,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莫言创作经典化问题研究”1种[6][有《莫言创作的经典化问题研究》(张书群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莫言小说文体研究”2 种[7][有《莫言的小说世界》(付艳霞著,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版)和《莫言小说文体研究》(管笑笑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比较研究”4种[8][有《跨越时空的对话: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朱宾忠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来自边缘的声音——莫言与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张文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莫言的另类解读:西蒙与莫言写作比较》(林青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莫言与福克纳——“高密东北乡”与“约克纳帕塔法”谱系研究》(张之帆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海外译介传播与接受研究”9种[9][有《莫言神髓》([日]吉田富夫编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全球化语境中的莫言研究》(胡铁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莫言小说译介研究》(鲍晓英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译介为例》(鲍晓英著,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微观莫言文学世界》(宁明著,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海外莫言研究》(宁明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小说英译风格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宋庆伟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文本的跨文化重生:葛浩文英译莫言小说研究》(贾燕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翻译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以海明威和莫言为例》(明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语言专题研究”1种[10][《莫言小说语言专题研究》(李津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三)“莫言研究书系”1套12种,由张华总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已出版《莫言研究三十年》、《莫言: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莫言与世界: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海外莫言研究》、《莫言研究硕博士论文选编》、《“狂欢化”写作:莫言小说的艺术特征与叛逆精神》、《莫言创作的经典化问题研究》、《莫言的另类解读:西蒙与莫言写作比较》、《乡亲好友说莫言》、《莫言弟子说莫言》、《大哥说莫言》、《世界文学视域下的莫言创作研究》等12种,既有代表性研究成果的钩沉辑录,又有对由莫言获得诺奖引起的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与莫言创作的本土性和世界性思考以及跨文化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成果,既有关于莫言小说艺术特质和经典化问题的专论,又有对于莫言为人从文的近距离观察和言说,既关注国内的研究情况,也关注莫言的海外译介、传播与影响,既汇编名家名作,又积极呈现年轻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如硕博士论文选编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该丛书的很多作者本身就是年轻的学者,他们以崭新的学术视角和严谨持重的学风呈现了莫言研究的新成果。
(四)研究资料汇编(选编)9种[11][有《莫言研究资料》(贺立华、杨守森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莫言研究资料》(杨扬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莫言研究资料》(孔范今、施战军主编,路晓冰编选,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莫言研究三十年》(上、中、下)(杨守森、贺立华主编,丛新强、孙书文执行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作品及研究文献目录汇编(1981—2013)》(范晓琴编著,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莫言研究硕博士论文选编》(程春梅、于红珍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研究年编(2012)》(张清华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莫言研究年编(2013)》(张清华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莫言研究年编(2014)》(张清华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专题研究论文(选)集7种[12][有《莫言:全球视野与本土经验》(张志忠、贺立华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莫言作品解读》(杨扬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莫言研究(2004—2012)》(陈晓明主编,华夏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与世界:跨文化视角下的解读》(王俊菊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来自东方的视角:莫言小说研究论文集》(蒋林、金骆彬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说莫言》(上、下)(林建法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批判》(李斌、程桂婷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和年谱1种[《莫言文学年谱》(李桂玲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五)家世与生平研究5 种。此类著作有《莫言与他的民间乡土》(邵纯生、张毅编著,青岛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与高密》(莫言研究会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版)、《大哥说莫言》(管谟贤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乡亲好友说莫言》(徐怀中、马瑞芳、杨守森、贺立华等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莫言弟子说莫言》(齐林泉、兰传斌等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主要围绕莫言创作与故乡人文的关系、莫言的农村生活经验和创作成长历程、莫言家世等进行外部研究。
(六)高层次科研项目24项[13],研究涉及莫言与现代主义文学的中国化研究、莫言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莫言作品叙事研究、莫言作品海外译介与接受研究、比较研究、莫言作品的审美形态与功能研究和莫言家世研究等方面。其中首都师范大学张志忠教授主持的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视野最为宏阔,将莫言创作与相关研究放置到世界文学视野之中,以莫言及其作品作为考察中国文学尤其是中国当代文学变革的样本,来进行细致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的立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