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在仁善堂的生活(二)
一个时辰后,来到了西林。连绵不断的山脉,山间错落,绿树成荫,山野风光,无不令人陶醉。
“跟紧了,注意脚下,别摔了。”张管事在前面叮嘱道。
小路蜿蜒,显然是被人走多次而形成的,两刻钟后,到一平地,有一小池水,山上的水在小池停留了一会,又慢慢流走。
“背篓里的两个黑馍馍是今天的午饭,竹筒的水喝完后就来这里取,申时一刻在此处聚集。
二十六组和二十七组挖野菜,我和二十八组砍柴火。”二十六组六人往西走几十米,“就在这附近吧,两个人一起。”柳雪说完话,就拉着王欣往一处野菜丛走去。
白繁看着蒋棋和杨明重道:“那我和王絮去前面一点。”
蒋棋点了点头:“我和杨明重去左边。”
现在太阳并不毒辣,林间有风,白繁用着简易的木锄头挖蒲公英,土质不坚硬,路上也挖了很多时日,可以说熟能生巧了。
每天挖的野菜就是仁善堂的食材来源之一,吃不完就晒干,卖到药铺,也是一项收入。
王絮干着手里的活,看了看四周,小声的说:“白繁姐,你是怎么来到这的。我和姐姐是因为爹爹要把我们卖给人贩子换取粮食,逃出来的,遇到了兰县的贵人制止了此事,把我和姐姐送到了仁善堂。还把爹爹抓到苦力坊里,让爹爹搬石头。”
“我啊,是和家人走散了。”白繁低声的回道。
“也样啊,”王絮停了一会,又继续道:“家里以前很好的,娘还在的时候,爹爹很疼我们的,但后来娘生下弟弟的时候就生病了,再后来娘和弟弟都不在了,爹爹变了。”
王絮说完,看了白繁一会,“白繁姐,我姐不让我和其他人说这些,但是,白繁姐有点像我娘,让人忍不住想靠近。”
白繁听完后,心想:谢谢啊,这是多久没和除了自己姐姐以外的人说心里话了。“你好好的吃饭睡觉长大,和你姐好好的活着,这就是你最重要的事。”
说着话,干着活,午饭的时间到了,其实是白繁觉得饿了。
拿出火折子,就地生火,“王絮,烤下你和我的馍馍,我刚刚留意了一下,有鸟窝,我去看看有没有鸟蛋。”
白繁从进林子,就留意着,发现了五处,但三处的鸟窝太高了,不敢爬,剩下的两处就容易多了。
白繁两处找到了八枚,“找到了八枚,你扒开火,我放进去。”
王絮高兴的用树枝扒开火堆,“白繁姐真厉害,但火折子是从屋里拿来的吗,被管事发现偷拿东西,会不给饭吃的,但要是被发现,我就说我拿的。”
白繁吃着烤好的馍馍,等王絮说完,开口道:“我自己带来的,文书上有登记。”
鸟蛋熟了后,给王絮分了两个,自己拿两个,剩下四个,等会见面再给她们。
“谢谢白繁姐”,王絮边说边剥壳,咬着手里的鸟蛋,细细咀嚼后,才吞下去。
白繁吃完两个鸟蛋后,继续挖着野菜,有些手摘就行,不用挖。
仁善堂固然好,但一直靠劳动力换取粮食的法子终究不是长久之际,一比一的兑换,无法积累个人的资产,那命就还是由别人掌握着。
从这里往下看,可以看到草地上不断在开荒的人,看穿着,比靠近城门的百姓穿着要差很多,大多赤脚,衣服上大大小小的补丁,应该是外来的。
但离得这么远,还是抵挡不了扑面而来的生机。
白繁收回目光时,看到了树上的茶桃,外表白色或淡褐色,拳头大小,里面空心。还有一种类似树叶的果实,叫茶耳。
以前在外游玩的时候被科普过,所以才知道。
白繁摘了十几个,放在堆满了野菜的竹篓上,往回走。
在回小水池的路上就遇到了二十六组的四人,拿出鸟蛋,“鸟蛋,我和王絮吃了,你们四人一人一个;还有竹篓上的茶桃,一人两个。”
杨明重率先接过鸟蛋和拿走茶桃,“多谢白繁,你是不是有火折子,下次再来的时候,我和蒋棋淘到鸟蛋来找你。”
“嗯,我还会捉鸟,下次分你。”蒋棋也接过东西。
柳雪和王欣也拿出自己找到的小野果分给大家。
大家吃完后,才继续往外走,到了小水池,二十七组的六人已经坐在一棵大树底下了。
空地上堆满了柴火,都是被葛麻藤捆好的,有大有小。
张管事和二十八组的人回来后,每人抱着或扛着或拖着往城内去。
白繁背着竹篓,又扛着一捆柴,太阳还没落山,照在身上,汗水直流,又热又累,怕是还没到城门,就晕倒在路上。所幸,最后咬牙坚持到了仁善堂。
吃了晚饭,洗了澡,擦干头发,倒头就睡了。
知道明天要绣花,白繁松了一口气,太累了,不想动。
早上起来的时候,浑身酸痛,拖着身体洗了脸,往仁善堂去。
早饭依旧是野菜粥,吃完了,到钱管事所在的屋里,跟着学针线活。
白繁进了屋里,发现大约有二十来个女孩,年龄在十到十五岁之间,绣手帕、荷包的,绣鞋袜、做衣服的,打络子的。
“钱管事,二十六组的到了。”柳雪走近道。
钱管事拿出册子,登记了,“你们三照旧,白繁先给我打个络子看看。”
白繁拿起红色的线打了个平安结,递给钱管事。“还可以,接着干吧。”钱管事说完,低着头绣着东西,白繁看了一眼,就移开了视线。
白繁看了旁边的人打络子,每打好一条络子,还要穿上木珠子后才算完。
这个活轻松,就是有点无聊。桌上的络子慢慢堆高,午饭的时间也就到了;吃了午饭继续。
倒是晚上多了一道肉菜,也见到了杨管事。
那天匆匆打了个照面,没细看,今天一看,杨管事五十的年纪,头发用一根玉簪盘起,脸上带着笑,但还是让人忍不住害怕,一身青色,布料白繁认不出来,却可以肯定是名贵的料子,这位杨管事估计家世不错。
杨管事的话,总结来就是说,梁王又夺下了昊州,这是举国人的共同努力,大家都庆祝庆祝。现在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各国已经握手言和,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感恩和爱戴君王云云。
转眼,大吴国隆元三十九年五月十日,梁国康庆二年五月十日。
仁善堂现如今已经收纳三百六十二人,但数字并不稳定,因为有人走了,但又有人进来。不论男女,满十五岁后,就可以去官府登记立户,除了个别例外,如天资聪颖、面容出众、力气大的另有安排外。这个仁善堂也从不避讳,看个人意愿。
白繁如今脸上有了点肉,虽然还是很瘦,但对兰县还是熟悉许多了,不像之前只是走马观花。
仁善堂的东西一丝一毫不能拿,干活只给吃住,这是规矩。今天是去西林,但要进的深一些。
白繁从竹篓里拿出自己的柴刀,砍倒竹子,后劈成竹条,又把竹条分的更细更薄,编织成手掌大小的篮子,加上一个小盖子。
把背篓装满野菜后,就去摘树莓和金银花。树莓难找,能够装满一小篮子,已是很难。
而金银花现在是花期,容易许多。“白繁姐,我姐她们摘得好快,蒋棋哥和明重哥抓到了一只鸡还有三个鸡蛋呢。”王絮高兴的道。
“你的竹篓还没满,小心回去管事罚你。”白繁手不停的摘着金银花。
只要不耽误活,杨管事对底下的孩子赚几个铜板的事睁只眼闭只眼,不予理会,毕竟仁善堂也只管到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