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6章 《诸村与学宫共营集市盟契》
“放心吧,制作组没必要整个没用的职业出来。”河蟹不摸鱼及时安慰道,“大致应该还是没开发出真正的玩法,又或是跟六艺的收集进度有关。”
“那也倒是,除了诗剑流之外,总感觉其他职业都各有各的难处。”麻婆豆腐僧不由得想到一事。
“说起来,看论坛上一直在说临渊城的武举活动。我们不去吗?”
“太远了。”河蟹不摸鱼摇摇头,“那里离学宫太远了,况且芸香城那里不是已经发了通告,文历四年的童生试马上要开始了。”
“也是。”
“你们说这个童生试会不会和上次一样啊?”悲伤蛙镖头期待道。
“论坛上不是已经有人公布了童生试情况嘛?”
“啊,是吗?我看看。”
“苍文州的玩家们居然已经参加过了!”
“啊不是?他们的副本怎么是文考呐。”悲伤蛙镖头一脸苦涩。
“往好的想,有的人乱选答案,最后也拿了不少经验。”
“我想打怪呐,内测的时候我们太弱鸡了。导致一直被追着打,这次一定要一雪前耻!”
“就你还打怪,你怕不是得让鬼伯抱着你润物细无声地跑路。”麻婆豆腐僧找准机会。
“干什么?这是我在论坛上学的好伐!「志怪」的召唤物本身就具备‘动行无声’的特性,用来跑路难道不是完美?”悲伤蛙镖头涨红的脸出卖了他。
河蟹不摸鱼笑了笑,看了看面板上的「体力不济」已经褪去。
“你们都恢复了吗?恢复了就去下一个。”
“走起!”
……
“这些日子还要多多麻烦陈老了。”陆昭给对面的陈老沏起一壶茶。
“欸,这才哪到哪,职责所在,并非麻烦。”陈老摆摆手,接下了这茶。
“倒是陆司事这藏书阁真不错呐,颇有往日学宫的传闻。”
“今时之况,难及往昔之万一呐。”陆昭表面上深深地长叹一声。
“祭酒公还未归来吗?”陈老不解。
“还未。应是还有要务在身。”
“难怪……我观问津、芸香都已在筹备重启科举一事,却不见学宫有任何动作。”
陆昭自然也从论坛看到这事,脑袋一转便问道:“晚生仅蒙恩命,司学宫后勤之职,于科举盛事,心怀好奇之念。”
“陆司事竟不知科举一事的详情?”陈老面色疑惑,“祭酒公未曾告知于你吗?”
“不曾。”
“或是因祭酒大人公事冗繁,致遗忘知会于我,也未可知。”
“也是。”陈老点点头,“这科举本是三百年前,大煊王朝用于筛选良才所用……”
陆昭静静等待着下文。
能不能说点我不知道的?
“大煊王朝以当朝的科举制度制作了一套可以纵横全疆域的大型文境型文宝,只不过这件文宝随着王朝的覆灭,其核心的部件早已遗失多年。”
“而今这各州各城闹得火热的科举,不过是那件文宝的零碎件罢了。”陈老面色可惜。
“仅是零碎件就可重启科举?这也太……”
“那倒也不是,零碎件也需要持有者至少有大学士的文阶提供文气,才能堪堪一用。”
“噢……”陆昭沉吟。
“这么一算,王朝竟已覆灭三百年有余。”陈老唏嘘道。
“就算你是进士,你也应该没见过王朝的辉煌才是。”陆昭内心腹诽,不明白他这突然的怀念是什么鬼。
随后陈老竟也没有再说话,眼神空洞,像是在沉浸式发呆。
而陆昭也还没想好该怎么继续套话,只得抱拳行礼后先行离席。
他沉思着走出藏书阁,“当前「礼正阴阳」进度的涨势暂时被遏制住了,但这才只是开始,就已经把学宫内的大部分玩家都调动起来了。”
要知道文妖的来势只会一波比一波猛。
“手中没牌可打了呀。”
好想学某位传奇人物虚空印牌和拉手风琴。
“大司事。”
陆昭转头,看着行礼的陆理。
“怎么了?”
“大司事上所嘱之事,今已有诸多村邑表意愿从。而且彼等殷切期盼,望能有更多学宫学子,常往其处襄助。”
说罢,陆理便呈上来一本契约。
陆昭只是简单地看了看,便放心地还给他。
“不错。”
“还请大司事,为集市营建之所择定选址,并赐以嘉名。”
陆昭有些牙疼,怎么又要起名?
“就叫礼正集吧。选址……定于学宫的西北方。”陆昭吩咐道。
“噢对了,正好西南方不是有一大片荒地,发任务将那边的荒地重新开耕,也可向周遭村落招募村民帮忙,一样最后记录为贡献值,可以到藏书阁兑换典籍。”
“顺便跟村民们说,再过一段时间学宫就会重新开始讲学,贡献值也可用于就学。”
“是!”
“去吧,有事我再喊你。”
说是让小布去发任务,其实还是他来发,只不过要与小布知会同步,不然他那记账不好记。
“集市计划是搞定了,就等建成了。”
“目前生活玩家的数量严重不足,外围救治工作需要,学宫周边建设需要,同时西南方的那块地也需要玩家来科研。”
那块试验田是他用于振兴集市经济的重要一环,可不能停住。
“这该怎么引流?”
生活玩家的群体必然都是落于百草州和穰丰州的,百草州就已足够远,更不用说更远的穰丰州了。
“真是愁。”
画面一转,陆昭便回到了云箭书肆。
稍稍巡逻一圈,无事发生。
“还是这里轻松。”
陆昭返回自己房中,翻开《周礼》,“事已至此,先刷级。”
“军礼之制,五兵协序,征伐自天子出。”
“周幽王举烽燧而戏诸侯,礼崩之始也;孔子修《春秋》而斥‘射王中肩’,实护‘征伐自天子’之纲。此非虚文之束,实乃社稷磐石。”
【注释合格,文气+30,才气+10,经验+2500】
“制阵图,则有鱼丽、鹅鹳、偃月、方围。”
“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狐射姑以‘鱼丽之阵’破荆蛮杂兵,非阵型之妙,实‘礼制整肃’胜‘蛮夷散乱’。太公六韬续‘方围困敌’为守城要诀,然汉末赤壁之战,孙刘反以‘火攻破围’,此非礼法失效,实‘时势异则阵变’之明证。”
【注释合格,文气+35,才气+12,经验+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