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仙之逆旅旁观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8章 青竹结环·双道同辉

时频频摔跤的少年,此刻已能让剑穗如灵蛇般游走,每片竹叶都顺着他的气流感翩翩起舞,叶尖凝聚的露珠竟形成了微型护心镜。

“好!“宋大仁的喝彩声惊飞了竹梢的山雀,他摸着腰间骰子串,笑得见牙不见眼,“老七这手'竹影随剑',比我当年可强多了!“杜必书在旁撇嘴:“得了吧,你当年练剑穗,把苏茹姨的药庐屋顶都戳漏了!“

顾砚舟笑着摇头,目光落在张小凡的剑穗上。那里缠着他亲手编的青木绳,绳结里藏着三滴竹露——那是他突破玉清二重时凝聚的灵露,能助张小凡稳固体内刚形成的气脉循环。自从三个月前张小凡成功步入玉清一重,体内的太极玄清道与普智留下的大梵般若竟开始微妙共振,就像两条溪流在暗中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气脉循环。

“砚舟师弟,你看!“田灵儿蹦跳着跑来,发间的竹蜻蜓沾着晨露,“小凡师兄的剑穗能让蒲公英悬浮了!“她指着张小凡的方向,只见五朵蒲公英停留在剑穗周围,随着剑势变幻出不同的阵型,正是顾砚舟教的“五气朝元“雏形。

顾砚舟点头,心中却在思索。根据他的穿越记忆,大梵般若是天音寺的绝学,与太极玄清道本属不同体系,如今却在张小凡体内形成循环,这必然是噬血珠在其中起到了桥梁作用。那日他用神识探查,发现小凡的灵脉中,太极图与卍字印记竟如阴阳鱼般相互旋转,这在原著中从未出现过,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的青木灵体改变了命运轨迹。

“都围在这里做什么?“田不易的怒吼声从守静堂传来,他拎着戒尺走来,目光扫过张小凡的剑穗时,耳尖微微发红,“老七,去后山砍十根黑节竹,若再让剑穗沾着泥点,便用你砍的竹子给老夫编草鞋!“

张小凡慌忙收剑,却在转身时与顾砚舟对视,后者悄悄眨了眨眼——他们都知道,田不易这是变相夸赞。苏如随后走来,手中捧着新炼的护心丹:“小凡,这丹药加入了开峰竹的竹露,能稳固你体内的气脉循环。“她望向顾砚舟,“老八,随我去药庐,今日教你分辨'青木三露'。“

药庐内,苏如取出三个青瓷瓶,瓶中分别装着晨露、午露和暮露,每滴都泛着不同的青光:“青木灵体凝露,需按时辰采集。“她指着晨露瓶,“卯时露性清,可助凝气;午时露性烈,可助御气;暮时露性柔,可助护心。“

顾砚舟忽然想起,自己突破玉清二重圆满时,太极洞的竹叶花竟在三个时辰分别呈现不同色泽,正是对应这“青木三露“。他运转灵气,掌心的凝血草印记与三瓶露水产生共鸣,护腕上的“守拙“二字竟隐隐透出竹纹。

“师娘,小凡师兄体内的气脉循环......“顾砚舟犹豫着开口,苏如却轻轻摇头:“我与你师父早有察觉。“她望向窗外,张小凡正在后山砍竹,剑穗扫过竹节时竟无半分滞碍,“当年普智大师将大梵般若传入小凡体内,怕是算准了太极玄清道的木行之气能与之相容。“

午后,顾砚舟在太极洞修炼,发现洞顶的阴阳鱼图案竟随着他的呼吸缓缓转动,七种竹影第一次全部化作青金色。当运转到第一百二十八周天时,丹田处的青木之气突然与张小凡的气脉产生共鸣,他“看“见对方正在溪边练习剑穗,剑穗上的噬血珠波动竟如心跳般规律。

“二重圆满了。“田不易的声音从洞口传来,他望着顾砚舟周身缠绕的青竹虚影,戒尺难得地没有落下,“当年青云子祖师的首徒,青木灵体也不过练至百周。你这孩子......“他忽然转身,剑穗扫过洞口的竹叶花,“明日起,随老夫研习《太极玄清道》残卷,有些秘密,该让你知道了。“

守静堂内,田不易小心翼翼地取出个檀木盒,里面放着半卷泛黄的玉简,边缘刻着模糊的“双生“二字:“这是大竹峰初代祖师所留,记载着青木灵体与剑修的共生之法。“他指着玉简上的图案,正是顾砚舟与张小凡那日练剑时的气脉轨迹,“当年祖师发现,唯有当木行灵体与金行剑修共生,才能真正发挥太极玄清道的至臻境界。“

顾砚舟心头剧震,终于明白为何田不易对他与张小凡的修炼如此上心。原著中从未提及的共生之法,此刻在玉简上清晰呈现,每一道引气路线都标注着“护心则生,离心则毁“。他忽然想起张小凡剑穗上的淡紫花苞,那正是共生之法初成的征兆。

三日后,大竹峰迎来了季度考校。顾砚舟与张小凡并肩站在守静堂前,前者的护腕已换成苏如新制的竹纹银镯,后者的剑穗上多了颗顾砚舟凝聚的青木珠。田不易望着他们,忽然露出罕见的笑容:“老七,用剑穗引动黑节竹;老八,用凝露护住他的灵脉。“

考校场的黑节竹林中,张小凡深吸一口气,剑穗骤然挥出。令所有人惊讶的是,五棵黑节竹竟随着剑势弯曲,竹梢凝聚的露珠在顾砚舟的青木灵气引导下,形成了五面护心镜,将张小凡周身护得严丝合缝。

“好!“宋大仁的骰子串掉在地上也浑然不觉,杜必书更是张大嘴巴:“这是传说中的'竹影护心阵'?“田灵儿拽着苏如的袖子直晃:“娘你看,小凡师兄的剑穗和砚舟师弟的灵气连起来了!“

田不易的戒尺敲在石桌上,却难掩眼中的激动:“不错,正是初代祖师创的护心阵!“他望向苏如,后者正悄悄抹着眼角——当年田不易收这两个弟子时,她从未想过,两个看似平凡的孩子,竟能重现大竹峰失传已久的共生之法。

考校结束后,顾砚舟在药庐调配“青木三露“,忽然发现张小凡的剑穗竟能自主吸收晨露。他用神识探查,发现对方体内的大梵般若与太极玄清道已形成完美循环,噬血珠的煞气被青木灵气中和,竟在丹田处形成了半透明的太极图。

“砚舟师弟,这是你编的剑穗?“张小凡不知何时站在门口,手中握着顾砚舟新送的青木绳,“我刚才练剑时,竟听见剑穗里有草木的声音,像......像李大娘在哼歌。“

顾砚舟心中一暖,想起草庙村的夜晚,李大娘总在槐树下哼着山歌。他忽然明白,张小凡的修炼之所以能突飞猛进,正是因为那份未被磨灭的初心——就像大竹峰的黑节竹,越是经历风雨,竹节越是坚韧。

大竹峰的晨雾被剑光劈开,顾砚舟站在练剑场边,看着张小凡的剑穗卷起三棵黑节竹的竹叶。三个月前还在练剑是夜,顾砚舟站在太极洞顶,望着大竹峰的万家灯火。三个月的时光,让他从一个穿越者逐渐融入这个世界,而张小凡的成长,更让他坚信,改变命运的不是知道剧情,而是守护的决心。他摸了摸银镯上的竹纹,那里刻着苏如的字:“双生竹影,共承霜露。“

守静堂内,田不易与苏如看着玉简上的共生之法,相对无言。他们知道,顾砚舟的青木灵体与张小凡的噬血珠,正在改写大竹峰的历史。当剑穗与灵露在月下交辉,当护心阵的青光映亮整片竹林,他们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来不是典籍上的文字,而是弟子们在风雨中并肩而立的背影。

山风掠过竹林,带来远处龙首峰的剑鸣。顾砚舟望着张小凡练剑的方向,看见剑穗带起的青光与自己的灵气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护心镜。他知道,三个月的时光,不过是漫长修行路的开始,但只要他们记得为何而修,记得大竹峰的晨露与月光,便无惧任何风雨。

这一晚,顾砚舟在玉简上记下:“玉清二重圆满,不是终点,而是与小凡师兄共生之法的起点。当青竹与剑穗共振,当晨露与剑鸣相合,护心之道,便在这相生相护中,渐渐明晰。“他不知道,这句话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大竹峰弟子面对强敌时的信念,更不知道,此刻的圆满,正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足以改变整个青云门的风暴。