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近代中国,灾祸频仍。鸦片战争的烽烟未息,相继又爆发了太平天国革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和不断出现的各种难题,不但统治集团要考虑如何镇压国内的反抗和外来的侵逼,一些传统的文人面对国是日非的政局,也开始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而这种思考已经在与世界的接触中形成。因此,在强烈的传统意识下,他们融合了对西方的初步了解,提出了一些变革的主张。而此时的思想界亦悄然发生了变化,对“变局”[1]的体认,以及为应对这一变局而进行改革,成为众多朝野人士的共识。对于这一时期的思想史进行研究,不但可以了解“变局”之下思想界的反应与变化,也可为梳理近代思想史发展、演变的脉络提供视角和思路,最终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